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宏观与微观思想相结合的基础自然学科,化学微观思想和概念渗透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而化学微观概念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化学的本质,更不利于学生构建相关化学模型.论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为参考,分析教材中化学微观概念的引入问题以及微观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规律认知教学时,需巧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化学概念,又能较好地解决化学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提倡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宏观到微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物质构成相关的内容,必然成为中考关注的热点.考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例1(2010年随州市)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  相似文献   

3.
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既有微观的概念又有宏观的概念,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操作,所以信息技术对于化学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初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微观的世界放大,把不明显的实验现象夸张,让学生畅游在化学奇妙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来说,“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其最为重要的教学角度之一,通过活用化学模型以及化学实验的方式可以实现宏观——微观——物质本质的化学核心概念构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化学知识体系的教学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学习化学,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化学中,对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充分体现。案例例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  相似文献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需要形成的重要化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物质的微粒性的认识,形成微粒观,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应从整体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核心概念以及形成核心概念的典型微粒知识组织教学,通过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微粒观解释宏观事实和现象,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和深化微粒观,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生通过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形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在构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中可养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因此,宏观、微观和符号是化学学习的三重表征.高考化学作为学生重要的阶段性考查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和基本观念,还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要掌握化学概念和理论,还要提高自身的化...  相似文献   

8.
学生运用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的能力是理解许多化学概念和现象的关键。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描述和解释过程中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通过感性认识理解、扩大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透过宏观现象,经过分析、对比、综合、归纳、认识微观变化的实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如何思维,把宏观和微观、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的过程。思维是智能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化学计算是中考试题中的必考内容,化学计算的考点主要包括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三部分.比例计算法是初中化学计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找出已知量与求知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然后依据比例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化学计算在中考中的题型也是多样化的,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近年来也有实验题、综合计算题等.  相似文献   

11.
化学概念是用极其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化学事实、原理、方法、技能及化学变化规律等,具有严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概念不清将直接影响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基本概念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并且在中考时占有重要的比例。初中化学教学要使学生能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虽然在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的识记已淡化,但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而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一、“宏观-微观-符号”培养化学思维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宏观可以展示物质的组成、形态和现象,微观可以说明物质的构成、结构和微粒的运动,化学符号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纽带。  相似文献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堂中所研究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微观本质,性质和转化规律是宏观表现.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对其未来在化学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含义入手,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视角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现状,探索基于宏观辨识与微...  相似文献   

14.
张璐 《初中生辅导》2022,(27):68-71
<正>本单元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和最基本化学概念的开始。其三个课题的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表征能力则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北京市普通中学的196名高二学生进行三重表征能力测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无法解释化学反应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无法将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角度联系起来看待化学问题,并存在不少迷思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挖掘化学符号背后的历史意义;从定量的角度,用符号来精准表征宏观微观世界;培养学生独特的化学眼光,自觉地以三重表征来系统审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物质的微观模型图在全国各地化学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题中的微观模型不仅能直观、形象、具体地表示微观粒子的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还能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如何从宏观的角度去感受物质变化的微观世界.现结合中考试题进行归类例析,供同学在备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化学学科发展经历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化学符号是全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独具的特点,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从宏观—微观—符号水平进行教学,即化学三重表征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理解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多种原因造成了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困难,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关于化学现象三个层面的理解(符号、微观、宏观)之间建立顺利的连接.强化化学实验的宏观表征功能、利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拓展个体理解空间、以及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意义建构的情境等,是促进概念理解必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理解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多种原因造成了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困难,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关于化学现象三个层面的理解(符号、微观、宏观)之间建立顺利的连接。强化化学实验的宏观表征功能、利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拓展个体理解空间、以及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意义建构的情境等,是促进概念理解必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金炜 《化学教学》2005,(1):46-49
理解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多种原因造成了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困难,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关于化学现象三个层面的理解(符号、微观、宏观)之间建立顺利的连接。强化化学实验的宏观表征功能、利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拓展个体理解空间、以及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意义建构的情境等,是促进概念理解必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