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 《新闻界》2005,(4):53-54
一、从萨达姆“监狱半裸照”事件谈起2005年5月20日出版的英国《太阳报》曝光了几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关押期间的照片。在《太阳报》的头版照片上,萨达姆只穿着内裤。另有照片显示萨达姆用手搓洗衣服或者睡觉的样子,监狱房间十分狭小,大约为两平方米。萨达姆半裸照曝光后,萨达姆的海内外律师团迅速作出反应,状告照片的拍摄者和刊出方“侵犯人权”。萨达姆的法国律师卢多特表示,他要替萨达姆向《太阳报》要求赔偿100万英镑:“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导演的诋毁萨达姆的战略行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  相似文献   

2.
千年伊拉克     
在经历了12年的制裁、空袭、武器核查之后,伊拉克终于再次陷入了战争。正如法国作家樊尚·于热所言:“从尼布甲尼撒、亚历山大大帝、萨拉丁、苏莱曼一世到今天的萨达姆·侯赛因……历史虽然安排了历次冲突的出路,却丝毫不能减轻伊拉克现在经受的苦难。”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年龄相当的法官,或者更年长一些的,这样他可以站起来面对萨达姆,而且萨达姆也不能再像对待儿子一样和他讲话。”一位在审判现场的伊拉克摄影师说,审判萨达姆的法官才30岁出头,年龄不到萨达姆的一半,这位法官根本不是萨达姆的对手。“伊拉克现在对美国小企业来讲是黄金乐土,那里还有5亿美元的机会在等着我们。”美国一家企业员工说。虽然说在伊拉克挣钱是玩命的事,但目前仍有几千名美国人在伊拉克工作。“向你们的头版表示祝贺。祝今天过得愉快。”美国《每日新闻》给《纽约邮报》编辑的留言。7月6日《纽约邮报》头版宣称…  相似文献   

4.
画中有话     
有时我甚至不能忍受。我清楚地知道,电视里人们看不到战争的真实嘴脸,因为人类的苦难是无法用镜头拍摄下来的。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说,对他个人来讲,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战况的报道,勾起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愉快的回忆。 丹·拉瑟先生,我记得13年前你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萨达姆在2月份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播丹·拉瑟的采访,丹·扭瑟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你是否认为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5.
世界本不太平,近来则更不安宁。几个老的热点尚未降温,新的危机却又接踵而至,其中最令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头疼的是最近爆发的海湾危机。8月2日凌晨,越过伊科边界的伊拉克坦克群的隆隆轰鸣惊动了全世界。萨达姆·侯赛因  相似文献   

6.
目击     
12月5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接受特别法庭三审时,与其同父异母兄弟巴尔赞·易卜拉欣对暗杀杜贾尔村村民的指控愤怒地做出辩解,萨达姆与另7人被指控制造1982年杜贾尔村屠杀案。一旦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死刑。  相似文献   

7.
新闻榜     
萨达姆:布什扔来烫手山芋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骑虎难下:一边是联合国要求他在7日内决定是否接受“武器核查决议”,一边是本国议会的反对之声。布什成功地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萨达姆。  相似文献   

8.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24):72-72
迈克尔·摩尔:筹拍“虐囚事件” 《华氏911》的导演迈克尔·摩尔对美国媒体宣布,手头拥有大量的有关伊拉克虐囚事件的画面和资料,并有计划将其拍摄成纪录片。迈克尔透露,早在比阿布格莱布监狱爆出虐囚事件新闻还要早数个月,他就获得这些一手资料,但当时,迈克尔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不想被他不信任的美国媒体所利用。 凭借《耶稣受难记》而声名大噪的梅尔·吉布森表示,有意加盟拍摄这部将引起更大争议的影片。 惠特尼·休斯顿:获终身成就奖 国际流行乐坛“天后”、美国著名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刚刚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女性世界”颁奖典礼上…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个电视报道小组1月20日获许继续留在巴格达采访,其中包括记者彼得·阿内特。其他外国记者已于1月19日被伊拉克下令离开巴格达。(美联社1月20日电)失踪的英国记者布鲁斯·奇斯曼1月25日打电话给他在澳大利亚的父母说,他现在安然无恙,但无法离开伊拉克,因为他没有护照。奇斯曼原与《今日美国》报记者唐纳德·科克在巴格达拉西德饭店同居一室,他失踪后,科克以为他已去安曼,便把他放在房间里的护照带上,前往安曼找他去了。(路透社1月26日电)  相似文献   

