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的人关怀意识,就是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深入基层、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尊重采访对象的工作作风和关切百姓民生、同情社会弱势群体以及敢于批评不符合人民利益行为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2.
3.
某报关于今年7月巴基斯坦空难的报道.标题是这样做的: 昨日午间巴基斯坦一架客机起飞不久后坠毁45人无一生还(肩题三宋) 巴空难确认无中国乘客(主题特黑) 空难死难如此多的人,是人类的悲剧,然而,我们的报道似乎觉着别人的死与己无关,唯一强调的是没有中国人死。肩题相对很小,仅是客观说了一个死亡数字,而主题很大,仅说明没有中国人死。  相似文献   

4.
段弘 《青年记者》2005,(4):56-57
我想,撰写《21名志愿重走长征路——“‘助学长征’公益助学国际步行筹款行动”纪实》(2005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第4版)的这位记先生是出于感动、出于好心写下这段话的:“66岁的宗光耀曾是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原副主任,在全程步行中算是最大的‘行政官员’。让他欣慰的是脚泡几乎已经化整为零,但不幸又很快降临,他很快进入了更高境界,这比脚泡更让他难受和难熬:腿痛、腰痛乃至全身痛。宗老边向前急行,边喘着气嘱咐同样喘着粗气的记:‘你可别坏了我的事啊,千万别让我家里人知道,我可是一直在向他们报平安。  相似文献   

5.
6.
季颖 《新闻记者》2004,(6):14-15
会么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同情弱者、公平心、正义感或者……也许,每个新闻工作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我对这个问题最深切的感受,还得从一次失败的采访说起。  相似文献   

7.
“如果上帝逼迫我在新闻与人之间必须做一取舍。我宁可不要新闻,哪怕这条新闻有翻天覆地的传播力量。“若干年前。曾有一位记在一篇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一名新记者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济南回沪,与同事们一照面都说我瘦了不少,照照镜子也突然有些不认识自己.或许是因为在诸城久久不能释怀的那一瞬间,一位老人那阵阵令人揪心的哭泣,以及道道无情的摄影摄像的闪光,一直在我心头不能拂去.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对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真实情感的关注,人文关怀是对生命、生活的尊重与怜悯,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是记者的良知,更是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电视新闻生产中,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重要环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出镜记者作为"现场"与"观众"的中介,应缩短现场与观众的距离,做到反应迅速、逻辑严密、语言规范,同时不失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田加刚 《青年记者》2007,(21):26-27
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好记者与坏记者有是非分明的界限吗?一下面三个记者怎么看也不像坏人。第一个是北京的一个记者。他工作敬业而勤奋,关心人民生活健康,富有正义感,在听说有人用废纸箱做包子馅出卖后,他决心将这件坑害消费者的事件内幕曝光。但是制作这种包子的作坊极其隐秘而难找。他认为,既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而他的职责只是把这形象地告诉公众。于是,他亲自担任导演和摄像师,又雇请了几个演员,认真地把制作纸馅包子的详细过程录下来,然后在电视台上播放。他出色地成了任务,节目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他所在的电视台因此扩大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当一个重大历 史事件发生的时候, 有幸身临其境、直击 其事的记者,也就成 了历史的见证者。而 要当好历史的见证 人,还必须具备相应 的历史感。 何谓历史感? 窃以为,对于记者 来说,历史感就是 把新近发生的事实 放到历史的座标中 去审视、去认知的 能力,或者反过来 说,是从历史的角 度、用历史的眼光 来判断、把握眼前 新闻事变的历史价 值、历史地位、历史 意义、历史影响的 能力。在新闻作品 中,记者的历史感 就转化为报道的历史纵深感、历史厚重感、历史沧桑感等等。 2000年6月13日朝韩峰会之后,湖北日报社同仁从国际互…  相似文献   

18.
19.
新闻不要“冷血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北京某报刊出了一则社会新闻,报道了一男子站在广州某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被电死的事(详见2003年11月3日信息时报)。笔者注意到,这篇报道刊出后尤其是被搜狐网等网站转发后.在网上引起了一片非议。一个过去经常被媒体从业人员所忽略的问题再也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正确处理新闻报道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过 《今传媒》2004,(4):53-53
这年头,城里的楼高了昔日的邻里少了来往,家里的防盗门装了对面住的也就成了陌生人,老庄所称的老死不相往来形容时下的市井越发的相似了。也就因此,人与人之间更缺少了人情味,冷漠、狭隘、唯我、娇贵等都市病也就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