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是表征着人超越现实性的哲学范畴。虚拟性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具有虚拟性特征。虚拟实践是指主体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实践。它是在虚拟性实践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自由开放性、虚拟化、超越和创造性、交互性等特点。虚拟实践既是对现实实践的突破和超越,又是与现实实践相互交织和融通的。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社会时代,虚拟实践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的突破口和人类自我优化的必要手段。虚拟实践具有一般实践的系统特征,又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质和功能。虚拟实践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定阶段而崛起的一种新型实践形态,它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领域,以新的交往方式丰富了社会关系,为社会交往实践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人类的超越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社会,随着人们的数字生活诞生了虚拟财产这一新概念。和现实财产一样,人们会因为其而发生民事法律纠纷,也必然会面临虚拟财产继承方面的问题。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有很多不同点,虚拟财产继承中又有着网络内容服务商的参与,因此导致现有的民事法律在面对虚拟财产继承案件时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同案不同判现象频出。基于此,笔者对虚拟财产继承问题现实情况进行调查,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虚拟财产继承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张昱 《茂名学院学报》2001,11(2):1-3,12
主体的裂变是指现实社会主体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虚拟社会中通过符合化的方式实现的存在。这种裂变在虚拟社会实现,但也有其现实基础,即现实社会中主体与自我的分离。由于现实社会控制的功能在虚拟社会性弱化,主体的分离在虚拟社会表现为裂变,主体的裂变不仅对虚拟社会发展影响,而且影响了主体现实的心理结构和生活方式,从而直接影响了现实社会的发展,由此,以什么方式和途径整合主体的裂变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一场社会革命正在全面、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视角看,虚拟生存中包含着对五对内的矛盾:技术层面上的真与假的矛盾,人与网络关系层面上的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人性层面上的身心关系矛盾,社会交往层面上的主体间矛盾,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生存责任与生存超越的矛盾。通过对上述矛盾的分析,人们可以超越对虚拟生存的片面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观点,辩证地、全面地看待虚拟生存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道德从网络技术中分离出去,是休谟难题在虚拟社会中的表现形式,网络危机因此归咎于技术本身。虚拟社会中的个体道德需要并不必然绑定道德实践。博弈论试图为虚拟社会建立新的道德规则,但这一思想实验由于先在的道德判断而陷入困境。由于人们在虚拟社会的初始状态中已然"先知",使其对于虚拟社会道德规则的有效性失去信心,而语言交流在引入博弈分析之后,也为虚拟社会规则的普遍有效性制造了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浪潮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平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方式: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方式无限多样中的一种,具有人类实践活动的一般属性。是人类改造世界与发展人的主体性相一致的自主活动,是以人的内在尺度来把握物的尺度、以人类的发展来规范物质活动方式和运行方向的过程。此外.虚拟实践具有鲜明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它是在虚拟空间中,把人的现实实践以数字化的方式再现出来.让人可以“离开现实实践看实践”;第二,它正在不断地蚕食着现实实践,确立起了新的实践主色调.并以其无孔不入的强大生命力爆破、颠覆、重组着人类的现存的社会时空.可能成为人类来来实践的普照光。  相似文献   

8.
虚拟生存是网络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新的生存方式,它具有不同于现实生存的新特点,这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诸多困惑和难题。虚拟生存方式既是科技进步和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克服虚拟生存面临的难题,引导虚拟生存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虚拟思维方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行为阶段的虚拟思维方式、语言字符号的虚拟思维方式和数字化的虚拟思维方式。数字化的虚拟思维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思维着思维如何思维。虚拟思维方式的确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其重要意义,它的形成标志着创新是我们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络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下人们不仅生活于现实物理世界,而且还应生活于虚拟数字世界。因此,探寻人的发展,特别是探讨人在虚拟数字世界所面临的多重性境遇,实现人在虚实交融场域中的和谐发展,既是一个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性课题,也是面对网络化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现实提出来的重大而紧迫的人的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维虚拟场景的创设与立体播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仿真,创建具有真实感的虚拟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三维虚拟场景的创设是构建虚拟现实系统的基础,将三维虚拟场景采用立体方式显示出来,以增强虚拟现实场景的真实感是构建虚拟现实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环境.本文从构建教育教学用三维虚拟场景与立体显示的角度,阐述了利用虚拟现实开发平台VR-Platform创建三维虚拟场景的步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介绍了三维虚拟场景立体显示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三通道偏振式立体显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并以创建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中虚拟三维校园为例,介绍了三维虚拟场景的创建方法和立体播放方式,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文龙 《辅导员》2011,(22):48-49
所谓虚拟即为不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符合一定的事实情况,有时是一个环境,也可以是一个数或是一个图形。比如,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平均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学数学很多时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去研究真实世界里的事物,就像是楼盘都有个效果图,那就是虚拟的,但它不是凭空想象的。学数学也是这样,我们要能让孩子在虚拟与真实之间灵活穿梭、应付自如。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的虚拟转型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使虚拟公共领域超越了中国现实公共领域的发展困境。虚拟公共领域不仅具有平等、开放、低廉的特征和批判的精神,还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及高技术性,实现了对现实公共领域本质的超越。但我国虚拟公共领域的发育仍然有待于政府、社会及民众三方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现实社会之外又进入一个虚拟社会。虚拟社会给大学生带来严峻地挑战,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色情、网络游戏、黑客等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大学生,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的道德。建立强大的道德自我,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建构至关重要。因此,在明晰虚拟社会的道德自我的基础上,要对大学生行为主体自身、学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提出建构虚拟社会中大学生强大的道德自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浪潮缔造了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在通过网络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新型的网络社会,然而,对于网络社会虚拟与现实的讨论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在网络社会中,虚拟与现实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形式的虚拟性和本质上的现实性的结合,人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主体性的人格,并积极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6.
黄文龙 《辅导员》2011,(33):48-49
所谓虚拟即为不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符合一定的事实情况,有时是一个环境,也可以是一个数或是一个图形。比如,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平均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学数学很多时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去研究真实世界里的事物,就像是楼盘都有个效果图,那就是虚拟的,但它不是凭空想象的。学数学也是这样,我们要能让孩子在虚拟与真实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 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是有等级和层次的.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可以将虚拟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1)对实存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虚拟或现实性虚拟;(2)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或可能性空间的虚拟;(3)对现实背离的虚拟,一种对现实而言是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1]  相似文献   

18.
虚拟体验:一种教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体验具有现实与虚拟的二重性。真实与虚幻、临近与遥远在虚拟体验中戏剧性地得到了整合。虚拟体验因其“非现实”、“不在场”的特点,使得它超越了在场体验的各种弊端,表现出相对于真实体验的诸多优势。但是,它的虚拟性又很容易导致体验主体的人格分裂,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虚拟体验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活动总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规定教学中人与物、时间与空间因素的不同组合,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用武之地。就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应注意在现实的教学组织形式中突出个性化教学,同时要关注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起的虚拟教学对现实教学组织形式的巨大挑战,把握由虚拟教学组织形式给教学发展所提供的机遇。 一、虚拟教学及其组织形式 1.虚拟教学的意义 虚拟与现实对应。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无非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虚拟通过数字化方式为人类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人类在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这一变化相适应,财产形式也发生了新变化。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有体财产,作为一种新型财产——网络虚拟财产,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网络世界中,网络虚拟财产已被人们广泛认可;在现实世界中,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也在游戏玩家中广泛进行。在虚拟财产交易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纠纷。而我国立法目前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这不利于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