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的市民性就是自由、平等、经济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要树立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人权观念 ,就必须承认和提倡宪法的市民性。通过对宪法市民性的提倡 ,有利于达成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 ,从而可以形成对宪法的完整认识 ,为我国宪政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扬弃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理论,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基础地位与国家为市民社会服务的立场,展示了国家权力逐渐回归社会的方向。这一思想对于我国树立科学的社会——国家观,构建一个与国家适度分离而又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来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其市民社会的培育既要不断改革作为公共权威的国家权力及其运作的制度体系,又要加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以民主法治建设,创造市民社会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各种经济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逐渐分离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法治进程中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与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适度干预与调节可体现为“大家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巳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为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莫定了基础。它有利于协调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实现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整合,从而促进法沽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其特有的自由、平等、人格独立、权力等理念使得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离和互动发展,从而催生了宪政要素的产生,最终使得宪政国家在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建立起来。市民社会不仅产生了与宪政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孕育了法律至上性理念,同时也为这种宪政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因此,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耿长娟 《培训与研究》2008,25(10):67-70
中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其特有的自由、平等、人格独立、权力等理念使得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离和互动发展,从而催生了宪政要素的产生,最终使得宪政国家在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建立起来。市民社会不仅产生了与宪政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孕育了法律至上性理念,同时也为这种宪政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因此,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政治的民主化,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条件的支持。一个由众多独立、自主的社团所组成的多元社会,是民主制度建立、巩固的关键性因素。市民社会不仅可以对国家权力形成有效的社会制衡,也可以从其他各个方面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市民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以及它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社会走向先进的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文化价值探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界文明史演进发展的历程业已证明:(商品)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育的社会组织基础就是市民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市民社会的实质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关系,建立各自互不侵犯又共存一体的功能界限。从现实着眼,近几年中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实践,已经从广度和深度上促使了社会和政治权力的深刻转变。所有这一切,最终必将导致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这种相伴相生、互为推进的关系有其内在一致的共通本质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治产生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对分离和互动发展之中,权利的张扬和权力的受制约及二考的冲突导致了法治精神的确立。起步不久且面临重重障碍的中国法治建设,其出路在于重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使权利得以张扬,权力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遗产与葛兰西的“完整国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念以及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可以说达到了近代以来这一问题讨论的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并为后来国家与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崭新的认识路径。葛兰西在吸纳马克思理论遗产的基础上,从西方社会已经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完整国家”的思想,并据此实现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论域的当代转换,即由把市民社会主要看做是经济活动领域,转换到把它主要看做是一个社会文化交往领域和赢得文化领导权的社会空间。这一转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独立的市民社会是法治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市场经济作为市民社会的经济形式促进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发展,并孕育社会普遍的法治理念。市民社会权利以各种形式制约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社会条件。中国在探求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市民社会的基础作用与决定作用,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富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必要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做出正确的鉴别、吸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努力都是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超越市民社会及其典型形态即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反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哲学,从国家“下沉”到市民社会,主张从市民社会出发揭示市民社会的真实面目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进而把握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要素,寻求超越市民社会的力量、途径与策略;在把视角降落到市民社会,以及发现了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缺陷后,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剖析和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层面上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病理学诊断,揭示了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矛盾,阐释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超越的革命路径,为人类从市民社会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逐渐分离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法治进程中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与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适度干预与调节可体现为“大家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为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奠定了基础。它有利于协调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实现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整合,从而促进法治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然结果,市场经济的内在本性要求市民社会应该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市场经济为市民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市场经济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建制,是其根本性动力。同时新社会阶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现实性动力。在当代研究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总结洛克、黑格尔等人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出发,创新了市民社会理论。理论界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入探析,也是对当前我国所处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和探索。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快速成长起来,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加强,这些方面的特征和马克思所论述市民社会的某些方面相契合。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在构建我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中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启示我们:市民社会是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辩证对待市民社会的生长,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克服市民社会的弊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相对分离,广泛存在于市民社会中的社会权力越来越承载着人们对民主理想的期待。社会权力含义非常宽泛,它的作用也并非只有正向这单一维度。如果不区分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条件,忽略社会权力本身具有的两面性特点,过分强调它对政治权力不加反思的影响和控制,可能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必须用交往权力来制约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契约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关国家起源、性质学说的一座丰碑。作为西方政治理论界的主导思想,同城邦时期与中世纪的公共权力观念相比,社会契约思想改变了公共政治权威的自然性,同时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进行了反击。社会契约思想从人本身出发来完成整个理论论证过程,体现了近代主权国家观念中的自由和平等思想。与城邦时代与中世纪国家权力不同,在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下,主权国家的公共权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从对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的分析之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作为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卢梭始终坚持从“只有人民才享有全部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主题而展开,阐述了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包含着许多假设的成分,但是从当前政府、社会与市民的关系梳理和调整来看,社会契约论仍然是政治共同体来源和合法性的主流理论。蕴涵了人类长期的价值构建和对理想的热情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