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智芳 《小学生》2011,(6):19-20
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谱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象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美得到塑造和升华呢?单凭音乐是不够的,还要由教师精心去设计美、创造美和发现美。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素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多媒体技术适当的引入课堂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它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并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游戏在新课导入当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新歌教学之前,运用儿童日常喜爱的游戏导入,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打花巴掌》一课,先组织学生玩一个熟悉的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游戏之后向学生介绍,北京的小朋友把这种游戏叫《打花巴掌》,学生们可以边拍手边按季节数花名,而且念着合辙压韵的顺口溜,不但能说,而且会唱。  相似文献   

4.
5.
导言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在音乐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做一曲乐章,那么,一段精妙的导言就是乐章引人入胜的引子。如果一节优秀的音乐课能把孩子带入充满“奥秘”的艺术殿堂,那么,精彩的导言就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既能在教学中取得最佳效果,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这就要求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英语教学的艺术性,从  相似文献   

7.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本身不但拥有优美的旋律,还蕴含高尚的情操。文章介绍了音乐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分析了一些典型音乐对德育的具体影响,并指出了如何更好的在音乐课中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8.
“十四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能够在校内自由歌唱;十四年来,我还是第一次在风琴的伴赛下唱歌……”这是一位从村小转到完小就读的小学毕业班学生日记中的原句。对村小忽视音乐教学的怨愤,对今日能够上较正规音乐课的喜悦,溢于言辞,露于笔端。学生的心声,令人感慨万千;学生的心声,无疑反映了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浙成为一种趋势.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的动态画面以及悠扬旋律,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不足.本文就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谈谈小学音乐课上多媒体教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娜 《黑河教育》2014,(11):55-55
正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而且要学会用从整体上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我深深体会到了肢体语言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对引导学生表现音乐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肢体语言艺术让学生从被动聆听到主动感受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创新的艺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创作兴趣,开发创造的潜力。并创立以"唱动结合"的音乐教学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教师还要以自身的创造精神感染学生,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励和鼓舞学生,开启他们智能的大门,步入音乐的神圣殿堂。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的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之所以有的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是因为我们教师忽略了他们的天性,把音乐仅仅当作一门课来上、当作一种知识来传授,而丧失了其中的趣味性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抛开传统的教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沟通人们心灵的信使。中学生喜闻乐唱,但爱好有所不同。课堂秩序容易失控,为此,我在安排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授课艺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沟通人们心灵的信使。中学生喜 闻乐唱,但爱好有所不同,课堂秩序容易失 控,为此,我在安排教材内容、教学程序、 授课艺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 初中一年级,首先上好"音乐概论"和 "乐理基础知识"(自编教材),目的是使学生 产生兴趣,便于入门。如讲:音调,分高中 低;音速,分快中慢;音色,分忧乐悲喜。  相似文献   

16.
胡妍瑛 《儿童音乐》2014,(3):45-47,53
正一、问题的提出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有一定的难度,也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因此如  相似文献   

17.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孩子们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们唱曲谱却感到困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8.
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教导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蹈艺术作为“情感教育”,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培养以及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舞蹈艺术特有的美育功能,阐述了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载体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 ,注重音乐的感受性、表现性、创造性、情趣性 ,使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 ,这也将是音乐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1.注重音乐的感受性从音乐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 :音乐能力心理结构的核心是音乐的感受能力。它还包括音乐的感知能力 (也称音乐听觉 )、音乐的运动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等。只有抓住它的核心———音乐的感受能力 ,很好的把握其他各种音乐能力的相互依赖 ,才不会培养出“具有超人听觉而对音乐淡漠无情的人”。在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