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单元教材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一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183;运用”。本组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介绍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有的描写出了伟人小时候读书学习的地方,有的叙述中蕴含哲理,有的体现了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组成。自读课作为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课型,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厘清语文核心素养和自读课的概念,其次分析自读课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最后,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自读课文为例开展探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一是拓展阅读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二是利用旁批创设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三是设计层次性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谠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笔者认为,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训练时既注重听、说、读、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5.
选学课文是新教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特意选编的。其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获取必要的重要信息。基于此,本设计力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在多层次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2002年秋,人教社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我们的课堂上闪亮登场。修订后的教材,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不仅设计编排了大量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加强了语文教学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还增加了课文分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拓了宽泛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尽快地将新教材所包蕴的教学新理念和学习新方式迁移和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7.
印佳蕾 《上海教育》2023,(28):75-76
<正>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是以单篇课文和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课文是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一篇一篇讲的,以教师教授为主,各个教学环节都有听说读写的训练。但这样的课堂缺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从整体规划,体现学习的连贯性和适应性。因此,采取学习任务群的方式,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中心,重点突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凸显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当前的教学还存在着重视知识内容,关注单篇课文教学,忽视语文教学整体联系等方面的现象,使学生眼界狭窄,学习内容固化,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积淀性、情境性和整合性等特点,以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些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课文。这些较长的课文,如果备课处理不好,教学就会费时低效。笔者认为,“长文短教”是有法可循的。一、以读导学,领悟中心。较长的课文,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然后以读带讲,以读导学,读中明事...  相似文献   

10.
刘细妹 《成才之路》2020,(4):108-109
语文教师针对不同篇幅的课文,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保障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科素养。文章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探讨“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无论哪一套课标教材,都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推进的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课文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整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单元主题”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单元主题”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设置成为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听说读写、感受和体会、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12.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长篇课文的数量是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课文篇幅过长的干扰,阅读、学习容易产生疲劳感和枯燥感,对于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采用"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这不光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两种基本能力,并且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以《诺曼底号遇难记》长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长文短教"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单元教材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一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183;运用“.……  相似文献   

14.
抓住课文中属于“语文”的东西,以挖掘语文课的价值,做到“长文短教”,是我们教学《窦娥冤》这样的长文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元杂剧是表演艺术,仅通过阅读剧本来鉴赏戏剧,已经削弱了它的艺术魅力,如果在剧本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能充分地“读”,就更难感悟戏剧语言的情感与内蕴。因此,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读中熏陶就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滕衍平 《小学语文》2023,(3):33-35+57
设计“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然而,在一线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设计误区,需要教师准确理解“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内涵,揭示并分析设计误区;深入研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明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功能定位;确定单元整体学习情境,设计和运用单篇课文中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不少的难课文。对这些课文的教学,一些教师的文本解读存在偏差,追求所谓的“深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难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地解读文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浅”教的策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文本知识。课堂上,教师可根据语文要素选择教学资源、根据课后练习制订教学目标、根据文章体裁确定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样能引导学生理解难课文的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益民 《甘肃教育》2020,(2):152-152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笔者认为,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那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就应当让他们享受文章语言的优美;享受参与的乐趣;享受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之旅。一、凸显课文之优美,让学生在美读中享受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经过精心选编,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①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反复训练才能获得,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即如何通过训练使学生读懂课文的语言。 一、要使学生读懂课文的语言,首先必须加强读的训练。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恰恰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4,(7):11-11
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本套教材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作了改革:一是采用“听故事、讲故事”“听儿歌、背儿歌”等模式学语言、认汉字,让学生轻松活泼地学,开开心心地学。二是每册教材安排4至6篇趣读课文,选编生动有趣的韵文和散文,通过背背童谣、猜猜谜语、读读儿歌、绕绕口令、听听故事,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  相似文献   

20.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师应凭借教材导读、导思、导议、导疑、导练。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三读三问”教学法之精髓就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堂操作要领大体如下:   “一读一问”:读通—感知。一般在首堂课教师范读之后,学生朗读或默读全文 3遍,随即提出“一问”。通过一读一问,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梗概,然后自学生字词,自思回答,互议启发,自练过好字词关。使字求其读,词求其解,篇求其意。最后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