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教师而言,追求并享有职业幸福,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权利,更是教师职业发展最为绵长的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使“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职业幸福感既关系教师自我发展,又关系学生健康成长,还关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8)
受应试教育、外学压力、学生就业前景等因素影响,中国的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如何能找回教师的幸福感?《新民周刊》2008年第26期刊载杨蝉的文章《寻找教师的幸福感》为我们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3.
<正>"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到2035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走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暖了无数教师的心。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待遇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却不能"被提高"。教师唯有勤奋  相似文献   

4.
<正>强化待遇保障,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实现教师为本,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弘扬尊师风尚,让教师在社会上有荣誉感维护师道尊严,教师要增强成为好老师的使命感这是2016年12月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文中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用苗元江教授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对西藏拉萨、日喀则、林芝、山南和阿里等5个市(地)的362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藏中学教师总体上幸福感较高,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幸福感缺失群体。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出发,分析了西藏中学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从社会客观因素和教师主观因素两个方面探析西藏中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的路径。社会方面:一是加强对教师的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二是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三是关注特殊教师群体的幸福感。教师方面:一是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和健康的幸福观;二是不断追求专业发展,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般状况,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以及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共3 279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受访教师群体职业幸福感均值为4.18,该均值在不同地理区域、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教龄、职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学教师报告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幸福感,由人口统计学变量提示的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幸福感差异需要引起政府、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建议从多种方向帮助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7,(5):107-110
高校教师是一个对职业幸福感有较高要求的群体,而高师院校大学英语男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对职业幸福感有着特殊的要求。就目前状况而言,高师院校大学英语男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有偏低走向,男教师自身各种因素、工作环境等都对他们产生影响。本研究在分析影响高师院校男教师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师院校大学英语男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新时代,要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如何在园本教研中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优化教研机制、创新教研路径?我们在园本教研的依托下,不断尝试探索适宜的方式来促进本园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人们最羡慕、最向往的职业:工作稳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年两个大假期,双休正常。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急剧运转产生的巨大压力像一条条绳索紧紧缠绕着每一位教师,使他们焦虑、抑郁、恐惧乃至身心疲惫。常听身边的教师朋友哀叹:太累了!他们把自己比作一把因风吹、日晒、雨淋而褪色,破旧不堪的伞,随时都有散架、轰然倒地的可能。这就是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缺失。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据挖掘中的CHAID方法分析浙江省15所高校665位青年教师调查资料,来探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人群细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称级别对其职业幸福感影响最为显著,在中级及以下职称级别的群体中,工作年限在6年以上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幸福感缺失严重,而6年工龄以下的硕士学历的教师群体幸福感更低;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工作方面,中、高工作满意度的群体主要受到学习方面的影响;而低工作满意度的群体主要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四川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及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普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但仅在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因子上差异显著;教龄11-20年是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大的阶段;二级职称时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小;教师性别、所承担的教学科目、学校级别和最高学历是影响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月收入对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丽芳  常旭 《辽宁教育》2014,(12):66-68
正南京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在《教师的幸福论》一书中指出,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我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这种体验是衡量教师群体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中国教师面临压力较大,这已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降低或缺失。所以,关注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对纳西族地区965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纳西族地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纳西族地区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是71.89±7.03、72.82±7.61、72.77±7.80和73.1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P<0.01)。人口学因素中的不同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的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职业信息因素中的不同地域、学校性质、教龄、编制、职称和兼职职务的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得出结论:纳西族地区不同学段的教师整体上是“幸福”的,但受性别、年龄、婚姻、地域、学校性质与编制、教龄、职称和兼职职务等的影响。高中教师幸福人数比例最高,小学教师幸福人数比例最低。  相似文献   

14.
从教师管理创新的角度和五大方面探索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有效措施.政府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法律保障与经济待遇保障,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有获得感;社会层面:弘扬尊师风尚,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有荣誉感;教育行政部门层面:要实现教师为本,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学校层面:强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教师个人层面:注重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增强"四有好老师"的使命感.努力创设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守护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精神家园,从而探索幸福新学校和幸福新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755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免师教师职业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普通教师,但是在相同教龄中,两组教师群体的差异不显著。(2)小学免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中学免师教师,主要体现在收益满意感和情感幸福感维度上。(3)重点学校免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免师教师,主要体现在收益满意感和身心愉悦感维度上。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免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级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教育教学骨干,其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命质量和工作活力,也影响着他人的工作动力乃至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因此,提升高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关于我国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健康发展水平的预测较为乐观,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自我效能感较强,但缺乏职业安全感;自我成就感较高,但工作满意度不高;人际关系较和谐,但职业荣誉感低落。中小学高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受繁杂的非教学任务、自主权益的保障不善、相对不足的薪酬待遇、略显薄弱的社会尊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与教师的心理品质、职业人格、教育情怀等内部因素息息相关。因此,纾解中小学高级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困境,既需要政策的引领、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的人文关怀,还需要教师个体拥有自育自建幸福感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对高校266名在职教师进行幸福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的现状高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性别、文理科、职称及年龄差异,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明显;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之间均呈负相关,而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学周刊C版》2019,(9):30-30
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有一群重要的领路人,这就是中职教师群体。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不高,进而影响了对中职教师的认识。中职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在职业压力、工作环境和工作成就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了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分析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提出提升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义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郑新蓉访谈录──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老师,您好!在2004年您参与了《中国教育与教师发展报告》的撰写,在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项目时您发表了有关教师职业幸福的观点。但是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幸福的关注并不够。所以,今天想请您就这个话题谈谈您的看法。首先想请您分析一下,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概念上,比较难以从正面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为幸福感主要是与价值、意义相关联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出来,不是因为教师已经具备了幸福感的问题,而是相反,许多教师可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幸福感。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是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师德师风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资本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心理资本可以正向预测幸福感得分的49.3%。心理资本得分每提高1标准差,预测幸福感会对应提高0.702标准差。2.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职称、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幸福感得分在这两个因素上呈现出U型。3.科研、教学岗位的教师在薪资待遇和工作成就上的幸福感显著高于行政、教辅岗位的教师。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