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具备理论性与社会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元互动性相统一、价值导向与利益导向相统一、政治立场坚定且追求个性表达的特点。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媒介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多元化、辅导员自身专业限制、话语交往阻滞与学生多元的价值观都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产生影响。为实现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优化,应增强其话语说服力、提升专业化能力、更新话语理念、提升话语感染力,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化教育理论的时代,幼儿多元化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一大趋势。幼儿园教育需要将多元化教育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与特定的幼儿园环境相融合,并在继承幼儿园成功办园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这样,在先进教育理念观照下的幼儿园教育才会长期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多样化、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元性形态向主导性形态的转型。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其主要标志包括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刘欣 《教育探索》2012,(4):21-24
从以“主体性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正超越客观主义或“科技理性”的课程与教学的局限,形成主体性教育价值观、个性化教学发展观、情境化认知学习观和多元化教育评价观,构成课程与教学发展变革的基本走向,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多样化、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元性形态向主导性形态的转型.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其主要标志包括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现代化,是科学技术与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更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做到: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必须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个性化教育与社会性教育必须协调一致,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道德素质相统一。一、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必须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步入了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信息技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都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基础与发展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成效检验的有效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对象化,才能转变人的思想意识。实践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等基本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实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育理念是教育理念在大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教育理念在不断改革和发展。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需要具有广博而高深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具有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为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求,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也应转变,用新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要求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实现三大转型:(1)由重智育轻德育向德智体并重转型;(2)由重科学素质转为向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转型;(3)由重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行转型。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做出变革,需要培养出多元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综观学校教育,需要在教育理念、目标、手段、过程、评价等方面做出变革,实现教育理念多元化、目标多元化、手段多元化、过程多元化、评价多元化。素质教育是多元化要求的教育思想,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多元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只有在全国推广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集中表现为走向整合式的发展创新,主要是:在价值理念上,走向既重工具价值更重目的价值;在领导管理上,努力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有机统一:在队伍建设上,走上专业化、职业化之路;在学科支撑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互动和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