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读书滋味长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读书似品茶,如喝酒,若弹琴,像下棋。读《史记》如饮烈性茅台;读杜,似品陈年佳酿;读武侠小说,好比吃红烧肉;读名家随笔,就像啜清蒸鱼汤。书中滋味无限,真是个:“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  相似文献   

2.
读书滋味长     
记得我上小学时,成天背着书包,书包里总是那几篇干巴巴的课文,图书室的门永远锁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课外书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3.
读书滋味长     
俗语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新学期伊始,当一本本崭新的书摆上我们的课桌的时候,只要嗅一嗅那飘逸的油墨清香,就有—种纯真的陶醉。读书,实则是读历史、读文化、读人生……因此,拿起书本,我们的心中就应该升腾起一种神圣。著名作家余杰曾把书比喻为一片肥大的桑叶,他自己是一只小小的蚕,且一辈子都啃不完那片桑叶。书籍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本就是用来"吃"的。多"吃"些好书,就会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滋味     
高怡览 《新读写》2011,(6):22-23
作者对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信手拈来,行文挥洒自如,其爱阅览书籍的兴趣从中可见一斑。确实,读书能提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更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衣食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一语醒人耳目,心旋即被点亮,略想自己的经历,然也。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贵在滋味的品评。我们知道,汉字寄托着华夏民族的传统化,维护着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读书,实则是读历史,读化,读人生。挑灯夜读,是一种宁静;像小小的蚕啃吃肥大的桑叶,读书是一种人生的自我丰富与完善。无论岁月怎样流逝,即使受穷、身体不好也永不放弃读书,这便真正品味出了读书增加知识、涵养德性的意蕴。[编按]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滋味     
读到好书的滋味,正如做了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美事,满足、充实,甚至意犹未尽。因为读书,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世间可爱之人可叹之事,还学会了用他人之事观照自身,读书的滋味往往就在我们与书中人事发生共鸣的时候出现。  相似文献   

8.
读书二则     
张玉庭 《教书育人》2004,(12):58-58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相似文献   

9.
宋云居 《今日教育》2007,(7S):72-72
在黑夜里。书是烛火;在孤独中.书是朋友;在喧嚣中,书使人沉静:在困惑时,书给人力量。读书不仅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还使灰暗的人生流光四射。有好书做伴,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也能上天入地.振翅远翔,邀游古今。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和浩瀚无尽的宇宙,都能融会了心.化作滋养灵魂的清泉。  相似文献   

10.
在亲子之爱的百花园里,朱自清的《背影》是难得的娇艳的一朵。“背影”式的亲子之爱、父慈子孝,是人间至情、家庭美德,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和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有个文人,就是现在的写手,叫张潮,他出了一本集子,名为《幽梦影》,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在于是!”  相似文献   

12.
弄堂的滋味     
古乡 《广西教育》2007,(12C):30-31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消魂,却一直缠在心间,退散不去,对家乡的誊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相似文献   

13.
读书滋味长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一句老话,喜欢么?这句话是有温度的,如果在阴冷的早晨想起它,便会看到浅淡的阳光轻轻悄悄地来探望你,于是,你便会松一口气,仿佛  相似文献   

14.
论读书     
众所周知,冰心因喜欢阅读,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可是,大家也知道,读的书再多,十有八九是成不了“冰心”,而是当了教师、建筑设计师、电脑软件设计师、园艺师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这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会让我们在故事中体味到不同人物的不同经历,能闻到与平常生活不一样的气息,会让我们的谈吐很睿智,举止有修养。此外,书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以让我们快活地笑,或者严肃地思考…… 所以,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流泪的阅读》《读书》和《论读书》这三篇文章,都是难得的美文,内容都与“读书的感悟”有关,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绿》被安排在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从教材来看,编者的意图之一,是想通过对这篇名家经典的圈点批注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见同步教参第402页的"单元教材支配表"之"单元教学参考目标"4)。  相似文献   

16.
收藏的滋味     
赵畅 《语文新圃》2010,(8):33-34
想起周氏兄弟对读书有两个出人意料且意味深长的比喻。鲁迅说:“读书如赌博。”就像今天爱打麻将的人,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打.有时候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还继续打。打麻将的妙处在于一张一张的牌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而读书也一样,每一页都有深厚的趣味。  相似文献   

17.
当你不经意间与书籍邂逅,它那澄澈的双眸会让你宠辱皆忘,把宁静深植心中。当你沉浸于书籍之中,一种忘我的情绪常常会忽视时光的存在。久了,你抬起头来.阳光的绿荫又移了一寸,树木的嫩叶又长了一分。  相似文献   

18.
等待的滋味     
谁没尝过等待的滋味;谁没有过等待的经历?等人、等车、等电话、等考试结果、等命运之神的敲门声……有人在等待中消沉,有人在等待中奋起。等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请以“等待”为话题,自拟标题作,要求写出你对“等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是我给我初二的学生出的一道考试作题。在等待学生交卷的漫长时间里,我在讲台上信笔写下了下面的章虽然信马由缰,拉拉杂杂,但却因为是在等待中写“等待”,所以倒也还真实贴切:写完一念,竞博得全班掌声。为了这份理解共鸣,我决定以后身先士卒多多“下水”,与学生一起品尝作的酸甜苦辣。因此,这篇章于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初小说家张潮,享誉清初文坛,著述颇丰,诸版本间关系复杂,各家著录多疏误之处。对其著述从内容、著录、现存版本方面加以考辨,旨在对其著述系统刊正,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王艳秋 《师道》2005,(5):50-51
我有一个生性开朗、睿智幽默的叔叔,每年春节我们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他总会忆苦思甜般地讲起那个一直保留的老掉牙的故事。叔叔的故事每次都会产生奇效:桌上所有的饭菜都被抢吃一空,而且桌上桌下绝无浪费的饭粒。是什么故事能产生如此奇效呢?故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