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涛 《声屏世界》2013,(11):58-58
对于电视摄像来说.画面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拍摄画面成败的关键.那些在新闻现场不运用画面思维的摄像往往无法捕捉到新闻现场的动人细节。电视摄像的画面思维能力包括对画面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电视摄像记者作为电视现场的第一亲历者和记录者,要把现实对象的形态、体积、质感、神韵、情绪、动作、语言及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具象符号,通过对事物外在表征和内在意蕴的独特表现,把观众带进特定的新闻现场。因此,重新认识电视摄像在电视新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电视摄像记者的主观能动性,把好电视摄像的质量关,对提升电视新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电视新闻摄像技术、技巧与电视新闻制作之间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3.
若干年前,凤凰卫视的陈鲁豫乘着<凤凰早班车>如一阵扑面的清风,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清晰亲切的声音、轻松自如的语言,令刚刚睡醒的人们精神为之一振.她一改新闻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权威口吻,亲切自然,娓娓道来,深受观众喜爱,而"说新闻"这种崭新的播报方式也引起了国内电视界新闻播报方式的革命.一时间,各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说新闻"节目,普遍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我认为,"说新闻"这种播报方式之所以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访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拍摄是电视新闻的关键,因此,只有用心拍摄和采访,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才能倍受观众的欢迎和喜欢,这就需要拍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拍摄专业能力.本文就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摄像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剪辑意识就是剪辑者以编导的构思和人们对电视的语言习惯为依据对拍摄的原始素材进行选择性的加工,和摄像记者要自身培养的蒙太奇思维的能力。摄像工作者要了解摄像内容的构思和所要表达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去有目的去拍出拍摄对象。然后剪辑者根据再对原始电视素材进行目的性的组合加工,这是完成电视节目的后面的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会影响塑造视听形象建立的成功与否。对电视摄像剪辑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于艺术创作不同,其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一定要清晰,且主题明确,还需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电视画面拍摄的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摄像记者的摄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拍摄画面质量的好坏以及电视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新闻摄像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它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摄像记者只有在摄像的过程中遵循电视新闻的拍摄原则,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正确运用丰富的电视画面语言,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本文对提高电视新闻摄像技术和技巧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新闻摄像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摄像机的普及,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新闻节目拍摄中来.本文探讨了普通市民利用DV采访、制作新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的保存和信息传播取决于讯息技术的进步,在当今新闻信息传递中,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人力的传播。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视摄像技术在新闻传播中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电视传播已经广泛应用到新闻传播中,成为传播主要的手段,同时电视摄像技术通过对新闻现场的进行真实面貌还原,从侧面为电视新闻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摄像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从而为电视摄像技术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闻直播就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的报道、采访等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现在,随着电视传播手段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采编设备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传送.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新闻的播放能够达到同步进行,新闻直播使得电视新闻成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简单地说是一种将声像进行有效结合的综合传媒的方式,新闻摄像是电视创造的前期准备工作,摄像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的质量,这就要求加强摄像工作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新闻摄像中的技术以及技巧进行分析与探索,从根本上加强新闻摄像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新闻摄像方面的技术逐渐的趋于成熟,摄像的功能也逐渐的完善,这就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摄像中的技术与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其进行掌握,以此来加强新闻创作的质量与效果。新闻摄像中的技术与技巧  相似文献   

12.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3.
朱利伟 《视听纵横》2009,(2):111-112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新闻采编岗位的专业分工逐渐细化,近年来,在电视领域出现了的电视编导(文字记者)、出镜记者、电视摄像、后期制作等专职岗位。分工的细化不仅符合传媒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起到促进专业领域从业人员职业化程度提高的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理解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也出现了专业人员的视野局限化,院校培养和个人后续学习功利化的倾向,笔者今天所述的新闻摄像领域,就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热点现象或思潮,根据新近发生的典型事例,通过电视传媒发表观点和看法,做出分析表述或客观评论的一种节目形式。强烈的舆论引导性和客观公正的评判性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电视新闻评论做得好否,往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逐渐多起来。他们中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正在深入现场……可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的新闻品格、外在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报道的成败。因此,研究如何做好出镜记者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记者出镜对于新闻作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新闻现场报道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能够及时的把控自身情绪与情感的投入,能够树立平等意识能够争取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能够认真的倾听及时引导,从而掌握更全面的新闻信息,增强新闻现场报道的可视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王宁 《记者摇篮》2012,(8):62-63
民生新闻是民众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代民生新闻是在特有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闻,它的基础是民生。民生新闻以突出民众生活和民众形象为主要特点,在画面表现上要有明显的主次关系,要搞好主体与其他元素的关系。电视摄像主体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电视画面主体是反映电视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民众肯定是民生新闻中的主体,主体民众还包括单一主体、双主体和联合主体三种类型。民生新闻通常不会有大型的新闻报道,新闻情节线也比较单一,很少有隐藏线、交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出色的编导,虽然前期策划准备细致入微,但与其合作的摄像员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理解拍摄意图,拍摄的大量素材,真正能用得上的寥寥无几,使编导在后期剪辑时只能望着素材兴叹。相反,一位出色的摄像员与缺乏电视拍摄实践经验的编导合作,就会产生另外一种情况:尽管是一个非常好的拍摄题材,摄像员也拍摄了许多精彩并能够充分表述故事情节的画面素材,但片子播出时,感受不到摄像员的"用心良苦",此时摄像员也只能是望片兴叹了。  相似文献   

19.
在2001年全省好新闻评比中,电视人物新闻《张荣锁———太行深处开路人》荣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在兴奋之余,我们不禁回想起在太行山中采访的一幕幕。我们认为,该片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有三方面的因素。河南台推出的《张荣锁———太行深处开路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中央领导胡锦涛和邹家华分别对报道作出批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这个典型。该片还被中央电视台地方部评为优秀新闻奖、最佳主题报道奖和最佳拍摄奖。张荣锁是河南省新乡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的退伍军人。从1993年任村支书以来,他带领着全村党…  相似文献   

20.
电视,这个凝聚着二十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艺术的"天使",已经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尤其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电视这门综合艺术,成为了一种能够包容各类艺术形式并具有世界性的"电视文化"。一些电视摄像在拍摄节目过程中,不重视或不善于调动画面的表现力量,致使有的节目的影片出现画面表达意思不明确、画面与语言缺少内在联系、声画两张皮等现象;也有的画面信息量小,本来能用三五个镜头说明的问题,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