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号和引文点号连用的时候,点号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要看引文是完整地照录人家的话,还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而定。前者,引文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之内;后者,放在引号之外。”一般的语法书都沿用这个提法。但笔者认为,这个解决办法是有问题的。首先,这个提法是矛盾的。完整照录人家的话,引文未了的点号就应放在引号之内,但  相似文献   

2.
引号是用来标明引文或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的 ,而引文末尾点号的使用的确是初中生容易疏忽又不好掌握的。其实 ,早在 1 990年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定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对此就作了说明———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 ,末尾标点放在引号里边 ;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 ,末尾不用标点。例如 :1、马克思曾经说过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2、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石拱桥 ,“不但形式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例 1“说过”后面用上了冒号 ,…  相似文献   

3.
明引与暗引     
引用,辞格之一。它有明引与暗引之分。明引就是完整地引用别人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引文末尾的点号要保留在引号内,这个点号是属于引文的。暗引就是把引文融入作者的文句之中,使之成为作者文句的一部分,这时,引文末尾的点号去掉不要。  相似文献   

4.
先看一道试题:选出标点错误的一项。A.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B.“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啦?”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D.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要选出正确的答案,首先要了族马解引号前后的标点及其位置,即弄清引号前是逗号,还是冒号,引号内的句末标点位置应该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我们知道,引号除特殊用法外,主要功能是表引用。具体处理引文内外的标点及位置,须遵循三个原则:一、如果引用部分是完整的句子,且是“独立运用”,引文…  相似文献   

5.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编辑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号与标点连用时,引文末尾的标点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是在编辑学术论文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引号与标点正确搭配,对进一步促进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第二册课本第 62页 :“他画的人物……人们称赞说 :‘吴带当风’。”第 1 3 7页 :“陆游从小好学 ,他写诗回忆说 :‘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中国历史》第三册课本第 2 9页 :“数十年后 ,不仅‘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课本第 1 3 2页 :“号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按规范的标点符号用法 ,上引前两例属直接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 ;后两例属部分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引文的标点问题@徐敏$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二中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编辑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号与标点连用时,引文末尾的标点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的问题,是在编辑学术论文时经常遇到的。正确使用引号与标点的搭配,显示了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书籍、报刊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引文末尾标点不规范的现象:该点的没有点;不该点的却点了;该点在引号内的却点在了引号外。所以,正确处理引文末尾的标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引文末尾的标点时,应该考虑三点:一是引文末尾需要不需要加标点。如确定为不需要加标点,则下面两点可以不再考虑;二是引文  相似文献   

9.
引号是我们读写文章时经常遇到或用到的一种标点符号,也是标点符号中用法较复杂的符号之一。这里谈谈引号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引号的作用大致有下边几种1.表示引用。指放在引号里边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是想说的,或  相似文献   

10.
陈继民 《语文知识》2005,(10):23-24
一般来说,前引号与后引号总是成对出现。如果引文中的段落不是连续的,要在每个段落的开头用前引号,末尾用后引号。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  相似文献   

11.
引号本身的用法并不难,“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1995)。难就难在前引号前用什么标点符号,后引号下标点符号的有无及位置——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谈。一、对话中引号前后的标点符号对话中前引号前的标点符号,根据提示语(对话中提示说话的人及说话人的动作、表情、  相似文献   

12.
高考对标点符号考查带有一定的综合性、技巧性。综合性指多种标点符号连用,并与句意理解一起考查。在标点符号复习中,我们掌握一些标点符号的连用方法是非常有益的。标点符号连用有以下三种: 一、引号同点号的连用 (1)完整引用原话的,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内。如:  相似文献   

13.
引文要原文照录,不许擅改。原文的错别字也应照录,但要在错别字后面用[]标明正字。原文残缺的字,用□□充其位,不能写成××;判明不了字数者,可注“(上缺)”、“(下缺)”。引用原文,应加引号;转述大意不加引号。引用成段文字或为突出引文重要而另立段落者,弓歧的第一行开头要空四格,从第二行起每行空两相,并用不同于正文的字号或字体。此种情况引文的首尾不加引号。引文的注释号,写在整个引文末尾的上方。引用古籍文献时,不得沿用讳改字。如明代的“弘治”年号,清代的乾隆后改为“宏治”,《千字文》中的“天地直黄’猪…  相似文献   

14.
在转述别人的话时,如一字不改地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要把它放在引号内,这叫做直接引语;如对原话进行变动,则无需加引号,称之为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化是难点.直接引语在变为间接引语时,同学们如果掌握了“六变”“三加”和“三不变”规则,那么突破该语法难点就很轻松了. 先请同学们看“六变”的规则.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一文中有一段话的标点值得商榷:……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段文字中的引号范围有误。从文意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应该在引号之外,原因是放在引号之内这两句的主语指代不明确。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课本对这两句的注释:  相似文献   

16.
检阅2004年各地语文高考标点符号试题,再回顾考前关于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总觉得有点牛刀杀鸡,小题大做。不就是那个不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了书名号,不就是选择问、连续问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问号,不就是与反引号相邻的那个标点是放在引号里边还是放在外边的事:有什么价值值得劳师动众做那么多模拟题?你看,就是反引号与句末标点位置关系,我们的教学把乱七八糟的标点现象,拿来反复训练了多少!一种标点规范、复杂的使用现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弄得复杂得不得了,考题一打开,方知这些伟大的苦心都是白费。老实说,在这样的过程中,“教”是对…  相似文献   

17.
《肴殳之战》篇末有这样一段话: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上面这节文字中的“不替孟明”四字,曾放在引号内,即也作为秦穆公说的话。后来,大概觉得前后讲起来难以顺通,于是又改成现在这样的标点。编者并在注释中特别说明:“这句是《左传》作者插说的话,表示秦伯是这样处理的。”似乎这样一来就可以讲通了。但笔者揣摩再三,仍感不妥。秦伯驻足郊外,面对遭挫而返的军队说的这番话,从内容看,是他的强烈自责,痛切悔悟。撤换不撤换孟…  相似文献   

18.
引号     
我们引号家族兄弟两人,老大叫双引号,写成(“”);老二叫单引号,写成(‘’)。引号又有前引号和后引号之分,引号的前一半叫前引号(“或‘),用于引用部分开头的左上方;后一半叫后引号(”或’),用于引用部分结尾的右上方。当大家在使用引号的时候,必须记住双引号哥哥是两个(“”),单引号弟弟是一个(‘’)。而且要特别提醒小朋友们的是:你们在使用引号的时候,千万记住前引号不能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引号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你知道吗,我们引号兄弟俩还是非常团结的呢!凡事我们都讲求效率,讲求分工合作。如果在一句话中,引号里面还需要引号时,外…  相似文献   

19.
引述别人的话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他人的原话,把它放在引号内,这叫做直接引语;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他人的话,不用引号,叫做间接用语。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间接引语中的人称代词、动词时态、主谓语序、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等往往要作相应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材第一册将《师说》第二段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四个分句放在一个引号内,作为士大夫们的答话,这样标点值得商榷。后面两个分句是士大夫的话吗?否!理由是:①前后语意不连贯。这里作者引用士大夫的话,是以此说明他们“曰师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的原因的:因为他们彼此间年龄大小相仿,闻道多少相近,这样的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存在着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到此,问题已经得到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