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至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浓厚的兴趣、丰富的语言积淀正是激发学生作文表达欲望的动力源泉。从目前的作文教学实际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探究当前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如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陈林如(宜春师范附小)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问。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们的学生所走过的作文道路,不知有多少是在痛苦中挣扎过来的。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尽管有一部分教师能够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景,却没能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真正树立高雅的写作需要。为升学,考重点初中、高中、大学得高分而写作的浅近功利思想一直导引着学生成长。到了高考之际,为得高分的写作需要更加明确化,而迷失了更多高雅的作文需要,一个一个的作文技巧专题使我们越来越困惑,写作水平总不见好转,高考作文也不过在42分到45分之间徘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作文讲评之后通常,作文教学的过程一是文前提示,二是文中指导,三是文后讲评。教学实践证明,作文的这“三步曲”收效不大。于是,我在作文讲评之后,又做了如下几项工作,收效救明显。1.互作作文讲评之后,见大多数学生都有不同R大的收获;作文好的仍有需要改进的地...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有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因此,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动机,满怀热情地参与写作这一创造性的智能活动,以不断提高创作素养,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在浓烈的“兴趣”下作文。兴趣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写作者积极探究写作规律、表露某种情感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促使写作者经常对身边的人、事、物、理、情给予优先注意…  相似文献   

6.
写作情趣谈     
中学作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从培养学生写作情趣入手,广泛启动学生内在的思想原动力,便之对作文写作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角度、多侧面去调动学生写作情趣,尽快使学生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写好文章.需要好的材料,但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往往苦于没有材料,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甚至胡编乱造,这样,当然写不出好的作文。那么,从哪里去寻找作文材料呢?途径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一座桥梁.在品读、欣赏那些优美的范文的同时。也让这些文童中的素材为我所用,让课本中的素材来充实、美化我们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源泉。人如果没有想像,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不可能有任何预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想像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语言的调节下,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想像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阅读和作文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想像,学生作文尤其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因此,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像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文教学从一起步就应该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想像力。一、童年的想像是一生的财富1、童年的想像是心灵的需要想像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儿童常…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前苏联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只有学生对写作有浓厚兴趣,才会去主动钻研,乐此不疲。没有情感参与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灵性的,也是不完美的。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探究性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实施探究性作文教学,旨在克服传统应试作文教学的弊端。在传统应试作文教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相当多的小学生的作文陷入了“偏、抄、套”和“假、大、空”的怪圈。面对作文,学生往往只会“克隆”,不会真情倾吐。究其原因,一是传统作文教学不是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而是从作文的需要出发,为作文而作文,使得大部分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畏途,被动习作,机械操作。二是传统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不恰当地引用了一些创作上和章法上的概念,学生作文还是承袭着一个基本套路:先确定中心思想,再拟习作提…  相似文献   

12.
有的学生常常问,话题作文是不是命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有没有区别,这说明对话题作文的认识还有些模糊,往往与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混为一谈。因此,要真正把握话题作文,写作时体现出话题作文的特点,还必须明确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的区别。一、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的限制比命题作文少。话题作文的题目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拟定,如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不必以“读书”作标题,习作者完全可以自由拟标题,只要内容与“读书”有关即可。而命题作文的题目是规定的,如要求以“一次难忘的实践”为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意者,一文之主也。”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应用,以至标题的拟定都就应由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话题作文是由材料作文演变而来,它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来写应试作文。本文简要谈谈话题作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学生并不是不会写作文,只是因为惰性或者是缺少创新精神。不仅社会需要创新,作文同样需要创新。一篇有新意的文章,自然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遇到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多读好书,多留心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指导。作文要创新,也就是指作文要写出新意,能够发前人之未发。这就要求材料要新鲜,避免老生常谈;构思要新颖,摒弃“八股”样式;语言要有个性,力戒众口一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打破思维樊笼,激励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学生留下发挥自主作用的空间。一、题目应具有开放性作文一般分为命题作文、给条件作文、自由拟题作文、辅助作文等,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训练意图,使学生能根据特定要求进行写作,因此,命题作文这种训练形式还是有生命力的。但命题作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与灵活性。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决定作文题目,为学生拟定写作…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  相似文献   

17.
方晴 《湖北教育》2004,(1):38-39
作文有无个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作文。中小学生的思想单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描绘理想的蓝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不受任何拘束,大胆地释放心灵,通过学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引发,形成个性化思维。  相似文献   

18.
只会模仿的人不是当今时代多需要的人。时代需要我们培养既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代新人。近几年来,我在想象作文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尝试。用“发展预测法”、“推测法”,“诗句写意法”、“情况假设法”、“未来设计法”、“编辑童话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怕作文”到“爱作文”,为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王晓平 《小学生》2010,(2):53-53
语文教学,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学生畏惧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作文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没有将它视为一种传达心声、寄托感情、享受快乐的需要,使学生对习作失去了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需要研究的问题。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二、需要研究的问题:让师生明确写作的正确含义,理解写作的真正意义及作用,树立新的写作理念;还原作文教学丰富的内函。抓练笔,培养作文写作能力;正确看待高考话题作文对初中作文教学所产生的冲击;形成初中作文教学的特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