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体制改革深入、市场化运作推进为媒体带来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媒体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是其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明确批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媒体道德失范问题:“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争夺受众市场,一些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抛弃人文关怀的精神,泯灭良心与公正,使得突发事件中的暴力、血腥、煽情、低俗等媚俗化倾向日渐盛行……另一方面,激烈的媒体竞争使得媒体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受害者身上‘寻找新闻亮点’、‘挖掘新闻深度’,通过煽情来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作为地方党报,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抢占舆论制高点,是对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综合考量,也是地方党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之一.本文以《咸阳日报》对2013年盛夏的一次城市突发供水危机事件报道为例,探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突发社会新闻事因探究:新闻“完整价值”的体现 目前,社会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已成为市民报的重要一翼。那么,媒体之间比拼什么?随着各媒体新闻热线的开通,此类新闻线索的独有性越来越难,往往是几家媒体同时接到报料,记均到了现场,现场情况多“大同小异”。最能体现记报道水平与能力的,就是背景原因探访。  相似文献   

4.
拓展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现状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一则有意义的社会新闻能够生动、直接地反映社会意识、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社会改革、社会进步状况,给读者以启示。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增加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量、报道面是增强党报贴近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方面,是在新闻媒体竞争中争夺读者的重要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党报社会新闻排不上位置,编采实施上往往是策划单上列尾巴、编辑版面做填充,整体实施雷声大、雨点稀。再看党…  相似文献   

5.
党报讲求角度是增强正面报道影响力的需要,也是遵循新闻宣传规律的需要。当今社会,读者的注意力,日渐成为媒体之间激烈争夺的财富,谁能够获取读者更多的注意力,谁便是赢家。正面报道要成为“赢家”,就要尽可能多地吸引读者注意力。因此,坚持以读者为本,将“读者视角”贯穿新闻采编的全过程,就成为党报争夺读者、抢占市场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韩曙 《传媒》2014,(11):64-67
正对重大突发国际新闻事件展开报道的能力是衡量国际一流传媒水准的重要指标。对于国际一流电视台而言,必须在突发国际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体现出自身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水平。从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突发事件报道能力不仅是衡量一个媒体传播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媒体争夺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特点,在新闻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已成为众多媒体特别是党报等主流媒体与都市类报争夺读者、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领域。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已成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突发灾难中,“新闻报道也是救援”已成共识.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公开透明、高效有序地开展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对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推动事件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这里以新华社关于“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为例,就新的舆论格局下突发灾难报道如何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的价值体现在时效性方面。而这种时效性需要记者抓住新闻发展的动态。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很难避免遇到突发事件。在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唯有现场播报才能够保证媒体长久的生命力,而这也是体现记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面。突发事件性质不同,牵扯到的人群利益也就不相同。记者在报道突发现场的时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报道不及时将会影响民众对媒体的信赖度。本文就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同时应该是党报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本文就经济新闻如何用百姓的视角来采写大家能读、爱读的新闻,使党报经济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名家赵金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过:“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有这么一句话,叫‘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这说明党报在非常时期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在读者心目中存在不可动摇的突出地位。作为党报的《柳州日报》在镉污染环境突发事件的“柳江保卫战”中,讲究宣传报道的策略,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凸显党报新闻权威,充分印证了老百姓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2.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媒体创新与党报特色”。我想:九九归一,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解决得好,“媒体创新”与“党报特色”也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媒体创新”搞不好,“党报特色”也保持不了。因此我想就新闻队伍的建设——人的问题做一个发言。题目是《“一重三有”论》。  相似文献   

13.
“关注舆情动态,反映百姓心声”是我国新闻工作尤其是党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体看,我们的媒体主要是各级党报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但是,一些报纸上“领导活动多、会议报道多;新闻信息少、群众视角少”的现象依然存在。新闻媒体如果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反映现实生活、没有反映百姓的心声、没有报道社会现实,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的舆论引导力量就会削弱。最新改版的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注重满足主流读者的需求,始终将引导社会舆论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以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法和创新的报道思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全媒体社会,“新闻报道失实”的新闻时有发生.这样的次生新闻出现的频率越高,传递的正能量就会减弱,事实的负能量就能增大,媒体的公信力就会下降.受众的怀疑度就会上升。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新闻媒体,尤其是引导舆论的主流媒体党报党刊等,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报道突发社会事件,是报纸采编工作的重点,而突发事件背后往往有“典型人物”的身影,并容易被媒体忽略。近年来,《承德晚报》充分运用新闻策划,成功地在突发事件背后挖掘宣传了许多读者信任和喜爱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已成为当今的主流新闻。除财经方面的专业报刊、栏目、节目大幅增加外,综合性报刊中经济新闻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也不例外,这是由执政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几乎所有的党报除了在要闻版刊发大量经济新闻外,还专设了经济新闻版块,就是在采编机构设置上也多有体现。以唐山劳动日报社为例,就设了“城经部”、“农经部”、“政经专刊部”等,几乎占了编辑部的半壁江山。刊发的大量经济新闻,不仅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大量需求。值得关注的是,由于…  相似文献   

17.
理论宣传是报纸宣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是党报的一面旗帜,甚至可以说是党报的“魂”。任何一张党委机关报,如果缺少理论宣传,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报纸”。近年来,与全省各地市级党报一样,《锦州日报》也受到各类生活类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崛起的抗争,尤其在理论宣传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社会环境与媒体新闻改革两个方面:一是党报理论宣传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媒体运作逐步走向市场化,使理论宣传的压力再增强。这些“先天不足”均造成理论宣传在整体报纸中的地位受到影响。报纸的理论宣传,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特点,在新闻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已成为众多媒体特别是党报与都市类报争夺读者、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领域。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的社会新闻正在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 我们宁波日报的社会新闻版已办多年,在其他版面,如要闻版、长三角新闻版和《三江周末》专刊的焦点关注版、倾听版等也刊有大量的社会新闻。这些社会新闻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随着宁波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宁波日报的社会新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奋起竞争的过程中,去年,日报社会新闻部加强了24小时的新闻热线值班,配备了热线新闻采访专车,建立了热线新闻的快速反应机制,使社会新闻的内容更新、时  相似文献   

19.
王珩 《青年记者》2012,(19):36-37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和媒体竞争需要产生的一种社会职业.媒体进入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营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直接体现在对新闻信息源的争夺上.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资源里挖掘到更广阔、更独家的新闻线索,如何在日趋残酷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都敦促媒体在挖掘新闻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下更大的工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媒体打出了“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于是就催生了一批以提供新闻线索为生的新闻线人.  相似文献   

20.
成竹 《声屏世界》2007,(5):14-15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社会新闻无疑是各媒体争夺观众及读者的法宝。实践也证明,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了不少的受众。但随着社会新闻的“繁荣”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导向问题,值得新闻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