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明末戏曲家汤显祖改编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而为《紫钗记》,艺术上有许多新创之处,卢太尉形象的增入是其中最大的改动。这一形象的增入使作品矛盾冲突的双方由封建士族婚姻制度与其牺牲者转变为封建强权豪势与下层民众,使一个爱情悲剧变成为以爱情为中心的“社会问题剧”。卢太尉形象实是汤在目睹明末国家政治生活、官场科场的黑暗腐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忧愤深广而不得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的“讥托”之作。  相似文献   

2.
巴金创造了一系列男性"弱者"形象,如<家><春><秋>中的高觉新、陈剑云、枚,<雾>中的周如水,<寒夜>中的汪文宣等.这些"弱者"形象具有相似的性格--懦弱、忍让、忧郁.时代背景是这种性格的成因之一.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旧的封建腐朽思想与新生进步思想相互碰撞的时代.其次,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家本位"等思想压抑着他们的自我意识.此外,个体性格中的惰性、体面意识和自卑感也促进了他们懦弱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三言"中的女性勇于冲破封建礼法的束缚,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独立的人格与个性的解放,同时,有着过人的智慧、胆识与才干,突破了以往文学作品中拘于封建礼法的传统女性形象,在女性形象长廊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天中学刊》2008,23(1):48-50
<西厢记>中的张生是一个温文尔雅、志诚、执着地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张生形象的历史演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冯梦龙<山歌>与"白茆山歌"的歌词结构等诸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白茆山歌"是对以冯梦龙<山歌>为代表的明清民歌的稳定继承.作者从历史文献和民间传承方式两方面论证了"白茆山歌"稳定继承<山歌>的潜在原因,探讨了<山歌>未记曲谱的可能性因素,进而认为尝试以"白茆山歌"的曲谱填入<山歌>的文词,不失为揣摩明末民歌风韵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封建体制的捍卫者、抛弃者和反抗者形象.捍卫封建体制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被封建体制抛弃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封建体制的反抗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本文就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复仇>是<野草>的第五篇散文诗,评论者大都依据鲁迅的话:"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研究主题.文章认为文化批评只是一个方面,或是表层意义,<复仇>是爱情题材,是<野草>这个爱情系列中的重要一环.且一反常态,由描写内心的矛盾爱情心理转为男女主人公对看客的复仇,以"也不拥抱,也不杀戮"的无言、无所为的方式复仇,取得"无血的大戮"的胜利,显示出鲁迅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中<舞姬>、<泡沫记>、<信使>是森鸥外著名的"德意志留学三部曲".本文将从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塑造着手,分析三部作品的关联性以及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爱情、对自我解放的不同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中<舞姬>、<泡沫记>、<信使>是森鸥外著名的"德意志留学三部曲".本文将从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塑造着手,分析三部作品的关联性以及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爱情、对自我解放的不同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品.大部分学者认为焦母对于刘兰芝的美德及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孤行,独断专横,极力维护她这个封建家长的权威,充分暴露出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从焦母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重新分析焦母的形象,谈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红字>是美国杰出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它叙述了发生在17世纪北美殖民地的一个爱情悲剧.本文从霍桑在<红字>中所塑造的男性形象来看他对传统男权社会中所标榜的"男子汉"的否定.霍桑运用了象征、对比、反衬及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对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刻画流露出他那复杂而充满矛盾性的思想中女性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唐怿民 《职业技术》2007,(12):28-29
本文通过剖析<三国演义>中各个封建统治集团的"民生"理念,揭露封建统治者残暴、虚伪的本质,阐述了封建乱世民无生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班昭<女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女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4.
学界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篇有"非文学与纯文学"之辨、"正与奇"之辨、"常与变"之辨、"事义与抒情"之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辨等观点.根据<文心雕龙·辨骚>篇若干诗学命题的正反离合关系及其诗学观念,其中还暗含着寓言诗学与感物诗学两种诗学范式之辨.前者导源于汉代以<毛诗><郑笺>的"比兴美刺"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是对<楚辞>中大量存在的神话寓言、历史寓言、咏物寓言和艳情寓言的诗学总结,其特征是感性形象与抽象寓意的分离;后者根植于汉末魏晋以降直至刘勰当世蔚为大观的以"缘情感物"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反映的是<楚辞>中已经出现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景物形象与情感意义的统一.这两种诗学范式贯穿于整个<文心雕龙>,而<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中这两种诗学范式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15.
李德龙 《现代语文》2005,(11):18-18
"经典"一词大约出现于<史记>,"<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主要指被推崇为典范的著作.后来,"经典"的具体所指随着更多重要权威作品的不断入典而在数量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诸如文学、宗教、医学等方面的众多权威性著作都可以称为"经典"了.  相似文献   

16.
<郑风>是<诗经>的<国风>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其诗歌大多涉及男女之情,甚至不乏礼法规则之外的爱情,其中传迭出的抒情主人公(主要是女主人公)的心境、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多有全情投入、大胆热烈,甚而飞蛾扑火的味道.也正因如此,它被扣上"淫"的标签.而现在看来,<郑风>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正是男女相悦的率真之情.本文拟结合若干具体诗篇,从<郑风>之"淫",<郑风>中的女性形象,<郑风>中的男性形象三方面时<郑风>做一番粗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第四代导演的"文革"叙事电影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为代表,是对"文革"和"四人帮"的控诉与批判.第二类有<巴山夜雨>、<小街>、<我们的田野>、<青春祭>等,是对"文革"时期青年一代青春、理想的追怀.影片的形象刻画从社会政治层面趋向人性层面,艺术审美呈现出由激烈、悲愤而诗意、抒情的发展风格.但对于形成"文革"的社会历史根源缺少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史记·刺客列传>和<通志>"刺客传"为我们塑造了天地间具有曩激烈性情的人--刺客的形象.<通志>"刺客传"绝大部分袭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材料,仅有三十二处文字出入;但却完整保留了"太史公日"这一直接评议、任情褒贬的精华部分.这也反映出郑樵写作<通志>列传部分时对材料进行裁剪去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从元稹的<莺莺传>到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崔莺莺和张生的形象得到了不断的重新塑造.崔莺莺由一个坦诚真挚的柔弱女子演变为虽含蓄蕴藉却勇于追求幸福、善于保卫爱情的相国千金,张生则从一个徘徊在爱情与功名之间,最终由功名舍弃爱情的负心男子转变为一位无心仕途经济、可以为爱放弃一切的痴情书生.这正是<西厢记>诸宫调和杂剧<西厢记>卓越的创新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容、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