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偶像“祛魅”的旨归是塑造世俗化偶像.然而,大众媒介却打着偶像“祛魅”的大旗,通过炒作隐私、聚焦色情、渲染丑闻等反传统道德的方式,使偶像“祛魅”陷入低俗化误区,引发了粉丝世界虚无主义盛行,产生了严重的道德后果.而强化媒体和偶像的道德责任是实现偶像“祛魅”道德矫正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相似文献   

3.
摘编     
《今日教育》2011,(12):45-45
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调查研究 基于“发展得比较好的教师更能准确地评判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的假设,本研究借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就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相关问题,调查了132位拥有“中高”职称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势利的教育造就了祛魅的教师,过度世俗化的教师角色使教师崇高的身份充满了危机。因此,教师角色必须返魅,教师必须勇敢地踏上自我救赎与自我超越之旅,体现崇高,体验良心,体悟智慧,召回并彰显师之魅。  相似文献   

5.
观点摘编     
《教书育人》2006,(10):7-7
从“应试”到“无奈”的教育异化,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新阶段,教学智慧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
学校教育的附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附魅,人们给予了学校教育以无所不包的功能。学校教育附魅的危害是使人们忽略了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影响了学校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学校教育之所以附魅,主要源于人们过高地估价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不适当的认识。要使学校教育正常发挥功能,必须使其祛魅。  相似文献   

8.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界,将世界"附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被"祛魅",人与自然关系处于冲突状态;人们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归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中来。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角色转变在实践中遭遇了深刻的文化困境,而新课程诉诸于外的“增权”、“赋能”似乎对此无能为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文化的世俗化,即“祛魅”。而有着特殊意义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于教育的应然品性也许应当适度地“返魅”——一种“理性的敬畏”。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与“祛魅”携手并进。当人们把教育学冠以科学之名时,教育科学必然地要以“祛魅”为前提和结果。如果说教育科学以“祛除教育之魅”为追求而体现了人类的正当理想,则“祛魅”作为研究的前提则导致了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身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摘编     
《今日教育》2010,(4):43-43
苏君阳: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中小学一线教师对绩效工资制度实施问题存在的困惑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是否能够实现.教师工作将会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伦理考量。绩效工资的发放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经费保障,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标准如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2.
祛魅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针对三大教育缺失,提出三个维度的重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明确返魅文化实现的途径和内容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从祛魅到返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教育史研究》2007,(3):95-98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授治校”制度“困境与变迁;明清“冒籍跨考”现象探析——兼论对解决当代“高考移民”问题的启;论抗战时期江西的保学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角色转变在实践中遭遇了深刻的文化困境,而新课程诉诸于外的“增权”、“赋能”似乎对此无能为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文化的世俗化,即“祛魅”。而有着特殊意义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于教育的应然品性也许应当适度地“返魅”——一种“理性的敬畏”。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我国生态小说创作折射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现代困境。生态危机来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而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祛魅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面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祛魅造成的现代困境,新时期生态小说以复魅为策略,对崇尚工具理性的现代化进行了反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去人类中心主义,使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主义逐渐复归。  相似文献   

16.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7):58-63
题1 以下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校教育之“魅”的危害,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使之“祛魅”。学校教育的“祛魅”就是要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是有其边界和限度的。只有学校教育“祛魅”了,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工具性功能以及发挥其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五四一代教育家的角色转换及其当代意义;南宋教育重心的下移与民间学校教育传播系统的新特征;南宋教育重心的下移与民间学校教育传播系统的新特征;清末十年兴学经费的困顿与筹措探析;《三字经》满、蒙文本及仿制本述论  相似文献   

19.
摘编     
《今日教育》2011,(10):39-39
孙家正:文化与人生 文化是一定历史、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种群的生存状态和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即人。研究当代的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20.
摘编     
《今日教育》2010,(5):41-41
让幸福走进儿童当下生活世界 追求儿童幸福、尊重儿童,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当下性”,这是教育的“根”之所在,“根深”才能“叶茂”。对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是逐步开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的。而且,这个展开的过程必须由儿童自己来完成.不可能通过间接经验的传授和习得而实现跳跃性的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