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印度洋凭借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地缘政治价值逐渐凸显,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新舞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中国急需制定相应的“环印度洋政策”,打造利益共同体,形成命运共同体。梳理以往的研究,发现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印度洋整个区域的研究,对环印度洋岛国的研究较少,空白较多。因此,针对这个区域,抓住主要矛盾以形成重要支点,能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本文聚焦于环印度洋岛国研究的文献,既梳理既往的研究成果,也提出研究展望,以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地区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9,(1):90-94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在环印度洋岛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日益增长,而中国国际话语权并未得到与之匹配的提升,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在福柯话语理论的指导下,以整个印度洋岛国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宣工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杰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1):40-46
中国特色的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需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如何培养国别区域研究人才"以及"为谁培养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这三个根本问题,分别涉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路径和目的 .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形成"六要素"体系,培养路径应围绕教育"供给侧"改革这一关键.以外语学科为例,其开展国别区域研究人才高质量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应包括六个方面,即设置渐进式的培养目标、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参与式的研究体验、提供多类型的资源支持、改变单维度的师资知识结构和打破传统式的组织壁垒.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目的 应服务于中国推进对外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为此,需开展课程思政并纳入一定比例的中国国情课.  相似文献   

4.
区域国别学是交叉学科门类中新增的一级学科,既面临着时代赤字不断增加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满足需求的国际、国内挑战,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外语学科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力量,其定位应该是依托多语种优势,培养国别通、区域通和领域通的跨学科高端人才,同时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地开展对对象国或者区域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专项或综合研究,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情境的改变是科学研究转向创新的重要因素。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区域国别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学术立场以及更为开阔的视野。区域国别教育研究者要把握时代意义,以新的价值意蕴为指引,冲破区域国别教育研究的现实藩篱,开创中国式区域国别教育研究新局面。应通过对域外教育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关系性深层寻绎,来挖掘域外教育的深层次意义,阐释域外教育本质特征,透视域外教育发展理路,构建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区域国别教育知识谱系,实现对欧美区域国别教育知识生产模式的超越。新时期区域国别教育研究需要以鲜明的时代意识作为指引,切实回应新发展格局急需破解的关键问题;拓展研究视域,以更新和构建整全的区域国别教育知识谱系;转变研究立场,以教育共同利益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推动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基于中国特色的本土理论创生。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成为世界经济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参与到世界经济循环发展中,而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导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区域发展的后劲也不同,因此,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我国各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出发,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为区域经济模式优化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高校要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应根据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加强与社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而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应用型高校大量区域国别研究机构的切实贡献。结合当前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国际背景,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地区、省域、国内区域、国家和跨国区域等层次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发挥学校特色。德州学院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智库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总结经验和发展方向,致力于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中国区域国别学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提出以打造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规划,为区域内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通过阐释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及形成与发展因素,在对环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以实现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的京津冀地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和提升河北省相关区域农业产业与京津的对接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基于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对高职人才需求的分析,通过探索基于区域经济的“二元共育”培养途径,实施“三环紧扣、四阶递进”人才培养过程,推动校企“四合作”.工程,以期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以期实现地方、产业、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区域集群产业的生产现状和工业工程的应用需求,构建了面向区域集群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型,并从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花都区经济发展状况认为区域经济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加。分析了花都区域内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就地处花都区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如何对接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提出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涉外导游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肩负为社会培养导游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涉外导游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编写地方性的双语旅游教材,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比较地区主义是地区主义理论新进展,国际关系学者参与区域国别研究新途径,构建中国学派的地区主义理论新机遇。本文立足于西方和非西方的理论与实践,解读比较地区主义的生成逻辑,通过对比地区和区域概念,明确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对象,介绍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出定量和定性比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梳理了基于中国文化提炼出的关系思维解读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文献,主张立足比较地区主义,对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理念与西方地区主义的差异,理论化中国的地区实践,达到将中国的视角植入地区主义的目的。比较地区主义倡导理论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安徽工程大学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并结合多年本科教学实践,形成了“以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鲜明特色的教学方式,以期对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地方高校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人才的培养成了一个新兴课题。地方高校需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等教育和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杭州市高职教育为例,试图通过对杭州市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分析杭州市区域经济的特点和趋势及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探讨杭州市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密切关系,从而来认真审视杭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得出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为振兴区域经济服务,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地人均GDP的国内排名来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促进两者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