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方文论的概述 西方文论即西方文学艺术理论,古典文论包括了从古希腊文论到新古典文论期间的过渡思想,经历了从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然后到新古典文论的时期。近代文论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以来,西方文论多用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从文化解读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活力显然不足,怎样增进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的文学研究,是一种对语言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实现两者间的进一步融合沟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十分重要、影响广泛的国际思潮,其诗学话语在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学者才真正有系统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且呈现逐步深化的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具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和特征,对建构中国当代文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论已出现了五次大转向: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论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论已从19世纪中叶的"文学理论"演变成为20世纪中叶的"批评理论",进而在本世纪初蜕变成为"品评天下"的"理论",出现了高度哲学化和去文学化的倾向。西方文论的历史蜕变是西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时,应吸取西方文论历史蜕变的经验教训,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走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论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赵炎秋教授的新著《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探索了对西方文化的合理研究和利用的方式,为新世纪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的出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式。深刻的理性洞察、广阔的文化视野和鲜活的发展眼光是这本著作最突出的特点。著作的出版,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有指引道路的作用,对于西方文论与文学的学科建设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一直致力于建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探讨基础理论与批评实践、西方文论与本土理论、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文学批评、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古代文论等研究领域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专栏选自华中师大文艺学学科老师提交给“‘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四届代表会”的论文,这些论文或从文学批评的研究立场,或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或从古代文论如何实现现代转型等方面探寻当今理论批评的发展。在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始讲述,进而主要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西方文论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14日,我校王一川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的开题论证会在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该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切合中国现代文论建设中对于西方文论的接受、理解和消化的实际情况,落脚点在于百年来中国现代文论生长、发展的历史进程,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构想合理,内容丰富、紧凑,  相似文献   

9.
俄国形式主义是现代文论的先驱,它对20世纪西方现代文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掀起了一场革命,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文学观念,深刻改变了西方文论界的面貌,使西方传统文论在20世纪初获得了涅磐重生,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20世纪,西方文论大体上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中世纪神秘主义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7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的文论——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西方文论呈现出一些规律:1.西方文论的发展受着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状况的制约。2.西方文论的发展受西方哲学、美学的影响,大体经历了:自然本体论文论——认识论文论——社会本体论文论(精神本体论文论—语言本体论文论),在18世纪形成了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两大文论思潮的对立,在20世纪形成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两大对立的文论思潮。3.西方文论的发展还受到文艺的内在构成要素的左右,19世纪以前西方文论主要是社会和作品的研究,19—20世纪转向作家、艺术家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转向接受者、读者的研究。4.西方文论的发展同时还由于人类主体的心理因素的演变而变化发展,大体呈现出由理性到感性,由神学理性到人文理性,由意志到直觉,由显意识到无意识,由全方位到单个心理因素再到多元心理研究。5.西方文论的发展与西方文学的发展一样,形成了广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相辅相成的思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西方文论蓬勃发展的时代,多元文论的碰撞、交融、转型等成为西方文论的发展趋势。本文梳理了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主要从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哲学与美学思潮、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几个方面探究其对文论变革的影响,以期在当下中国文论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借鉴西方文论变革中富有意义的成分来发展本土文论,丰富我国文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英美新批评文论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美新批评文论的语言学——科学取向出发,阐述了新批评文学理论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的主要观点和对传统西方文论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反拨推动作用。以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走势为导向,对这派理论已有的评价以及实践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究。以科学态度进行客观地评价,冷静地学习、借鉴新批评理论的合理内核,对新世纪拓展我们的理论视野,把握西方文论发展脉络,深入研究当代西方文论,海纳百川、多元共处,从而更新我们的思维模式,丰富我国文论建设,适当调整我们的批评定势,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文论成为文论的主要资源,中国文论走上了追随西方文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在翻译引进西方文论的过程中,翻译主体发生了创造性叛逆和突变。这一时期中国文论话语的走向进入了两难境地,当前只有以自身的文论规则来创造性消化吸收西方文论话语,才能真正的做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中国文论才能在和西方文论的交流碰撞中进行现代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康德美学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具有主体性和形式性的特点。康德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体现在主体性和形式性两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分析了康德美学的本质,然后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及形式主义思潮入手,探讨了康德美学与西方文论的关系,最后得出:西方现代文论是片面发展了康德美学的形式性的文论与片面发展了的康德美学的主体性的文论的对抗与反拨。  相似文献   

15.
女同性恋文论是当代西方文论中一股活跃而激进的力量,它从女权主义文论中孕育、发展并分化出来,最终融入“怪异恋”文论。女同性恋文论实质上是借文学而谈性别政治,其主要理论架构依托于女同性恋社会政治运动的主要框架,忽视文学内部规律研究,难以吸引国内学界的目光。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同性恋不能允许,异性恋也长期饱受压抑,中国文论传统的价值支点是忠君爱国,女同性恋文论反对异性恋的性政治价值取向,很难与之对接。女同性恋文论在中国备受冷遇的境遇,凸现了中国文论在面对西方文论挑战时的主体性与选择性。研究在中国不受欢迎的西方文论,对于还原中西文论双向互动的丰富性和真实性,推动未来中西文论关系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论话语在当今只是一种知识形态,对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缺乏影响。现代时期,一般性文学理论实际上可以区分为“古代文论型”和“西方文论型”两种类型。建立一种庞大的、包容中西的文学理论体系,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立场以及不同的批评方法融合在一起,这不过是一种理想,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中西方文论之所以只能整合,不能融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异质性的。“重建”不应该是推倒重来。“古代文论型”与“西方文论型”两种文学理论可以并行存世。  相似文献   

17.
把自然科学原理或旧唯物主义哲学等用于解释分析文艺现象和本质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文艺理论都可以被称为泛科学主义文论。以摹仿说为核心的古、近代科学主义关于文艺本质论、典型论和文艺真实论启示并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观。西方近、现代科学主义文论实际上是古典科学主义文论的延续和变异。随着文艺创作的发展和对文艺认识的深入。科学主义文论的局限性也应正视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日本文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对日本现代文论的接受,主要是由日本文艺理论来自西方而又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特点所决定的。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大规模译介日本文论,日本文论成为同时期中国译介最多的外国文论。译介的特点是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论为主,以左翼文论为重点,以普及性的文论著作为中心。其中,夏目漱石、厨川白村、小泉八云、本间久雄、木村毅、原朔太郎、宫岛新三郎、藏原惟人等文论家对中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不断积累和沉淀,所形成的古代民族文论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民族文论即为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论,在此之后不断引入西方文论观念。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论同西方理性主义文论间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由于文论的理论体系同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也必然离不开古代哲学,但是在哲学领域中也同样存在体系性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曲折而又辉煌的过程。从西方悲剧的源头开始,简要考察西方悲剧理论的演变史,并顺及论述马列文论悲剧理论的成熟之所在和悲剧的美学特征,最后简单关照西方现代悲剧之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