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安石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反对天生德性说,重视后天的习染和教育的作用;反对专重辞的“无补之学”,崇尚学习实用的“朝廷礼、乐、刑、政之事”;反对道德不一,主张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武异道”,主张学习武、武并重;反对以严厉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去强制学生、重视教育的感化作用;反对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主张批判地学习。他在教育改革上,也做出一些创举。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举措,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抨击了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和科举制度,发掘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四十九岁任宰相,从庶族地主的利益出发,大力推行以“理财、整军、富国、强兵”为主旨的“新法”,限制和打击了豪强大地主的兼并剥削,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强了国防力量,在客观上也部分地符合农民、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的要求。为了统一思想,以利推行“新法”,他曾提出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并着手改革当时的教育制度。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安石非常强调教育对培养人的作用。他否定历来所谓的性善、性恶、性善恶混或性三品等唯心观点。认为人们的善恶智愚是在“习”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他说:“习于善而已矣,所谓上智者,习于恶而已矣,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且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出色的改革家。他授徒讲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曾利用相权对北宋的教育与科举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改革,这是一般教育家所不可企及的。在教育理论方面,他对教育的作用、目的以及人才的培养等问题,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为了全面研究王安石整个的思想体系,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他当时所处的宋朝社会是:外有辽和西夏的威胁,国防十分危机;内因大地主的兼并和大商人的盘剥,农民和中小地主失去了土地,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财政极端窘迫.王安石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反对富豪兼并,主张"理财富国"、"整军强兵"以摆脱内外交困局面,使国家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曾两次出任宰相.当政期间,他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纪念我国九百年前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推行教育改革,发展官学,使宋代教育为之一振,为我国古代教育史写了光辉的篇章,对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新故相除”与智愚转化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他的哲学观的反映。王安石的哲学观突出了一个“变”字。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学家、思想家,也是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人才教育思想,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①王安石,同我国古代许多著名学者一样,是集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他从实行变法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亡于天下”。②由此,他把改革教育、兴办学校作为整个社会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教育思想也就成为荆公新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教育思想产生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考察与思考;也有赖于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的思想材料;同时,还植根于其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推广应用后,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家。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在王安石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里,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他的心理学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改革有密切联系。他的关于人的智愚“非生而不可移”和能力与禀赋关系等方面的观点,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王安石的著述收在《王临川集》里,其中《礼乐论》、《原性》、《性情》、《性说》、《洪范传》、《伤仲永》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比较进步的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人才学家。郭沫若对他评价很高,说:“我对于王安石是怀抱着一种崇敬的念头的,实际上他是一位大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很难得找到可以和他比配的人。他有政见,有魄力,而最难得的是他是比较以人民为本位的人。”(郭沫若《历史人物·序》)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教学是教和学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辩证的统一体。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教学。中国十一世纪时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为了实现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变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熙宁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王安石作为熙宁变法的领导者和实践者,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提出了诸多革新措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他继承了先贤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均财无贫”、“教以孝友”等观点,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王安石的评论,历来流行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黜《春秋》之书;“商鞅能令法必行”;关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苟命矣,则如世之人何”等等。不少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澄清错误观点,是王安石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中国人争口气”1904年,清朝政府做出了在北京西北部修建京张铁路的决定。由于这条铁路有重大战略意义,沙俄和英国帝国主义都对它垂涎三尺。他们勾心斗角,竞相争夺筑路权,最后分别派出代表,几乎以同样的口吻向清政府威胁说:“这条铁路工程浩大,非由我们来修筑不可。如果你们执意用自己的钱和工程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的史学思想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之处.首先,王安石的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精神,借鉴历史为我所用.其次,王安石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品评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再次,王安石出于对史学经世致用的要求,关注史学的求真,尤其对史家能否具备秉笔直书的史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教育改革的目的,内容以及主张等。并阐明其教育改革是变法革新的需要,是熙宁新政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创立的大学“三舍法”,对当时和后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各代,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的庄子研究对宋代庄学的繁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融会百家的基础上,王安石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的矛盾,并从性命道德学说和政治的角度阐发庄子的思想,反映了以儒解《庄》的思想倾向,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