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爽 《黑河教育》2014,(11):57-57
正一提到儿童美术教学,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画画。其实不然,从美术的概念上来分析,美术亦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创意美术教学是给一个机会,让孩子能最直接地接触美;给一个环境,让孩子能感受美;给一些材料,让孩子随时都能创作美。创意美术教学让孩子在创造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笔者在长期儿童美术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创意美术教学法,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美。但是,孩子怎样才算美?有些家长的审美观不够端正,认为孩子长相好看、穿着时髦、漂亮就是美,有的甚至还给女儿佩带金银首饰,描眼眉涂口红染指甲,认为这就是美。  相似文献   

3.
“小主持人”班是训练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校外兴趣培养班。教学中,应该通过鼓励的方法给予孩子自信,通过字音等训练来强化孩子的普通话练习,通过讲故事、儿童诗朗诵等来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以把孩子的自信美、气质美、语言美展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4.
答:首先,让孩子发现并欣赏环境和生活里大自然的美。可带孩子去植物园、动物园、郊外等地方,四季不同的景色、有趣的动物、植物,是孩子美术欣赏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的美给孩子的感受直观、具体并且深刻,能铭刻在其情感和思想里面,甚至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园不少幼儿的家长给女孩子扎耳朵眼,带耳环,致使有的幼儿耳垂红肿,甚至化脓溃烂。家长不得不给孩子吃消炎药,打消炎针,使孩子受了不少皮肉之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但也不能不顾幼儿的特点。父母过分追求孩子的外表美,会促使幼儿一味地讲究自己的衣着、鞋袜、发型,而在学习上不专心,人际关系上不和谐。孩子的穿着应该美一些,但要典雅大方。要注意培养他们健康的精神情操,人的内心美才是更重  相似文献   

6.
美术学习6问     
正美术学习是否有关键期,该怎样给孩子选美术班,什么时候应该让孩子学习素描?关于美术学习,父母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家庭是孩子美育的沃土,父母和孩子一起感受美,追寻美,不仅能共同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还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情趣。很多父母会选择将美术学习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家庭能为孩子的美术学习做些什么呢?Q"美术"和"美育"有何不同?"美术"和"美育"都跟"美"有关系,这里的"美"不是指外在是否漂亮,而是要关注到个体内心是否可以欣赏美和感受美,且能够把这种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中有无尽的美,我们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将这种美传播给孩子,用它来感染学生,用它来吸引学生,用它来陶冶学生。尽管每个孩子的表现不同,但他们都有渴望成长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摄影是一种帮我们看见美、记录美的重要方式。现在很多父母习惯给孩子拍照,定格孩子的成长瞬间,但如果我们用拍摄的角度教孩子学会观察,看见生活中的美,也是家庭美育的好办法。小雨点妈妈是一位摄影师,每天在她的朋友圈里都能看到她和大家分享一些精美的作品,但是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特别普通的小物件,这个物件在她的镜头下会显得与众不同,比如本来凌乱不堪的窗台,但是通过相机却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索晓燕 《文教资料》2013,(21):13-14
《我亲爱的甜橙树》有助于班主任以一个孩子的身份,融入学生群体中,体会调皮孩子的心理,真正帮助这些孩子进步、成长.拒绝给孩子温柔是孩子的灾难,也是教育的灾难.拥有浪漫奇幻的遐想是孩子对世界的最初认知,是老师——孩子的朋友,引领孩子天马行空地描绘童年——用文化、想象力、优美情感编织的最好礼物.教师应该亲手把美交到孩子手里,用美润泽儿童美丽的心灵,这是教育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周云岚 《早期教育》2007,(12):14-15
"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像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这是我心中的小  相似文献   

11.
美欣姐姐(哈尔滨市香滨小学)Email:yangmeixin_1997@163.com美欣:你好!我近期屡次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有关青少年集体暴力的报道,心里对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的安全十分担心。还有,现在的新闻媒体,动不动就对自杀事件大加报道,我认为这是无形中给孩子们心理暗示,教会了孩子们在不如意的时候放弃生命。为此,我不止一次给报社写过信。可孩子的父亲总是说我对此事过于偏激,不知你对这件事怎么看?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美欣姐姐$哈尔滨市香滨小学  相似文献   

12.
“习作欣赏课”.它不仅教会孩子发现美.更教会孩子创造美:它不仅给被欣赏者以喜悦.而且带给欣赏者以收获:它引导孩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再创造,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习作欣赏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撕纸     
撕纸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并给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孩子感兴趣,用什么纸都能撕,书写纸、铅画纸、烟盒纸、糖纸、包装纸及各类色纸都可用。教孩子撕纸,一般来说,要先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学科,他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怎样将数学美在授课过程中展现出来呢?本文从孩子发现几何图形的美,引出了什么是数学美,探讨了怎样将数学美展现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朵艺术之花,“幼儿园生态艺术”专题研究给了每个孩子一个绽放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每个孩子真实地表达着自己对美的感受和追求,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孩子同样懂得关、需要美,说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差,买不起画笔我承认,说农村的孩子不懂关,没有城里孩子聪明我不承认。农村的美术教师应该学会寻找美、传输美,因为美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渗透美学知识,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义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美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直观手段呈现美审美总是从对形象的直观感受开始的,儿童的天性是对形象的偏爱。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孩子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加深孩子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蒙台梭利提出:教育就是协助孩子天性的活动。《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引导孩子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多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来调动孩子学唱歌曲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动画片,孩子的童年伴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孩子对色彩和声音有着天生的敏感,集鲜艳色彩、夸张形象、动听音乐于一体的动画片,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最爱。看见宝宝睁大眼睛、全神贯注盯着屏幕的样子,毫无疑问,动画片会给宝宝带来巨大的欢乐,是孩子离不开的童年伴侣。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如果父母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动画片,放任不管,孩子会把动画片中的一切照单全收,那些品位不高、制作粗劣的动画垃圾,会不负责任地污染孩子的稚嫩心灵。动画片能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什么?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动画片?怎样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仇晓楠 《成才之路》2012,(11):57-57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但美的教育不一定就会让学生收获到“美好和充实”。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改变的契机。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心感悟音乐,把音乐融入孩子的心灵,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