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的战略家蒙哥马利将军的笔迹很难辨认。有一次他去参观在伦敦举行的、布置得十分漂亮的纪念非洲战争的博物馆。他一边在大厅里漫步,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展品。突然他愣住了,问管理员:“这封信怎么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0月初的英国伦敦,秋天的雾霭笼罩在泰晤士河畔,一个长着东方面孔的作家在伦敦的寓所里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被告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以为对方在开玩笑,随即挂掉了电话。随后,蜂拥而至的采访和祝贺才让他确信自己获奖的消息。他就是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当地时间10月5日13时,瑞典文学院正式宣布,2017年诺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一个13岁的男孩把他的老师为学校演出而创作的戏剧手稿藏了起来。他无意中保存的这部手稿竟是作家乔治·奥威尔写的一部著名的戏剧原稿。这出历史短剧名为《国王查理二世》,讲的是国王在他父亲被处决后逃亡法国的故事。这部手稿已于1988年12月15日在伦敦索思比拍卖。奥威尔的这出戏剧是1932年他在伦敦市区外海斯镇私立霍桑中学教书时创作的。后来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出版时,作者将名字由  相似文献   

4.
作家、编辑和社会改革家查尔斯·狄更斯,由于刻画了十九世纪初期英国逼真的生活画卷而闻名于世。他的许多小说里都着力描写过伦敦。伦敦唤起过他的各种感情——爱情、怜悯、沮丧与激动。在小说《伟大的期  相似文献   

5.
话说伦敦雾     
蓬生 《世界文化》2006,(8):49-49
伦敦雾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直到今天,一说起伦敦,人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就马上想到伦敦雾。这二者之间简直有无法割断的联系。伦敦是雾都,过去是这样,现在大约也还是这样。人们深信不疑。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伦敦确实是世界闻名的雾都。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的原因,每到  相似文献   

6.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这座皇家宫殿面对着伦敦圣詹姆斯公园的林荫道。白金汉宫原名叫白金汉大厦,是1703年至1705年由荷兰建筑师威廉·温德为白金汉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建造的一座红砖建筑。1761年,乔治三世用分期付款把这座建筑买了下来,四期共付了二万一千英镑。他喜欢住在白金汉宫或丘镇,不大喜欢住在圣詹姆斯宫。1775年,他决定把此建筑作为日后的遗产传给夏洛特皇后。但由于他晚年多病,致使这座宫殿很多地方失修。可是,后来乔治三世就决定不惜重金,计划把它重建成一个豪华壮观的宫殿,使它最后成为伦敦的真正的皇宫。在他的宠臣约翰·纳什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7.
"躺在床上喝着早茶,伦敦居民可以通过电话,根据自己的需要订购全球各种商品,并期待着这些商品被及时送到自己的家门口;他还可以在同一时间里用同样的方法把自己的财富投资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投资于任何一类资产,毫不费力地分享这些资产未来的果实和好处."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笔下的伦敦生活.  相似文献   

8.
伦敦的泰晤士河上架有二十七座桥梁。威斯敏斯特桥,滑铁卢桥,沃克斯霍尔桥,伦敦桥——这些桥都取名于伦敦的历史。但是,从海上乘船到伦敦时最先见到的桥则是塔桥,它是上述诸桥中最著名的一座。那么,是什么使这座桥如此令人神往呢?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旅客都要到此一游呢? 这座桥使人感到惊奇的地方是它的中间能够开启。这样,大的船只就可以经塔桥到达伦敦港口的舶位起点。如果你有幸能看到桥张开双臂伸向天空,你是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情景的。在塔桥四周还有许多奇观。这座桥建于伦敦的一个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它的南边,有许多高大的古老建筑。那是一些仓库,存放着水运到伦敦的待售货物。在它的北边,耸立着伦敦塔。  相似文献   

9.
有那么一对姐弟,他们克服了生活中的不幸;予他人以欢乐,从而获得了自己的幸福。查尔斯·兰姆对伦敦的喧嚣总是感到分外亲切。他热爱那座大城市里的人们,喜欢那里灯火通明的商店、书亭和剧院,甚至对伦敦城的尘土及噪音都饱含着感情,因为他在那儿几乎度过了一生。1775年,他出生在伦敦四法学院的内院。他家  相似文献   

10.
多数人干事业大都从二十五岁开始。这里谈到的一个年轻人却在二十五岁便离开了人世。一个世纪以后,他成名了,成为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就是约翰·济慈。 1795年,济慈出生在伦敦的一个马房里,他是马夫头子和他的年轻妻子——马房老板的女儿的长子。以后的几年,有些文艺评论家总不能忘记他的贫寒出身,嘲笑他是“伦敦佬东区诗人”之一。是的,济慈有的只是贫困,且一直贫困到死。他无力上大学,随着岁月流逝,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八岁时,他被送到恩菲尔德一所有名的小  相似文献   

11.
美的殉道     
1882年元旦后第二天,一个刚刚出版了一部诗集的英国人,乘坐邮轮来到了纽约。这个28岁的小伙子,身高将近一米九,水獭皮镶边的绿色大氅长及脚面,缎子卷边的深紫上衣、天蓝色领巾、齐膝短马裤和黑色丝袜。很难说,前来采访的记者是因为他的诗人之名,还是冲着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服饰的。这个人就是奥斯卡·王尔德。其实,王尔德的衣着是被规定在他访美活动的协议里的,反正他早就喜欢奇服华饰———伦敦街头,他在上装翻领钮扣上插一朵葵花或百合招摇过市,不管别人是大惊小怪,还是轻视鄙夷,他都怡然自得———虽然这一次好像有被人当作了唯美主义…  相似文献   

