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解构式阅读的特点解构式阅读是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种阅读方式。所谓解构,就是一种“双重写作”和“双重阅读”,也就是在作者作品的基础上,读者再进行一次创作活动。在活动中,读者根据文本进行阅读。由于读者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背景不同,不同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是不同的,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所领会到的文本意义具有不同性。因此,解构式阅读的方法,重新赋予文本新意义,使阅读成为写作延伸的一种阅读方式。解构式阅读是与传统阅读方式不同的一种阅读模式,具有本身独有的特点,表现为:1.地位的平等。在解构式阅读中,强…  相似文献   

2.
教学断想     
阅读活动是一种理解活动,是读者通过作者提供的“文本”的阅读,根据“文本”所显示的言语意义而对作者蕴于“文本”的意义的理解。但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生活经历及欣赏趣味和水平的不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是有差异的。正因如此,所以,西方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菜特的说法,我们国家也有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林黛玉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由于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我认为它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方式,是读者对文本产生的个性化见解,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不断理解文本,并将文本内涵影射到个体生活经验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阅读过程和结果的多样性。因为阅读实际上是个人的事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追求的也正是异彩纷呈的结果,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5.
俞晓艳 《语文天地》2013,(20):66-67
阅读是主体对文本的主体性解构过程,虽然初中学生因知识基础和阅读经验等不能全面解读文本,但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  相似文献   

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阅读要赋予文本以个性化的理解。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体验去体验文本。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此所作的定义性界说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当然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而不同读者对同一读物所产生的心理过程(阅读效应)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系辞》),就说出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可以说,阅读既凭借于文本,其结果又往往会超越了文本。  相似文献   

8.
<正>一、创新阅读理念从阅读本身来看,传统的文本解读力求忠于原作思想,有效的阅读是再现文本当时价值。但时代在进步,文化在延续,阅读文本"当时"与"现在"的时空间隔,使文本价值愈发丰富。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提倡有效阅读,还应引领创新阅读,在阅读教学理念层面实现创新,给文本解读带来新时代的活力,这是从有效阅读走向创新阅读的关键。"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所理解到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对于阅读本身而言,作品与作者是次要的,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文本阅读是人类高级的认知加工活动,学生的阅读力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力,那么教师的阅读力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力。这就说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阅读力直接相关。教材文本的内涵源自编者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思考以及感悟。教师通过文本解读将自己的思想与编者的思维意图对话,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冲突进行链接,使之产生或认同、或批判、或质疑、或补充等,使教材成为师本、生本。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和主观的差异性,其解读文本的效果也因此千差万别,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构建多元化的解读模式,使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告诉我们读者阅读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将其用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上,就是课标所倡导的“多元解读”。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的多元阅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李英华 《现代语文》2007,(4):107-107
对于阅读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部作品,生活背景、所受教育、人生阅历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也就是说阅读是个很私人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感悟和体验、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阅读是可以根据阅读者不同目的来进行调控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一个文本所含的意义往往需要阅读者去挖掘,而由于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不完全相同,读者在品味文本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悟。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高中语文课标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时既能够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又能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真正的作品是属于读者的,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也都属于读者。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实中有些语文课,学生的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个性未被张扬反遭扼杀。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绝对的解释权,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暗示甚至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阅读,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频繁被我们的语文教师使用,或口头交流,或见诸文字,几乎成为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不二法则。本文无意否定这句话的精妙,只是想结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探讨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阅读《哈姆雷特》这个作品,大家都不可能回  相似文献   

16.
田林全 《辅导员》2010,(18):6-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同一教学文本,不同的教者就有不同的教学理解和设计,所以我赞同朱慧琴老师“同课不同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阅读者以其固有的体验、性格、情感,对于同一文本做多元解读,可获得一个个染上个性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简明又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是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读成薛宝钗。  相似文献   

19.
一、多元解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本质回归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涵蕴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诱导空间。文本也因此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多元解读”的最通俗的最恰当的注解。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必定是多元的,多元性是文学作品的必然属性。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获得艺术生命,才能实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看来,阅读需要创新。常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就说明读者对阅读文本信息的挖掘是多元的。正如美国文论家霍兰德所说的:“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再创造”。我认为阅读的终极目的是创新,没有创新的阅读是没多大价值的,只有在阅读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品味和语文素养。要在阅读中有所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