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尚钧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5-8,13
明代,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正在走向衰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它本身所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尖锐起来。同时,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及其思想意识开始萌芽、滋长,因而维护封建制度的旧思想、旧道德也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抵制和反对,以"载道"为务的、一向被视为"文学正宗"的诗文也萎弱不振、光景黯淡了,它既不能与前代的唐诗、宋词、元曲和唐宋散文相提并论,又不能与同时代的小说、戏曲比肩争辉。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在校长期统治着文苑诗坛,诗文创作大多脱离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缺乏艺术独创性和开拓精神,因之也失去了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2.
3.
形式轻灵、隽永,体制短小精炼而富有个性化的小品文,是晚明文人心灵的宣言书。通过对小品文的解读,可以看到晚明文人慢慢走出"异端"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现实给予重新审视,希图找到一条能够调和礼制与人欲的路径。在他们苦苦思索之后,依然未能寻出一丝新的光线,于是陷入彷徨苦闷近于虚无的情境之中。然而,这种状态却是朴学新思潮到来的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90年代都市小品文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都市散文创作较为恰当的概括,即:都市小品文是指创作主体以一个都市人的身份,对都市日常生活有自己一番独特的体悟和感触,用轻松的文笔写成的篇幅短小的散文.都市小品文多见于报刊杂志,是繁荣的报业成全了它.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古代文献考证的方法研究王穉登生平,如总角之年中秀才,交游乡里名儒;弱冠拜文徵明为师,学习诗文、书画;而立北游京师,入太学;而后,重返故里著书立说,吟诗赋对,交友亦广,影响亦大的人生历程,进而了解明代中晚期山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周晓燕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45-48
文章在辨体的基础上,以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匹配、风格的追求这形成文体的三个层面为论述的内在逻辑顺序,通过对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的探讨界定小品文:小品文文体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体,它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楚辞》注本作了界定和选择,然后结合时代特点和训诂学的特点,对汉至明代的《楚辞》注释情况作了概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刘燕玲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53-57
张岱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他的小品文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事.他的三部小品文集,集中体现了自然与空灵的文风,真淳的作家个性,还有国变的屈辱与悲痛. 相似文献
11.
李新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3):188-191
袁桷是元代中期诗文兼擅的作家,他的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活泼别致的小品文颇具东坡遗韵。其作文取法苏轼具体表现在景物描写的诗情与理趣、人物描写的情真与细腻、艺术技巧的学习与借鉴等三个方面。袁桷小品文中东坡风味或可看作是"苏学盛于北"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蔡江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72-77
本文认为,五四时期将公安派小品文和英国essay确立为散文的源流,是散文现代性理论的重要部分。散文源流辨析最终要提挈的是现代散文的文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包容着的文体特质。散文现代性理论创设不论在文体界说还是文体内质的设定上,均越来越向着essay和小品文倾斜,并把essay翻译为中国式的“小品文”,其中涌动着一种深刻的理论转变,应将这一名称看作具有丰富寓意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3.
李进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144-146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一反传统古文的“明教载道”宗旨,以其独特的文学特质给中国散文带来了新观念和新风格。晚明小品文的文学特质主要表现在其文学思想的离经叛道,创作目的的自娱性追求,内容题材上的生活化、个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钟玉洲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2(3):88-91
林语堂曾经不道余力地提倡写幽默的小品文,也曾孜孜不倦地实践着他的文学主张.幽默在林语堂小品文中有几种表现:或庄,或谐,或亦庄亦谐.林语堂的幽默具有几种内涵:作为一种写作立场,作为一种美学追求,作为一种人生姿态.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当时强调挣扎和战斗的文学潮流,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遭到冷遇.但由于其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加之当代文学的政治标准的淡化,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热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15.
谭坤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5(4):44-48
祁彪佳是晚明园林小品的代表作家,他的《寓山注》和《越中园亭记》,是自然和人文的巧妙融合,有限景物和无限时空的和谐统一,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美学品格,成为晚明园林小品文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6.
17.
张丽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16-120
判断文学作品的地位及影响,必须考察文学刊刻状况。明代女性散文的编撰刊刻经历了零星出现、数量增多、繁盛的过程,明代人主动对女性散文加以阅读和品评,说明女性散文作品已经进入当时人的视野,展示了他们对女性散文的关注。这个过程还与当时文艺思潮相呼应,或推波助澜,或水涨船高,体现出女性散文编撰刊刻所受到的特定时代氛围和编纂者刊刻意图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汪小林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6)
中国的小品文发微于魏晋,盛于明清,在数百年中形成了以真、趣、活、畅、小为特征的审美范式.这一范式在五四时期被重构,为了谋求小品文的发展,周作人提出了美文说,之后又有鲁迅的Essay说、胡梦华的Familiar essay说、梁遇春的小品文说、周作人的性灵小品文说、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说等,他们的努力聚焦于一点,那就是使现代小品文与世界文学对接,兼具传统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9.
20.
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行为过程必然受到文化因素及语境的深远影响,那么译作与原作之间自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文化解读的角度来诠释林语堂先生早期小品文的中英文本的差异,从中看出文化对于翻译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