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10年,毛泽东17岁了,他的父亲毛顺生要他留在家乡,做生意。 毛泽东抬头望远处的山,山连绵起伏,仿佛他不平静的心潮。于是他在父亲的账簿里夹了一首诗,毅然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  相似文献   

2.
【重点点击】通过阅读课文,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解决方案】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生活负荷,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深夜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但他仍然坚持工作从未停止。这表现出他小小年纪就是一个懂得体谅父母、热爱家人、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难点提示】叙利奥第一次挨骂之后,心里很难受,本来下决心“非停止不可”,可是为什么又动摇决心继续做下去了呢?【解决方案】一是听父亲说比上月多挣了钱,使他看到了自己劳动的价值;二是看到父亲买糖果庆贺那高兴的样子,感到自己的劳动给父亲增添了喜悦,减…  相似文献   

3.
埃尼奥·莫里康内是世界公认的电影配乐大师,前不久,82岁高龄的埃尼奥还获得了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埃尼奥出生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里,他的父亲是一位锅炉工,埃尼奥尊重父亲的劳动,但他并不愿意复制父亲的命运,决心要通过读  相似文献   

4.
到湘潭韶山旅行,在毛泽东纪念园的一个展室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把他送到南岸私塾去读书,童年的毛泽东对老师邹春培充满敬意地行完了拜师礼,然后谦恭地站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7,(9):10-11
当过毛泽东老师的人很多,比如徐特立、杨怀中、黎锦熙,还有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向美国记者介绍过的"袁大胡子"袁仲谦等,他们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或者职业革命家。而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先生却一直在乡村教书,为开拓韶山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派名毛泽启,是毛泽东的堂兄,又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他1881年生于韶山冲东茅塘,后迁蔡家塘。他的父亲毛福生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不出五服的叔伯兄弟,青年时同住在东茅塘,过从甚密,毛顺生与文七妹结婚时,毛福生曾帮助操办婚事。1919年毛泽东曾将父亲毛顺生和伯父毛福生接到长沙休养,并和弟弟毛泽覃与二老一起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6.
一、毛泽东没有流泪“1950年10月19日,岸英随彭德怀跨过鸭绿江”。“1950年11月25日,总部的作战室被烈火吞没……”“毛泽东木然地坐着,脸色苍白”。短短的几行字,概括了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仅仅三十七天,一代伟人竟经历了人世间最残酷的生死离别。毛泽东没有流泪,因为儿子的童年没有父亲,18年的离别就曾作了一个长长的铺垫;毛泽东也没有了眼泪,为了革命,他曾先后献出了六位亲人,何况,儿子是他亲手送上  相似文献   

7.
斯盛 《华章》2005,(12)
逆境剥夺了你很多东西,也给了你很多东西张思明的父亲任教于北大中文系,张思明小时父亲就对他十分严厉。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到暑假,张思明必须一大早就起床,将几家合住的小院打扫一遍,下午得从北大徒步到颐和园游泳。 1970年,张思明一家被下放到江西,他进入北大江西鲤鱼洲分校五七学校劳动、学习。十二三岁的他, 仅1.40米的身高,就和大人一样去挑瓦。而挑起的担子,足有30多公斤,父亲只是给他一个垫肩,再讲一些挑担的方法。父亲这样做是为了从小就锻炼他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8.
马志红 《宁夏教育》2010,(11):73-74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1965年秋天,父亲师范毕业到马家滩镇的一个荒凉的小山村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1967年2月,我出生了,才几个月大,我就被父亲带进了课堂。那时,母亲要下地劳动,没人带我,父亲只好一手把我夹在怀里,一手拿着书给学生上课。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一天天长大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不是出身于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他少年时期所求得的知识,是冲破父亲保守封闭的文化氛围,刻苦自学取得的。他自幼熟读“经书”,但并不喜欢它,却贪婪地阅读《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并对其中“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这样一个既平常又深奥的问题进行哲理探索。后来他学习了“新学”,“便无心读古文”,从而萌芽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他虽然受到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和颜元的影响,但在其学术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近代曾国藩、谭嗣同、梁启超和杨昌济的影响。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受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影响更大。毛泽东是由“汇百家之说”而向马克思主义转化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是出身于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他少年时期所求得的知识,是冲破父亲保守封闭的文化氛围,刻苦自学取得的。他自幼熟读“经书”,但并不喜欢它,却贪婪地阅读《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并对其中“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这样一个既平常又深奥的问题进行哲理探索。后来他学习了“新学”,“便无心读古文”,从而萌芽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他虽然受到王船山、黄宗羲、颐炎武和颜元的影响,但在其学术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近代曾国藩、谭嗣同、梁启超和杨昌济的影响。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受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影响更大。毛泽东是由“汇百家之说”而向马克思主义转化的。  相似文献   

11.
黄土(节选)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  相似文献   

12.
黄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  相似文献   

13.
不幸与公平     
一个青年人非常的不幸。10岁时母亲害病去世,他不得不学会沈衣做饭,照顾自己,因为他的父亲是位长途汽车司机,很少在家。7年后,他的父亲又死于车祸,他必须学会谋生养活自己,因为,他再也没有人可以依靠。20岁时他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不得不学会应付随之而来的不便,他学会了用拐杖行走,倔强的他从不轻易请求别人的帮助。最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办了一个养鱼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他的劳动和希望毫不留情地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14.
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恶性事件不断见诸报端的时候,毒菌也在教师队伍中滋生。1992年年末,四川某地小学教师中的一个败类谌勘,毕业于中师才一年多,居然干出了绑架学前班儿童的罪行。绑架案的案情已经披露于报纸,湛勘已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愿人们不要把这个案子仅仅当作新闻。谌勘有一位好父亲。这位父亲高中毕业不久就当上了教师,他从教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教到初中毕业班。微薄的工资,繁重的劳动,辛苦的教学,把这位教师锻炼得十分坚强。他把女儿、儿子(谌勘)同时送进了师范学校,希望他们继承父业,献身教育。  相似文献   

15.
黄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的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  相似文献   

16.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了田边,对面田坎没人接,从这时起,意即你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侗族人的孩子,母…  相似文献   

17.
牛伏耕 《少年读者》2008,(4):I0005-I0006
卡哈是西班牙一个乡村医生的儿子。父亲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他很顽皮,被拘留过,后来又被学校除名。他慑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回家,随着一位鞋匠远走他乡,成了浪子。他闯荡了一年毫无长进,于是回家。不料父亲已不在人世,母亲拖着有病的身体去给人打工。母亲告诉他,父亲是被他气死的。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出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前一小时,我不由自主地来到父亲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然而,的花园门口。一个邻居就在这儿发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他却什么都读不懂、写不出。现的他。我感到十分悲痛,蹲下身,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使造船厂倒闭后,他到一家棉纺看着父亲生前劳动过的地方。我的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着我的织厂工作。他夜里在那儿上班,白天手无目的地挖着泥土时,碰到一块肩膀,我就感到的一股特殊的温暖。抽出些睡觉时间来管理自己的农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人生态度罗建平毛泽东一生致力于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谋利益。他的革命人生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过许多深刻的论述,而且还通过他的富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生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而成为无产阶级人生态度的光辉典范。本文试就毛泽东的人生态度作些粗浅的讨论。一、...  相似文献   

20.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