12.
伦敦动物园     
这长颈鹿一家子,那群小羊,还有正惦着吃午饭的鳄鱼以及另外六千种动物都生息在伦教城中心的伦敦动物园里。伦敦动物园于1828年开放。起初,仅有二百头动物,大部分是英王乔治四世馈赠给动物园的,伦敦人为了把他们的动物园建得和巴黎动物园一样好,就将它建于伦敦最幽美的公园之一——摄政公园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都汇集在这十二公顷的动物园内。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末,从未到过意大利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意大利北部重镇维罗纳的一对年轻人忠贞不渝生死相爱的故事,深为感动。于是,以传说中这对年轻人为原型,以他想象中的维罗纳为场景,一个月中写成了不朽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密西西比州有一座小小的大学城——牛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1897—1962)的大半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正如伦敦为英国伟大作家狄更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印度为另一位英国作家吉卜林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小小的大学城牛津养育了一代文豪福克纳,使他成为驰名世界的伟大作家。 1897年,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阿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8岁时他在牛津上学,中学毕业后开始找零活干,曾在他祖父的银行里担任簿记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想投笔从戎,但由于身体瘦小羸弱,在美国参军不合格,便到加拿大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然而,在他尚未成为军官  相似文献   

15.
你一了解他的各种各样的冒险生涯,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长篇小说叫《荒野的呼唤》。街道顽童——罐头厂童工——蚝贼——水手——流浪汉——淘金者——社会主义的鼓动者——随军记者——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虽然只活了40岁,可是他的冒险经历却十分丰富,甚至比我们活140岁所经历的风险还要多得多。关于他的故事,他都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如果想知道,只要读一下他的小说就行了。杰克·伦敦的冒险经历有许多实际上并不如说的那样有趣。他小时候名叫约翰·格里菲思·  相似文献   

16.
正杰克·伦敦(1876—1916)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卡辛有一句常常被引用的关于杰克·伦敦的话,他说:在回顾他的生平事迹时人们深深地感到,"杰克·伦敦最伟大的作品是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这句话首先强调伦敦一生的经历非同寻常,具有故事性。杰克·伦敦的生平与他的创作之间有如此难以隔断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伦敦的许多小说素材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自己的经历,而且他的经历本身确实富有传奇色彩。杰克·伦敦的一生是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博弈的一生;他的一生又是内心激烈斗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有作为的一生,而成为著名作家并不是他生活的全  相似文献   

17.
鼻烟的历史     
据说最早吸鼻烟的是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这是哥伦布第二次航海期间(1494~1495年)探险队里的一位修道士发现的。在以后的150多年里 ,许多探险者和水手逐渐把这一习惯传到欧洲 ,甚至在法兰西的宫廷里也被认为是一种时髦。鼻烟在英国流行要比欧洲大陆晚一些时候 ,大概是在公元1700年左右。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宫廷在生活习惯上也仿效法国 ,而且又在对法国和西班牙的海战中缴获了大量的哈瓦那鼻烟 ,返回英国的水手们将这些鼻烟拿到市场上降价出售 ,使吸鼻烟之风开始盛行。至1720年 ,英国在布列斯托尔、伦敦等城市均设有鼻烟…  相似文献   

18.
约翰·斯坦贝克的第一部著作发表于1929年,即美国股票市场价格大跌的一年,因此他被称为大萧条时期的最重要的作家。他满怀同情地刻画了受压迫的加利福尼亚贫困农民、移民、劳动工人和失业者的形象,使读者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疾苦。他创作的主题通常是颂扬老百姓善良宽厚的品德。他认为这些人要比冷酷的官场人物,比为赚取利润而失去人性的剥削者高尚得多。约翰·斯坦贝克出生在加利福尼亚萨利纳斯一条长长的山谷里,他的作品常常以这地区为背景。他的父亲是位富裕的磨坊主,兼任县里的官员,他的母亲是教员。连同他的三个姐姐,这一家人都喜欢读书,因而斯坦贝克在学校里成绩也很不错。他断断续续地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所大学里学习了五年,攻读文学,选修写作。他利用学期间隙干各种  相似文献   

19.
科沃德光环的背后王云彤诺埃尔·科沃德(NolCoward)是英国著名剧作家、演员及作曲家,生前以他那精炼的社会风俗讽刺喜剧而闻名于世。科沃德于1899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特丁顿一个世代贫穷的家庭里。因为他出生时离圣诞节还有九天,所以他母亲就把他视作能带...  相似文献   

20.
在伦敦的维多利亚火车站,穿过标明“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的入口,一辆锃光闪亮的加快列车停在轨道上,从这里我将开始我的第一段旅程。我曾不止一次在记忆中,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在伊恩·弗莱明的《从俄国来的爱》和格雷厄姆·格林的《斯坦布尔列车》里乘坐过这列车。“您的座席在凤凰车厢,先生。”列车副经理一边指引我登上一节装饰华丽、二十年代设计的车厢,一边说。他穿着一身二十年代式样的棕色制服,是位举止庄重的先生。我的座椅垫得又软又厚,前面是一张铺着亚麻布的桌子,上面摆着玻璃器皿、银餐具和免费赠送的香槟酒。其他乘客陆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