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3,(1):9-10
人类智力正在衰退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即人类的智力正在不断衰退,因为我们不再需要仅凭智力去生存。人类的智力和行为需要大量基因发挥最佳功能,而这又需要相当大的进化压力来维持。现在,人类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特别容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而这些基因突变的选择不是为了让我们迎战现代社会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不再需要更高的智力来维持生存。流浪行星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不围绕任何恒星运转,而是在宇  相似文献   

2.
李伟  梅继霞  熊卫 《科研管理》2020,41(6):228-236
在充满市场竞争的现代服务业中,情感耗竭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首次根据479份银行柜员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员工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影响关系的路径及条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面扮演和深度扮演,分别中介了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的影响关系;组织支持感是劳动策略影响情感耗竭的作用条件;组织支持感调节了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与情感耗竭之间的间接作用,即在组织支持感处于较低的前提下,情绪智力更多地通过表面扮演对情感耗竭构成影响效应,而在组织支持感较高的条件下,情绪智力更多地通过深度扮演对情感耗竭产生影响作用。相对于以往相关研究而言,这些成果既丰富和拓展了情绪智力等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又可以对减轻情绪性工作员工的情感耗竭体验,发挥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学情感的形成不是天生俱有的,它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但仅有科学知识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做一些趣味实验,从而可以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地震能够事先知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并不是到处都有,随时都有的。地震越大,发生得越稀少,时间间隔越长。但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却可造成巨大灾害。能不能事先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将要发生多大的地震呢?地震的发源地(震源)是在地下深处,至今人们对于地下深处的情况还不很清楚,对于地震活动规律比较系统的研究也还不到一百年,因此,地震预报非常困难,还不能象气象预报那样准确。尽管如此,人们并不是完全没有一些可资探索的途径;这些途径,有的是为长期的,有的是为短期的预测。它们都有待进一步的验证。这些途径是什么呢?其中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赵长慧 《科教文汇》2012,(2):79-79,81
散见于《周易》、《史记》等典籍中的部分先秦古歌,朴素简短,但却传达出古人美好的情感:它们有的吟唱友情,有的抒发忧国之思,有的赞美诚信守诺,有的表现修身养性,这些思想内容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困难每天都有,但是当你每天面对它的时候,困难就不是困难了。有时候看似很困难的事情,有的人想不开跳楼,当时也许一个电话就可以改变,也许就有这么一个人愿意帮你,这以后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的现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也带动了人们对林业生产和蔬菜水果生产的重视。这些关注,集中表现在对育苗和种苗生产上,只有将育苗培养好,才能保证将来的树木和蔬果,质量优、状态佳。文章通过研究林业和蔬菜水果业育苗和种苗生产的现状,总结出一些育苗和种苗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概括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你见过神秘出现又消失的灿烂光球吗?你见过天空中幽灵般的环状光晕吗?这些都是闪电的杰作。闪电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地,每秒钟会有100道闪电击中地面。然而,闪电很难加以研究,我们无法预测它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在哪里出现,当我们还没明白过来的时候,闪电已经消失了。可以说,我们对闪电的认识并不是很多。自然界各种各样的闪电,除了让我们感到震撼之外,更让我们感到大自然的神秘。  相似文献   

9.
近来,一个新词“情商”频频出现于报端荧屏,它是英文词组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误译。这里,我们根据英文本义及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将其译成“情感智力”或“情绪智力”。有些报刊将情感智力用EQ来表示。为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EQ,笔者采访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并结合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转变的话题,对这一概念作一全面介绍,以飨读者。 EQ风靡全球的文化因素 1995年美国资深学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力——  相似文献   

10.
胡曙光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48-248,250
本文提出情感智力教育模式这样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命题,阐述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情感智力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实施的方法。突出强调了实施情感智力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学校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情商)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商)等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热潮。在美、日、西欧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有的把它叫作第三次或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叫作产业革命;有的叫技术革命,也有的叫第三次浪潮;还有的叫信息社会的。说法很不一样。关于这个新的技术革命究竟到来没有?说法也不一致。有的说已经到来,有的说正在到来,有的说将要到来。什么时候到来,看法也不同。不管怎样说,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这些说法,都反映了一个新的情况、新的现象。就是在目前的世界上,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新的技术群,新的产业群,宇航技术。这些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正在发达国家中以不同的规模和速度在运用、在发展。我们应当看到这一客观事实,了解这种信息,而不能闭目塞听。至于怎样称呼它、分析它、评价它、应用它,那是可以讨论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上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围绕高技术的发展,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问题的理论研究,已成为一个新课题。高技术(High Teeh),不是指技术科学上一般意义的先进技术,而是指新兴技术中的先导技术、带头技术、尖端技术、发展中的技术,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智力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的技术。高感情(High Touch),不是指心理学上一般意义的人类与动物根本区别的社会性需要的高级情感,而是指人对高技术的社会性需要的高情感。原文也可译作高接触、高触动、高感动。第一、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同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先导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08,(10):113-113
尽管拥有高级智能、富有情感的外星机器人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实际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后生物学宇宙”里——生活在宇宙里的智能外星生命有可能已经把大脑更换成了“人造”大脑。这么做是很实际的,可以显著提高智力。因为在其生物进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虞成慧 《知识窗》2009,(8X):60-60
<正>《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变化。我在热闹的课堂场面中看到了师生、生生平等的交流,但这些表象背后却存在着隐忧,学生的情感、自主探究、创新的能力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有的教师也表现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6,(11):96-97
为了弄明白不同观众类型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即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二者是互相促进还是互相阻碍,本文通过引入了当代美学和情感哲学思想的范例来对忠实者和欣赏者观众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研究,使不同类型体育观众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解析。其中大部分体育观众并不是完全的情感体验或者完全的审美体验,更多时候观众都有情感和审美两者的混合体验。  相似文献   

16.
滕菲 《今日科苑》2010,(8):229-229
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其音色清悦、高洁、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古筝的音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整体的音响效果和乐曲的表现,鉴于此,通过多个角度对古筝音色的研究,使古筝的演奏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17.
滕菲 《金秋科苑》2010,(8):229-229
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其音色清悦、高洁、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古筝的音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整体的音响效果和乐曲的表现,鉴于此,通过多个角度对古筝音色的研究,使古筝的演奏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18.
重晶石     
当您在四川省乐山专区和江津专区一带旅行的时候,您常常会拾到一些美丽的石头。这些石头,有的颜色透明像玻璃,有的颜色鲜红像胭脂,有的颜色澄黄像个橘子,有的颜色黑乌乌的,简直像块煤炭。这些石头,拿起来是重甸甸的,但是它却脆得很,轻轻一击,就碎裂了。这是什么样的石头呢?以往,很少有人注意。最近,由五道桥市制盐厂技术人员的化  相似文献   

19.
公元1755年,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曾出版过《挪威自然史》一书,书中对出没于各个时代的海洋巨怪进行了描述。据说这些怪物有的身长2.4千米,它们的触角可以伸至船的桅杆的高度。后来证实,它们就是海底的古老智慧生物——章鱼。“地方霸主”非同一般 章鱼并不是鱼,它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海洋世界辽阔壮观,色彩斑斓,但也暗流汹涌,危机四伏。在距离陆地约200米的浅海水域,生活着另一类庞大的生物群。它们为了生存各显神通,有的隐藏在黑暗的岩石后面,有的寄宿于珊瑚,有的则与海藻为伴。这些生物在遇到危险时会自动改变身体的形状或者颜色,甚至把一些东西粘在自己的外壳上,通过伪装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扰乱敌人的视听。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几乎不可能识破它们技巧精湛的伪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