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中外文化交流而诞生的国外汉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中国学术而言,既有知识贡献,亦有学理注入。顺应新时期文化交流的需要,中国学者早已开始致力于以海外汉学为研究对象的汉学研究,而作为海外汉学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图说汉学史》则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海外汉学给予我们的学理启示:为学者一定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海外汉学的推崇和狂热不断升温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然而,由于语言、地域、文化等因素约制,国内学界长期存在"会讲中国故事的不懂外语,懂外语的难以讲好中国故事"之瓶颈。日本汉学(中国学)近30年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研究阙如。鉴于此,日本汉学(中国学)具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之为镜,反观中国"把握"他者视角下"的中国认知之变迁,能够促使我们客观地全面地审视"文化中国"、"现实中国",可为当今时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7,(9):67-76
海外汉学与研究海外汉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类问题域。前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他者"视角对中国资源进行重译新解,后者对本土与海外的研究差异与影响进行辩证反思。本土模式和海外模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都充满争议,这些争议集中在文学生产、传播及接受环节中,主要表现为研究立场的文化自觉、传播形态的单向与多元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接受心态改变三个方面。面对强势的西方理论资源,中外研究只有合力共谋才能继续深化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才能促进中西两重语境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欧洲,尤指法国是传统汉学的中心,"中国研究"则是以美国为中心。费正清是公认的中国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学之父"。他打破了美国传统汉学的模式,研究近现代的中国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4个方面探讨费氏对美国的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美国中国学研究由传统的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学研究过渡的领军人物;促使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形成学科化、机构化的特点;"冲击—反应"研究模式的特点和影响;使美中关系史研究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略窥到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合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海外汉学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以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例论述了海外汉学对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影响,认为应在审视、甄别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并消除其负面影响,才能有效地促进现代文学经典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汉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汉学世界化进程可分五个阶段:"国学"走出国门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传播,汉学世界化起步;16~17世纪之交,以儒学为核心的"东学西渐"标示汉学世界化进入中古期;19世纪中叶英国传教士东来翻译中国典籍和设立汉学讲座标志汉学世界化进程进入近代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研究中国学术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汉学世界化进程进入现代期;"孔子学院"遍及各大洲,汉学世界化进程加速,进入当代期.  相似文献   

7.
日本汉学具有独特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双重性上,即日本汉学具有“自我”和“他者”的双重性质。这种“自我”和“他者”的悖论相互交错,贯穿日本汉学的历史。到了20世纪后半叶,日本汉学终于完成了从“自我”到“他者”的质的转变。认识日本汉学的这种独特性并阐明这一转变过程及内在原因,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汉学和认清日本人的中国观有着很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上,外国教育与科研机构对中国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称为“汉学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英两国在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英国的汉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研究。一、从汉学研究到中国研究汉学研究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中国语言的教学,即汉语教学;二是对中国历史、哲学、宗  相似文献   

9.
1950-1970年代中国大陆翻译的海外汉学著作不下百本,然而学界对此尚无专文介绍。1950年代,为响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国内重版了一批海外考证性汉学著作;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译介出版了为数不少的有关中外关系、帝国主义在华活动等方面的海外汉学著作;十年"文革"中后期,则译介出版了一批研究中俄关系、俄国人在中国东北活动的汉学著作。1950年代至1970年代海外汉学著作译介具有不同时期各以不同国家的汉学家著作为主体、选译的标准为作品具有代表性或史料价值、选译的目的主要在于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和帝国主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夏志清以其贯通中西的学术视野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人,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运用中西文学批评理论,融会贯通地探讨了中国新文学小说创作的发展方向,不仅拉近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也使得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作家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由于理论来源、思想倾向、批评立场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虽然多有创见,却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更是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多数学者还是认为他对鲁迅的评价是偏低的。通过夏先生对《阿Q正传》的解读可以看出海外汉学研究者在为艺术和为人生之间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国外学术界,很有一些汉学家,例如美国的费正清,苏联的费德林,捷克的普实克,瑞典的马悦然等,都可称为海外汉学巨子,他们都撰有一批影响深远的汉学巨著。费正清(John K·Falrbank,1907—)是位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现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他关于中国历史的著述甚多,如《美国与中国》,《剑桥中国史》第六卷。前者论述中美关系;后者译成中文后改为《剑桥中国晚清史》,因其内容是1800—1911年间的中国历史。成书于1979年的《中国:传统与转变》,是他晚年与日本学学者赖肖尔(Edwin O·Rtls  相似文献   

12.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教授是美国学界著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曾长期执教于伯克莱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并担任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他是最早将海外汉学研究与德国传统的艺术史研究相结合并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而言,海外研究中国者在过去统称为"汉学",现在则称为"中国学"。目前,鲜有中国人自谈中国学,而在美国则有美国学,不仅有研究群体,而且有学科体系,并在著名大学开设有相关课程,可授予学位,因而中国人也不可不谈"中国学"。"中国学"如果作为"学",就与其他学一样,不可能包罗万象,而是应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体系。中国人要与世界对话也必须回答:中国学是什么?中国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中国学?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近代著名学者胡适与海外汉学家交往频繁。以往学界多重视他与海外学人交游的个案研究,文章则通过对胡适日记、书信中大量文献的梳理,对他与海外汉学家近50年的学术交游做一纵向的梳理。藉此透析胡适对海外汉学研究态度的变化履迹,为当代的中学西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是19世纪初期来华传教士中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具有传教士、翻译官、外交官等多重身份,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把中国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来进行综合的研究,成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他编写的《中国总论》,是美国汉学开端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当本世纪初叶,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强盗般把欧洲洗劫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作为思想家的罗素,只身来到中国。他在这块远离西方的东方古老大地上巡回半圈后,惊呼道:“普通一个中国人,虽然极其困穷,还比一个普通英国人愉快得多;其所以然者,即因中国系建在一个比我们更加仁慈、更加文明之状况之上。”他在中国逗留、讲学近十个月,他要求中国人“贡献他的思想与沉默与和平予吾人”,也就是说,要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是在汉学研究内容扩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16世纪以来至今,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和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研究更加专业化、机构扩大化、内容精细化。但同时西方学者面临着占有资料不全面,原典性文本翻译不精确,存在着语言沟通障碍和文化霸权主义倾向等问题,在今后的中国学研究中,海外学者应摒弃意识形态影响,提高自身学术素质,树立史学观念。以比较文化视角研究中国学,促进中国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之所以在海外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得益于哈佛浓厚的学术研究空气、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严格的学术管理制度、良好的图书资料条件和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对哈佛在东亚研究方面情况的了解 ,可以使我们管窥到海外汉学研究的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