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林林总总的观摩课、公开课、比武课都把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作为教学内容的首选。然而,凡执教过此类课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才合理?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才适度?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才得当?阅读教学第一课时难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上的内容太多,恐有教学目标虚高之嫌;教学设计简单,又怕上不出新意,上不出彩……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2.
综观目前各种级别和范围的阅读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是清一色的第二课时的讲读分析教学,很少有人单独上第一课时。为什么不少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一是不少教师认为,第一课时无非就是读读课文、分分段落、写写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的讲读分析扫除障碍,课堂教学很难"出彩";二是有的教师认为第一课时头绪繁多,涉及到导入、字词教学、划分段落、整体感知课文等环节,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模式容易僵化,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乏味。如何安排好第一课时?针对此问题,本期刊发了一组文章,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谈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字词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铭 《时代教育》2010,(3):286-286
语文教学提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第一课时的教学更多地体现工具性,而第二课时的教学更多地体现人文性,如何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有机地统一,尤其是在第一课时进行扎实有效的字词教学指导,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如何做好第一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什么教师不感兴趣?第一课时真的上不出精彩吗?第一课时演变杂交成第二课时,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还是有弊?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如何显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几位语文老师以及几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破解第一课时难上之谜,并竭力唤起建构第一课时有效性教学的“范式”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顾甜甜 《教师》2011,(34):19-19
虽然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教科院举办的“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已过数月,但是我依然沉浸在这次活动中。短短三天聆听了12位老师精彩的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收获颇多,感受颇深。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使我们受到启迪,扎实、有效读通读顺课文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下面我结合这次活动,以《剪纸的学问》一文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很多教师都不喜欢执教第一课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比较难"出彩"。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词语教学无足轻重,课堂上带领学生读读说说就算了;有些教师虽然对词语教学很重视,但采用的是比较死板的、标签式的词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是教师传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也是考评教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为了公平起见,当下考评教师和进行教学竞赛好多都要求上第一课时,甚至有些教学竞赛活动尝试只上三十分钟的课,且是第一课时。然而,很多教师在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误导了听课教师,使教师对第一课时教学究竟应该怎么上感到困惑和茫然。解决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十分关注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却被认为是"工兵"干的活,有的教师即使为之,也是蜻蜓点水。而薛法根老师却用《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也能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一、扎实地教学基础知识片段一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语),谁会读?(生读:微风掠过稻子翼翅荡漾)  相似文献   

11.
在忙碌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时常被人们忽略。不管是观摩课、竞赛课还是评优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教学研究人员、专家或学者也很少针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很少对我们第一线的老师作具体的点评。而我们一线的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后,也只是钻研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设计精彩的环节,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至于教学第一课时,我们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很少花心思去想。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极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时就对文章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当下,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往往把握得不很到位,教学层次不清,特征不明,让人雾里看花。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错位、低效的现象。那么,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怎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现以我县两位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的《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王玲 《贵州教育》2012,(16):45-47
在许多纷繁的公开课、研究课的教学中,第一课时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执教第一课时,也总是让人觉得太“胖”。那么,第一课时的教学到底应当怎样上呢?2011年11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科优质课大赛”,让人欣喜的是,大赛组委会下发的文件要求我们探讨如何上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不少教师无非是让学生认一认生字,学一学词语,读一读课文,理一理脉络。其实,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一样需要“精彩”,需要教师去细细思量如何上出语文味来。接下来,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动物过冬》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让第一课时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中和性、实践性课程。书写、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以《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在简单中求扎实"的教学理念,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地简明教学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6.
魏星 《江苏教育》2012,(Z3):26-27
【设计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一课时比第二课时更重要。初次接触文本,学生对文本有种"陌生感",充满着阅读期待。如何介入文本,试着把作者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陷入了僵化的套路。一般来说,无论哪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要实现三个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89):24-25
"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提出的。第一课时教学普遍存在目标单一、内容单薄、方法单调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增强目标意识,体现主体意识,突出训练意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打造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概念转变"的机制及条件基础上,以《化学反应原理》"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为例,探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基于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参加了杭州市第七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期间,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在制订三维目标上存在的问题,与会者深有感触的一点是:第一课时层次不清、特征不清,使听课者往往很难区分到底是在听第几课时的课。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有必要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的制订和操作中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研讨课、交流课中,我们常常观摩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难觅踪影。偶尔听到,也是课时不分。在日常教学中,第一课时往往上得很单薄,而第二课时常常是"发胖式"的教学。有时教师为了教学的全面,面面俱到、逐词逐句地进行分析讲解,教学全无主线,流程相当混乱。我认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应当是互补的关系,好的教学,应当让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得益彰。一、第二课时是第一课时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