10.
在伊拉克那些翻新的古迹上,十分之一的砖头都刻着萨达姆的名字,或者8颗星星——每一颗星代表萨达姆阿拉伯名字的一个字母。1979年,萨达姆登上伊拉克总统宝座。他上任后,马上党同伐异,反对异己,以叛国罪处死21名革命元老。在伊拉克全国的小学里,学生在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全体对萨达姆感恩颂扬,高唱“萨达姆,萨达姆,我们将为你献出鲜血……” 当萨达姆刚掌握了伊拉克的一切权力  相似文献   

11.
乐朋 《新闻记者》2003,(2):35-35
万众瞩目的《时代》周刊2002年度“风云人物”评选结果出炉了。与行家们的预测大相径庭,当选的不是“恐怖大亨”本·拉丹,不是“抗美英雄”萨达姆,也不是策动、指挥国际反恐和武力倒萨的美国总统布什,而是勇敢“告密”、揭发自己所在部门和公司弊端与丑闻的三位女性:科琳·罗莉、辛西娅·库珀、莎朗·沃特金斯。 与鼎鼎大名、叱咤风云的布什总统相比,三位女性都只能算小人物。然而,小人物  相似文献   

12.
时尚人物     
卡泽姆:歌声感化美国? 美国士兵还没有正式开入伊拉克国境,伊拉克情歌王子卡泽姆·艾尔·萨哈尔先登上了美国的舞台。3月2日,卡泽姆在座无虚席的芝加哥剧场拉开美国巡演的序幕。 虽然卡泽姆的大部分作品是情歌,但令他攀上事业颠峰的却是两首关于中东地区战争的挽歌。1989年卡泽姆凭借一首反映两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的歌曲《蛇咬之后》一举成名,1990年海湾战争之后,他创作  相似文献   

13.
美英一直在为打击伊拉克寻找借口。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3月17日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号称萨达姆在伊拉克拥有秘密生化武器库  相似文献   

14.
李艺 《新闻知识》2004,(4):8-10
2003年,似乎是一个多事之年。世界仍不太平,战火依然继续。“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形势如火如荼。伊拉克战争、萨达姆被俘、伊拉克重建是国际形势的主线。国内则有令人谈之色变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这中间还发生了无数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插曲。其中之一,就是香港娱乐圈内为内地人熟知的数位知名人士的离世;  相似文献   

15.
自从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伊战局势一直是媒体追逐的热点。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执行死刑。这一事件,是伊拉克战争的节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12月31日,各级党报和都市报都报道了这一重要国际消息。但在处理方式上各有不同,由此引出了一番思考。比如,《人民日报》对萨达姆被  相似文献   

16.
海湾地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正规战争,一次是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另一次是1990年的“吞并科威特之战”和随之而来的“解放科威特之战”,而发动这两次战争的都是这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相似文献   

17.
名刊要览     
★暮年的比利·格拉罕姆美国《新闻周刊》时光流逝,美国温和福音派基督教著名的布道家比利·格雷厄姆已经步入暮年,87岁的他开始反思自己在巅峰时期的讲道辉煌,以及和自艾森豪维尔以来历位美国总统的交往经历。不过他考虑天堂多于关注世俗,思考基督教的核心承诺多于关注转眼即逝的政治喧嚣。(8月14日)★巴格达日记:生活在地狱美国《时代》在全世界关注以黎战火的同时,伊拉克也悄悄滑入内战的深渊。作为一名曾20多次进入巴格达的记者,《时代》周刊的阿帕里希姆·戈什目睹了数不尽的人间悲剧。在他细致观察中,伊拉克人每天需要面对的是数不清…  相似文献   

18.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战场,有不少记者为了自己钟情的新闻事业而魂断底格里斯河畔。记者伤亡备忘录卡梅拉曼·保罗·莫兰,39岁,受聘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自由摄影记者。3月22日,他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内的库尔马尔村采访时,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身亡。与他一同采访的澳大利亚记者埃里克·坎贝尔也受了伤。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 商裔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 作者以一名学者的独特视角,深入揭示和刻画了一个真实的萨达姆。在他的笔下,伊拉克不再遥远,萨达姆不再陌生,中东局势不再云遮雾罩。他详细叙述了萨达姆个人的成长历史、政治态度、家庭家人以及两伊战  相似文献   

20.
从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开始,经过南海撞机和“9·11”事件,民间暴力话语已经成为一种触目惊心的阵发性癔症。这次美英等国打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尚未打响,一场互联网大战已经在中国展开,令话语暴力在互联网上大规模蔓延。一些网民如此向美国投掷话语炸弹:“杀死美国猪!”“真主站在伊拉克一边!他烧死了夜总会里狂欢的96头美国猪(按:指近期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