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铅球项目的实施现状来看,由于投掷铅球项目存在较高的危险性,所以学校集体开展铅球项目就比较少。从学生身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在高中体育课程中设置铅球项目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铅球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力量进行训练,更好的协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力量。本文通过分析铅球技术教学的基础,提出高中铅球教学组织中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够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的铅球教材是教学大纲中重要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显著作用。因此,推铅球不仅是教学中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力量素质的一个重要途经。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推铅球教材是必不  相似文献   

3.
投掷项目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教材之一。在投掷教材中,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投掷手榴弹和推铅球。由于铅球教学贯穿在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之中,所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上好铅球课,不但要注意逐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投掷技能,还要不断提高学生投掷的成绩。为了完成体育课铅球教学任务,克服学生在反复多次学习铅球投掷技能过程中出现的枯燥、厌烦情绪,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一些做法: 1.教好握法要想教好铅球,首先要教会学生握对铅球,这是完成下一个  相似文献   

4.
推铅球是发展力量素质的项目,它能增强上肢、腰、髋、腿部肌肉力量。推铅球所需场地不多,器材简单,容易开展和普及。新编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把推铅球列为主要教材,每一学年均有出现,可见这项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推铅球技术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一下子学好,因此,在教学中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确定各年级的教学重点、难点和要求,每个年级都有明确的任务,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近几年来,国内外中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小学体育任务、教材内容、考核项目等,都是围绕着增强学生体质这个出发点去考虑和安排的。体育教学大纲的说明部分明确指出:“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之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实践证明,全面身体训练的水平愈高,掌握运动技术就愈快愈好。学生在练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往往是由于身体素质(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 铅球掷远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规定项目,也是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学时间一般都安排五学时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教会学生侧向和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是很困难的。过去我在铅球教学中,也曾经教过初学者侧向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结果学生不仅技术没有掌握,而且竟有三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铅球并步投掷教学法吴文生铅球是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学内容,是国家体育锻练标准考查项目之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它是女大学生较难达标和较难通过考试的项目。因此对女大学生铅球投掷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对女大学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铅球是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必学内容,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考查项目之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它是女大学生较难达标和较难通过考试的项目。因此对女大学生铅球投掷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高校体育教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笔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改进和提高女子铅球效果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推铅球的技能,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的重点教材,也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重点教材。在推铅球教学中,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身高较低,力量素质较差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推铅球技术和专项成绩,是田径教师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教学研究课题,也是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人在多年的铅球教学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关于如何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的经验与方法,旨在抛砖引玉,提高铅球教学的质量。现分述如下,盼同行与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原地双手后抛铅球”是我省高考体育专业所必测的四项身体素质项目中的一项,对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性都有较大的锻炼价值,这样就成为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对考生进行教学和辅导的内容。由于“原地双手后抛铅球”这个动作在平时体育教学中不常采用,所以造成学生技术概念不清,发力不当,动作不协调,往往有力用不上,甚至比单手推铅球的成绩还要差,从而影响考生测验。我在实践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辅导,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徒手练习动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体育来说,也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将体育项目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体育科技的全面成长,意味着我国体育经济能力的科学化水平在不断的提升,而在铅球运动项目中,体能训练是其运动项目的基础条件。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现状,其次结合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出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普通大、中专女生的铅球达标必须使用4公斤重的铅球。历年来,各校的体育课中也一直使用4公斤铅球。但由于大、中专学校的女生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素质)较差,采用标准重量的铅球进行教学,不利于女生尽快地掌握推铅球的技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我们设计了教学初期采用较轻器械(2.5公斤重的铅球),然后随着学生掌握技术要领与器械重量同步增长的教学方法。经实验比较,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实验组使用2.5公斤铅球,教学步骤、教学时数均按常规教学法。 对照组使用4公斤重的铅球,教学步骤、教学时数等均与实验组相同。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铅球成绩平均提高0.8125米,对照组学生则提高0.475米。t检验结果,P<0.01,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对实验组采用轻器械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体育教学过程 ,教师对铅球教学较普遍的忽视以力量练习为主的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为此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 ,进行有目的对比实验 ,客观的分析力量练习对提高铅球成绩作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的田径发展,投掷项目已经普及到了大、中、小学,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和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考核中,投掷项目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包括小学的实心球和中学大学的铅球、标枪、铁饼,这些项目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协调、灵敏性都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投掷项目运动的成绩,许多教师在进行投掷项目的力量素质训练时,常注重学生手臂、下肢及腰腹力量的发展,对于在投掷项目技术中起一定作用的手指、腕力量却往往容易忽视。  相似文献   

15.
滑步推铅球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教材,过去我教了滑步推铅球技术,效果不理想,在成绩考核或“达标”测验中,多数学生不用滑步技术推铅球,而用原地或垫步方法推,为什么呢?经了解,原因有二:一是难学。滑步推铅球是项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教材,由于女生力量差,灵敏性不够,掌握滑步推铅球技术并要提高成绩,困难很大。二是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不好,投掷成绩反而下降。根据这一情况,上学期我在高二年级两班女生教学课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县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1.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为主  相似文献   

16.
推铅球和掷实心球是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投掷内容,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测练内容,是许多省市初中升学考体育选择的典型项目。推铅球和掷实心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上下肢和腰腹部肌肉力量。特别是增强肩带力量;学会正确的投掷方法,提高投掷能力,获得田径竞技运动的心理效能。要想提高推铅球成绩,练习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力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并重的项目,铅球完美展现了力量与速度的结合。作为高考必考项目,铅球成绩直接关系到体育考生的最终体育成绩。所以日常的教学、训练中必须展开针对性训练,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训练等原则。本文将以笔者个人总结的一些经验为依据,分析高考体育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领导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中、小学具体的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之后,各校都执行了上海市新编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一般都编制了教学工作计划,重视了课的组织、密度、运动量的安排和教法的研究。通过体育课,对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增进健康,发展他们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活动技能,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7,(6):19-21
铅球运动是一项基本的田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铅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铅球动作技能、动作协调和成绩达标等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铅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今后的铅球教学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推铅球技术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田径部分的主要投抛内容之一。教学实践表明,为了尽快地使学生掌握正确地推铅球技术,教师常常采用各种辅助和诱导性练习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应用适当,方可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辅助练习主要是指铅球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掌握推铅球技术动作所必需的专门身体素质和投抛能力。辅助性练习方法和手段应为尽快地掌握推铅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推铅球技术助跑距离短、爆发性力量强的特点,经常采用引体向上、腹卧撑、持哑铃练习等以发展上肢力量;又采用立定跳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