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叶 《考试周刊》2014,(26):56-56
<正>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安妮 《中学教学参考》2010,(15):124-124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切认知活动中,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执行者,而非智力凶素则是认知活动的调节者和推动者,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等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参与,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非智力因素在人的个性成长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雷兆开 《贵州教育》2007,(22):31-32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起着动向、导向、维持、强化学生积极学习方面的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50):128-129
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对课堂教学实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生物翻转教学,围绕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探寻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相似文献   

5.
影响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中的动机、兴趣、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完成中职语文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来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个性、兴趣、动机、情感、性格等。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只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非智力因素虽然不介入学习认识过程,但积极的个性品质会促进智力的充分发挥,消极的个性品质会阻碍智力的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推动荆。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磨砺坚强的学习意志;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非智力因素积极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语言学习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所谓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智力因素以外的诸多因素,包括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后进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学习不良,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排除不良的情绪、塑造良好个性等方面,对后进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9.
韩红良 《考试周刊》2012,(44):39-40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辅助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学习情况有重要影响作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推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心理影响,从结构上可分三层。第一层,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活动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和持久的影响。第二层,主要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对学习活动有直接的影响。第三层,指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3.
从“赏识教育”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个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运用赏识教育 ,要关爱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赏识优点 ,从而调动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产生兴趣 ,把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智力活动指向学习 ,通过个性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认识之外的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感等;而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在写作中,强调"情"是写作的本源。然而目前的大部分作文教学却陷入了为作文而做文的困境,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者居多,更不要说有个性。这是因为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  相似文献   

15.
陈雯 《考试周刊》2014,(74):107-108
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方面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旨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上论证了兴趣、意志、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这些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培养学生兴趣、意志、动机、情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常识教育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个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运用常识教育,要关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常识优点,从而调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兴趣,把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智力活动指向学习,通过个性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技能效果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技能是一种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准确、熟练而近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学生的智力因素与技能效果密不可分,而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素质在技能效果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当智力水平一定时,非智力因素在技能效果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秦春香 《学语文》2004,(5):51-51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与个性等因素。它是智慧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在学习活动中起启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只有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浅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切认知活动中,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执行者,而非智力因素则是认知活动的调节者和推动者,它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等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