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淑东  陈卉 《科技风》2023,(1):106-108
“生化技术”是一门实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起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是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然而,对于“生化技术”这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开展的慕课学习却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前期筛选线上平台实验类慕课资源的基础上,拟选取华文慕课平台中北京大学主讲的“生物化学实验”和学堂在线平台中中国农业大学主讲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作为线上学习资源,开展“互联网+实验室”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通过线上平台直观、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时间利用效率,同时,结合线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2.
张金叶  王悦如 《科技风》2023,(24):108-110
“基础免疫学”是高校生物科学等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内容抽象而难懂,系统性与零散性并存,且同其他多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同其他学科相比,初学者认为很难掌握。本文通过多年“基础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并反思其中的不足,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为今后课程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信息类、电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合《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现状,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总结了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交流、思考。  相似文献   

4.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抽象概念多、内容量大、难理解、难记忆、考核困难等特点,本文从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实践教学和考核改革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了对本课程教学上的一些探索.为材料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各专业中,数学课既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又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当今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由此教学质量令人担忧。正确对待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片机教学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一门难教难学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案,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实例,并对任务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单片机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方法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方法值得在工科教学中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7.
慕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型网络教育平台,该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免费课程,不受时间、地域和受众的限制。慕课平台上的优质免费学习资源,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很多便利。“金属学与热处理”是金属材料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在金属材料行业工作的人和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该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并且能够运用自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例,根据本校的实验慕课教学经验,对目前的该课程的慕课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设计、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秦兴华  陈子溦  王旭 《科技风》2023,(17):103-105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学与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理念,融合OBE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创新,将学生成果产出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艳  马莉 《科教文汇》2023,(17):103-106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文章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实施了多元化考核方式。该模式有助于全方位打造混合式“金课”,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按照实验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0名)和实验组(100名)两组,比较阶段性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0. 5±11. 5)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7. 6±9. 8)分,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蓝墨云班课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但由于该课程对数理功底要求较高,学习相对较难,导致中医院校的本科生对该门课程普遍学习兴趣不高。笔者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尝试进行“应用型医学统计学教学与考核模式”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中医院校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7)
微课在教育行业中普及化的使用,给现代教学添加了更加灵动的教学模式、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为现代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是培养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人才的基础课程。不断强化该门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将至关重要。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经验,对微课在高职液压与气动教学中应用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武涛 《未来与发展》2023,(10):74-77+101
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特点及这门课程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通过“大思政课”的视角,运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的方法,本文重点探讨了教学目标、教学团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旨在全面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的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4.
粟梅  熊灿娟  张太乐 《科技风》2023,(25):146-148
具有“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即“金课”,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而设立。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而PBL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金课”建设的教学理念。基于此,从PBL教学模式在“土力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实施要点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索“金课”建设背景下“土力学”课程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问题的高级思维,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欣欣  吴晶晶 《科教文汇》2009,(20):107-107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学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一学年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目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合和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等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笔者结合在本院部分学生进行局部交叉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分层次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程向明 《科教文汇》2014,(34):70-71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将专业课程中有关流体的传热传质原理及相关热质交换设备的内容取出,经整理归纳而形成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做了总结,本文提出了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四个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这种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科学引论是计算机各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内容构建及教学现状,就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意见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是医学、药学、生物学等专业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当前,该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高等医药院校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当前颇具影响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文以糖代谢章节中的“磷酸戊糖途径”为例,探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当代医学培养机制对专业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反思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推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该文由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归纳等方法研究,阐明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渗透的意义、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导四助”教学模式是以学员为中心,以网络教学环境为平台,以多种媒体资源为支撑,课前引导、课堂辅导、课后督导三个环节和帮助、辅助、协助、互助四条途径来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服务。本文根据《金融发展史》课程的特点以及其在“三导四助”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积极探索适应远程开放教育中《金融发展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