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马克思有关生态思想的研究在他的生态哲学思想所涉猎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中均有所体现。迄今为止,尽管这个体系不是非常地系统和完整,但其反映的生态哲学思想却极其深刻。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意义,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我们构建和谐友好社会的向导,这对于我国现在和未来所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9,(3):91-95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以人、自然及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基本内涵。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既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前提,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佛教中含有丰富又独特的生态观,缘起论是佛教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佛教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贪、嗔、痴三毒使人类的内心欲望过度膨胀,从而对自然环境进行征服开垦,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因此,要攻克生态日益恶化的难题就必须克服人类的内心欲望,从意识着手,树立正确的生态思想。以缘起论为基础,佛教中的平等观、慈悲观和生命观等阐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关系,提出了众生平等、戒杀护生等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学习和借鉴佛教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其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调控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路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不断深化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发挥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它以实践为视角,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立足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统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面建构生态文明主题理念,内含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消费理念,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为我们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且为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合理解决困惑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马克思生态观理论贯穿其中,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道路的开拓,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对于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越来越多,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有许多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为了响应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强国"号召,分析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同当代生态文明领域的研究进行结合,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总结出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将生态文明观分为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法制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为生态文明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休闲观主要涵盖休闲得以实现的前提、休闲的特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经过很漫长的时期,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休闲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促进,都力求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的、合理的休闲,将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外的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和观点。深入研究国外生态文明理论尤其是循环经济理论、稳态经济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等,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有专家、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其核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较好的契合性。本文以当代社会发展为背景,在阐释生态城市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契合之处,剖析了二者契合的主要思想,并结合生态城市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提出要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推进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定位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位置,反思传统发展观,优化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们党的“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科学阐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解决“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制度批判入手,把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反生态的性质,主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理论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深入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质、价值指向、实践基础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积极吸取当代生态观、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社会发展观等各种生态环境观念中的有益成分,就成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潘丹丹 《时代教育》2013,(1):163-164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完整的、系统的生态观,这包括:既要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利用自然,科学定位人与自然的相处,更要与自然和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域下考察先秦儒家与马克思思想体系,比较分析两者的特点,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先秦儒家与马克思均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前者基于我国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侧重于人对自然的顺应,道德色彩浓厚;后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侧重于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先秦儒家“天人合一”“中和”“尚俭节用”等思想与马克思视“人与自然之关系”为“人与人之关系”的思想,均被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继承。此外,这两种生态思想还蕴含丰富的美学、伦理学内容,这或可为我们进一步沟通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重建理论范式主张重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倡导整体人类中心观,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劳动观和消费观,主张生态原则优先的实践观等。这给高职生态文明观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加强对高职生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然观教育,摒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加强对高职生的生态和谐价值观教育,通过倡导绿色消费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提高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高职生的生态行为,培养高职生的生态文明习惯,增强其生态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