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么说:“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家长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干什么不像什么”。不知道这些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想到孩子在你的指责之后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我价值。也许,父母这  相似文献   

2.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乐意接受,并使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快乐成长呢?——那就是赏识教育。我任教对几年中,班上的一件小事令我记忆犹新,使我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3.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会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什么样的教育能让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呢7那就是教育专家们一再提出的赏识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获得加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体验被肯定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教师不要吝啬我们嘴中赞美的语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当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当中,他就学会了感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挖苦。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感激。我们的生活里就会多一个瓦特;多一个牛顿;多一个爱迪生。  相似文献   

5.
人类最吝啬的行为莫过于不愿意鼓励和赞美他人。亲爱的父母,你对孩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你真是太笨了”?在和孩子一起的岁月里,给予了孩子多少鼓励和赞美?又给予了多少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一位家长来信说:平时教育孩子,为使孩子听话,就会使用许诺的办法,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还有时不能兑现。这时就麻烦了,孩子会说你骗他。究竟怎么许诺对教育孩子有效?答:许诺有导向作用,许什么样的诺,有着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何处的问题。许诺时注意以下几点。1.要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比如,答应给孩子讲故事、买好吃的、给孩子买课外书、带孩子外出等,如果过多地采用物质刺激的办法,时间长了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会使他成为一个“小财迷”或者“小馋猫”,说不定会变成一个格调低下的人。2.把握许诺的度。比如“如果你能…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在出色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以应得的承认。”成年人这样,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心理有两个基本需要:被爱与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而鼓励与承认,恰如柔风细雨,滋润孩子心灵,使他们的这两种需要同时得到满足。然而,不少教师常以赞美的语言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如:“你做得很好”、“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等等。尽管说这些话本意是好的,但它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感觉,引起错位。学生会认为当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时方可得到赞美,反之则怀疑自身的价值。这样下去,即便学…  相似文献   

8.
这一阶段,您的孩子将进入人生第一个反抗期。他将开始让您感到“头痛”,表现在语言上的反抗行为就是经常对您的要求说“不”。一、语言发展的特点1.语言理解方面这一阶段,孩子经常模仿成人谈话时的一些语法规则。他会将这些规则不加区别地运用到许多场合,而有时他的运用就可能是错误的。而且他会根据成人的语言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语言,直到正确。另外,这一阶段你的孩子能够理解大约300个左右的单词,还能昕懂并正确回答“这是什么”和“在哪儿”等问题。2.语言表达方面婴儿从20个月开始,每个月  相似文献   

9.
当你听到别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你该怎么回答? “是的,他蛮棒的……”如果这么说的话,你会觉得有点自夸,所以你就回答说:“哪里,我那孩子不行!”或“唉!他功课糟透了……”等等。你如果这么说,会打击到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自暴自弃,而真的变成笨孩子或坏孩子。举个实例:曾经有位家长来和我探讨过他那五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的问题,后来我就是找那个学生来谈话,令我吃惊的是,那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我觉得很奇怪,便去问他的母亲,原来是他母亲常在别人面前自谦说这孩子记忆力不好。  相似文献   

10.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知识贫乏但又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那么,  相似文献   

12.
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光,心情顿时开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开错了“窗”,会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一位孩子正欲踩死几只蚂蚁时,母亲温柔地对他说:“孩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演员必须有人捧场、赞美,如果好长时间没人捧场、赞美,他就应自己赞美自己,即自己捧自己的场,这样,方才能使自己经常保持舞台激情。这让人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经常自己给自己赞美,包括奖励,就能使自己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向上的动力和生活的激情。 如今,你若是“名人”、“明星”、“新星”、“家”、“师”什么的,捧的人还真不少。但如果是常人、凡人,又有谁会来捧你?对此,你也不必耿耿于怀,不必长吁短叹,不必垂头丧气,更不必“想不开”,“想不通”,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受人捧的总是少数人,而大多数、…  相似文献   

14.
一、语境的概念 语境,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可分为社会语境和即时语境。社会语境指的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传统习惯、风土人情、心态观念等。例如,你到一位朋友家里去,看到他正在浇花。如果是一位中国朋友,你可以说:“浇花了?”以此表示打招呼,显得非常自然。但如果是一位美国朋友,你对他说: “You're watering flower,aren't you?”他会感到莫名其妙,心想,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因此会引起不快。单看这个英语句子,并没有什么毛病,但在这种情况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却不这样说。他可能对你浇花加以赞扬或对花儿给以赞赏,以表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教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你是个仁爱的人,他就是个善良的人;如果你是个爱训斥的人,他就是个爱抱怨的人。”做一个仁爱的教师,就是播洒阳光雨露的人,让每个孩子都沐浴阳光的灿烂,滋润雨露的甘甜。一个微笑,如明媚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一句赞美,如不灭的火炬点燃孩子的自信之火;一次鼓励,如春风扬起孩子远航的风帆……  相似文献   

16.
余祖良 《班主任》2002,(8):33-36
赞美是对他人某方面价值的认可,能给他人带来鼓舞和力量。马克·吐温说: “一切美好赞语可以使他人多活两个月。”卡耐基说: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赞美是这样动人心弦,那么,什么样的赞美才能取得锦上添花的奇效呢?  相似文献   

17.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物品的拥有意识? 一些研究指出,2岁左右的孩子便有了“我的”及“非我的”观念了。到3岁时,体格和智力发育都很快。他们已能领会大人们的语言,也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用动作来表达内心。这时候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我意识相当明显,开始出现对物品的拥有意识。他会说:“这盒积木是我的,那本小画书是他的。”你也经常听到他对别的小朋友说“我有好多好多漂亮的粘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他的姐妹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但是他的母亲怜悯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很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丈夫说:“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他却固执已见。…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板模样的家长领着一个孩子到办公室找我。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坐下后,他对我说:“我的孩子叫李小成,分在了你班!”接着,他就招呼孩子:“来,向你的新班主任老师问好!”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长得很粗壮,头发黄黄的,不知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脸上满是青春痘。我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学生!”这位家长对我说:“我和小成他妈长年在外跑生意,没顾得上管孩子。听说邵老师是一位优秀班主任,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以后还请您多多费心!”我笑了笑说:“管好学生是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