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市卢湾中学的天天问:最近,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保护湿地"的号召,我想请时博士介绍一下什么是湿地,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还有,中国和上海都有哪些地方有湿地呢?  相似文献   

2.
国内的社会建设中经常出现新的主题,而最近的"和谐"主题,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来说却真点中了痒处.前述深层的观念矛盾是"痒",质量问题是"痒",最现实的统考问题是"痒",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现代远程教育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因而无法围绕这个核心,在自身内部建立起井然的和谐的秩序,极易受外力扰动.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的词汇中,一个字或词会有好几个意思,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词或短语,在不同的语境常会有不同的涵义,容易混淆,这种情况无疑会造成两种语言在理解和表达上的误差,也是语言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作理解和翻译练习时,学生们对此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会闹出笑话。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仔细考虑词汇使用的场合、风格、搭配以及语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正确理解词汇的多种含义,找出准确地道的对应词汇来。英语单词jealous一词,意为“嫉妒”如:He wasjealous of Tom’s success after he was told Tom had  相似文献   

4.
都知道尼采的那句名言:"上帝死了!"它之所以不胫而走,与尼采关于"超人"的狂想密不可分,也与二十世纪的多次浩劫引发的一次次信仰危机有关.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有信仰. 法国哲学家、作家加缪的随笔《西西弗斯神话》则别辟蹊径.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以狡猾机智闻名.他因为得罪了诸神,受处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巨石快要到...  相似文献   

5.
江晓原(以下简称江):有些人对于我们所主张的,以"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文化传播"来升级、拓展传统的"科普",颇有微辞,或因守旧而难以理解,或因偏见而易于激动.现在这本<公众理解科学>(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此书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博德默领导的一个特别小组提交的报告,并且得到了皇家学会理事会的批准--正好可以给我们上一课,看看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而我们的主张又到底有什么理由?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文绮中学的董倩萍同学问: 据报纸介绍,上海属于"第六城市群"。我想知道"第六城市群"的具体含义以及上海在该城市群的地位。还有,其他几个城市群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由于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往往会以教师"活动"代替学生"活动",使"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不精细.本文通过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思路,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以及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四个策略,以解决科学教材的"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成都市的辛明问: 我在贵刊今年第3期上看到介绍说,我国于2004年年底发表了《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我想知道的是,什么叫"白皮书"?是不是还有什么"红皮书"黑皮书"?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教研组文化"?——"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心下移”是现代型学校得以建立的标志之一,也是“新基础教育”完成整体性学校转型的基本策略。其结果是作为中层组织之一的教研组成为当代学校变革与转型的重心,并且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综观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研组的体制沿革、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内容上①,但对教研组建设的文化思考却相对薄弱。“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学校整体性变革与转型,最根本的是实现学校文化转型,同样,教研组的变革与转型,其深层的根基也在于教研组文化的转型与重建。换而言之,将教研组的建设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来考察,通过寻找教研组建设的文…  相似文献   

10.
让孩子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学习,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领悟,这种“自然养育法”才是现代教育要给予孩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孩子又输给了日本孩子。前不久,来自中日韩三国的320名大、中学生,一起参加了一项定向挑战对抗赛,这是国际青少年体能训练营的一个项目。结果,中国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韩日学生——人家说“一点都不累”,而我们还没等比赛结束,就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有的甚至因为吃不消而中途退出。为什么要说“又”呢?这话说起来可长。那是在1993年,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报道中说,在一个中日两国少年参加的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的优良体能、坚强意志、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中国孩子的骄娇二气形成了鲜明…  相似文献   

12.
王力 《语文学习》2010,(9):39-40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的《诗经&#183;卫风&#183;氓》中有一诗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课本注释把“抱布贸丝”解释为“拿布来换丝”.对“布”没有特别的解释.但为什么拿布能换丝,而非其他东西呢?这布和现在意义上的布的概念是否一样呢?课本上也没有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有没有"剥削"?怎样解释"剥削"现象?怎样认识和对待"剥削"?这是劳动和劳动价值问题研究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仔细研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落日的幻觉>,发现文中说明的自然现象应该是一种"错觉".不能称之为"幻觉".  相似文献   

15.
16.
17.
常辉 《语文学习》2021,(12):63-6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选取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素芭》一文,其中有这样的语段:巴尼康托的屋舍毗邻着岸边.他家的竹篱笆、高高的八顶草棚、牛栏、草垛、谷仓、杧果园、木棉和香蕉园,等等,过往的船夫和渔父们,尽收眼底.这里尽收眼底一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一部历时近7年,已经经过三审的物权法草案,前不久向社会公布并向全民征求意见。所以说物权法是“护身符”,是因为它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小到空调滴水,大到一座矿山的归属,物权法涉及的内容把类似这样的事都包括进去了。再比如,你家楼下的住户把房子改装成饭馆而影响了你的生活,你是不是有权干涉?按照县里规划,你的住房  相似文献   

19.
拿什么拯救你--"兄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兄弟>(上部)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文革"中的故事,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说,"文革"时期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1],而观其其他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也都或多或少涉及"文革".那么,这是否足以说明<兄弟>这部书是为了揭示"文革"中的假丑恶现象,或者是对人性恶在非理性时代的总爆发及其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反思?抑或更直接地说是为写"文革"而写"文革"?不,我认为不是.在我看来,<兄弟>的旨趣并非如此简单.作者仅仅是借文革中"兄弟"这个"尸"而还"魂"--对民间文化道德价值观的追求.①我这里说的民间文化道德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其一,它处于一个特定的境域--解构了权力与民间的同构.因此,它与权力话语意识形态有别.其二,它有其特定的主体--在权力话语面前,他们往往以弱势形态存在,也就较少受传统的正统文化影响.因此,它既有别于传统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也有别于传统的正统文化意识形态.其三,由于它有特定的境域和特定的主体,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它表现为对"小人哲学"的追求.其四,在审美形态和哲理追求方面,它看重生存的状态,尤其是面对生活的苦难所表现出的对自由的追求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其五,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导致民间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复杂性,其间精华与糟粕并存,善良与丑恶共舞.  相似文献   

20.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应该作为每个青少年奉行的信条之一,但因受名利功过的一些世俗观念影响,类似以下教师之举在教育教学中不无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