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河  王志康 《今传媒》2004,(4):44-45
大学毕业后,几乎没费什么周折,我顺利地到家乡的市报做了记者,这也许得益于我大学期间在各报刊露脸的那些文字吧。因觉得自己是凭真本事进市报的,颇有些踌躇满志,对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也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2.
现在,“托儿”现象已开始侵入新闻媒体。不但做广告有广告“托儿”,连采访报道新闻也有了新闻“托儿”,并且呈蔓延趋势,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当采访对象家遭受不幸时,记者不顾对方的痛苦,展示这种不幸,这种做法已经受到来自受众和理论界的广泛批评,对传媒一线的记者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影响到他们对事实的选择。那么,记者记录不幸是否都要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这种选择是否大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李福杰 《青年记者》2002,(7):26-26,41
篇新闻报道能否成功,采访成败至关重要。尤其是访谈类新闻的写作,当被采访对象是高级领导干部、艺术家、知名教授或著名企业家等“名人”时,成功地组织采访显得更为关键。所谓“名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作忙,时间紧。二是大多在某一领域内有着较高的造诣和成就。三  相似文献   

5.
3月20日,星期六。新华社总社招待所。参加总社内参调研小分队一个多月,连续奔波数十天、四个省,正在和搭档潜心写稿。电话铃声急促,是一位朋友:“阜阳市不少婴儿吃假奶粉吃出怪病,有几个夭折了,一直得不到赔偿,你要不要去看看?一定要快!”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对受众是否有吸引力,与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和其本身所反映的人民利益的程度有重要关系。这就是新闻学上讲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7.
"两张皮"招致"两头空"——新闻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6,(23):11-12
一位没有新闻从业经历(但有一定采访经验)的大学教授,在教学生如何采访的时候,提出采访活动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比如选题、资料准备等等,全部流程大概有十几道。按照这样的流程严格训练一段时间,一个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新闻记基本上就成型了。当然,也有一些进修的学生提出疑问:有些流程,有时候足不得不放弃的。比如,在采访之前是需要一定的资料准备的,但我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却是——19:25,你正在吃饭,总编忽然打来电话说,一位中科院院士已经来到我市,将逗留1小时左右,你现在马上赶到机场采访。如果这位院士是记所熟悉的,那还好;如果不是,再进行资料准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专家采访系统"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静 《图书馆论坛》2006,26(4):183-185
从“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专家采访系统”这一新的服务模式,并对该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这一服务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有必要在公共图书馆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9.
论"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隐性采访”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法律思考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中不通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工作目的,借助采访工具(照像机、录像机、录音机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中,不少同行每每以“网鱼”做比方,把获取价值大、可读性强的新闻当成捞到了“大鱼”。但数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使我对新闻有了一定的感性触摸和理性认识,我觉得新闻采访的路子与其说是像“网鱼”,倒不如说像猎人打猎更贴切。因此,在新闻从业中,我主张自己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11.
在探险活动结束时,一些探险队员说:“你们改变了我们以往对记的看法,原来记这么有毅力和能吃苦。”  相似文献   

12.
吴万里 《新闻三昧》2006,(10):38-38
上半年到香港珠海书院任教,茶余饭后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因为它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社会360行里有一定实绩或突出表现的人物,也可谓是新闻人物吧,所以特别能引人注目,加上陈鲁豫采访风格上的清新、夺目、自然,此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从新闻的归类看,虽属访谈类节目,但大大超过以往见到的杨澜的“妇女半边天”访谈类节目,甚至上海的“可凡倾听”也不及它有味,这是我的直感。8月31日晚11点多,打开上海电视“纪实”频道,正在播放“鲁豫有约”。陈鲁豫正在采访一位农民发明家,他能自制机器人。这个题材绝对新…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召开,亿万民众关注的目光聚于北京,各地媒体也纷纷派记和评论员亲历“两会”,记录“两会”,通过字、图像和声音,把“两会”的盛况,把与会代表的声音和风采,准确及时生动地传达给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新闻稿件多是“急就章”,任务急,时间紧,容不得细细“打磨”,记出手必须要陕,但有的新闻稿件虽然也发表了,见了报,读读起来却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感觉少了什么。这就是因为稿件写得浅显、单薄、粗略,缺乏深度,没有分量。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记采访深入不够,没有完全做到身入、笔入、心入。  相似文献   

15.
夯石 《今传媒》2004,(2):45-46
张骥良,一米五的小个儿(或许更矮),一个眼珠正,一个眼珠歪,看人时总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就这么一个乍一看有点滑稽的毫不起眼的人,竟然采访了五六百位社会名流和演艺明星。  相似文献   

16.
"付费采访"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说是“波澜大惊”,一时“舆论哗然”。对于“付费采访是否可行”这一话题的争论已有多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对“付费采访”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时代性和不可避免性,并阐述其负面影响及规避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4,(2):49-49
采访思想,不仅有对这一做法必要性的认识问题,而且有一个如何掌握具体操作方法问题。要学会采访思想,首先必须逐渐养成热心与被采访人及其他人交流思想的习惯。其实重视在采访和写作中交流思想,使其产生连锁反应,已成为许多精明记和编辑的共识,他们努力将其运用到新闻作品采写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青年记者》2006,(14):41-42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当然,在记者被拒事件中,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受软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更大。“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有的采访对象积极协作,有的采访对象则消极对抗呢?采访对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有无规律可寻,受…  相似文献   

20.
王德贞 《青年记者》2005,(10):61-62
9月8日,《重庆晚报》以《铜梁母亲索爱心捐款上瘾》为题,揭露了一个自称陈明书的妇女,以“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女儿的大学学费”为由,寻求媒体支持和社会捐助的骗局。在这篇报道之前,《重庆晚报》分别于7月30日和9月6日,以《从不穿裙子的美女状元》和《无钱买书包高考得第二》为题,对陈明书女儿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