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记忆     
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我总会不假思索地说:“乡村!”因为那里有我儿时的欢笑和幸福记忆。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长得很矮,才到妈妈的腰部。我习惯拉着妈妈坚实的手掌走在路上,将四周的事物都收入好奇的眼底,下雨的日子里,我刚会牵着妈妈的衣角,徜徉在那粉红色的伞下。  相似文献   

3.
我将怎样回到从前 故乡九月里的时光 那如梦般的记忆中 透露着点点金色的光芒 九月故乡的河流迷失了方向 我只能听见潺潺的水流声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文字,如冬日午后暖暖的阳光映人眼帘,像氤氲缭绕的茶香沁人心脾,似不缓不急的清溪涓涓流淌在心田,用其淡定宁静的魅力,慢慢地,轻轻地,搅起心灵深处那一池发黄的记忆和遥远的涟漪——冯杰笔下《乡村的瓦》便具有这样的魅力。读之,就像一道从田野村落里吹来的清新的风,不经意间涤荡着滋润着你我的心肺;  相似文献   

5.
6.
唢呐,你铜质的音调,飘散着太阳最初的光芒。仿佛一条流淌在乡村时间之上的河流。  相似文献   

7.
刘赛靓 《新读写》2011,(5):30-30
故乡,小桥流水,潺潺的水声依稀在耳边回荡,诉说千古流传的歌谣。而我对故乡的回忆,也好似那座隐在山水中的桥,即便斑驳陈旧,却早已在心中不朽。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黑白胶片时代容易泛黄的珍贵照片,还是数码时代批量浏览的照片,人们无非借它留住生命中一个或多个美好的刹那,为生命留下美好的记忆而已。所以,不管是黑白胶片时代还是数码科技时代,照片的作用就是留住记忆,但记忆不是让人过分沉迷过去,而是要让人在追述过去的时候向往新的生活,让生活更加鲜亮。  相似文献   

9.
祝强 《教育文汇》2009,(9):55-56
许多往事都在流水一样的岁月中渐行渐远,慢慢淡去,可是青荷湾的那段生活,至今回想起来仍是那样的清晰如昨。那年六月,我将目光洒向故乡的土地,挥了挥手,背着几十本书,踏上了去异乡谋生的路途。我来到了淮北平原一个叫青荷湾的乡村中学,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相似文献   

10.
何刚 《今日教育》2008,(1):68-68
一位历经沧桑的中年人,有一天突然听说他所崇敬的一位小学老师搬到了这个小城市,便马上去看望。  相似文献   

11.
数字记忆是乡村记忆的创造性转化,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数字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和路径选择,旨在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数字记忆具有区别于以往记忆形态的“虚拟性”“即时性”“通感性”和“灵活性”特质,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精神动能和产业动能,是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乡村常常会陷入表面数字化困境,制约着数字记忆功能的发挥。为此,需要做好数字记忆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借鉴国内外数字记忆工程的经验,提高乡村共同体成员的参与度,以确保数字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海 《初中生辅导》2013,(19):37-38
联想,基本上是由点到面的发散式联想,也就是说,由一个事物联想到与其相关的一个或多个事物。这只是联想的一部分,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联想:串联联想。就是说,把几个事物通过一定的情节串联起来,以方便记忆。如果说发散式联想就像一棵树上结了许多苹果,那么串联联想则像冰糖葫芦:用一根竹签串起了一串山楂。  相似文献   

13.
父亲晚年对故乡和祖先是更思念眷恋了,他在精神上从未离开过故乡和祖国,但他说他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荡子。我四伯伯有荡子之才而无荡子之德,这是父亲对他十分确切的评价。而德才兼备的极致的荡子是与大自然的德行相通的,我父亲就是。  相似文献   

14.
郑建平 《师道》2008,(12):52-53
每当回想自己的职业选择过程,就会想起生命中一些很重要的人,也想起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呼唤,一种人格对另一种人格的影响”。我的职业、我的生命深深地刻上了那些叫做“老师”的人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生活中,大家所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情感、思考过的问题都会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些痕迹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被重新“激活”,使当B寸的情境或体验得以重现,这就是记忆。  相似文献   

17.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糊糊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院子里的土堆上。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对乡村的美丽思念。作者是一位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时光流转,使他越来越厌倦充斥着物质利益的生活,对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生出一缕浓浓的思念,这思念像一株绿叶葳蕤的小树在心底生长起来.并不断抽出新的枝条。于是,当有一天,碰触到和乡村有关的事物如南瓜或牵牛花的时候.心底的思念便如决堤的洪水,啧薄而出了。  相似文献   

19.
十八年的教师生活、八年的校长生涯,每天都给我醇厚的记忆,我可以如数家珍地将这些记忆一一列出。在翻检这些记忆的同时,更是在翻检自己生命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从小,我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般丰衣足食。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妈妈每月从私人那里领回一点半成品的衣服回来赶制。缝纫机那“哒哒”的声音.便成了我幼时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