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国际社会都在探讨如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在2009年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大会召开的前夕,爆发了部分科学家操纵科学数据的"气候门"事件.这给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以可乘之机来反对气候谈判,也给IPCC评估报告的可信度带来了影响,并相继引发了"冰川门"和"亚马逊门"事件,最终这些事件没有改变气候变暖人为因素影响的科学事实,但是引起了科学界对科学研究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黎 《中学生电脑》2010,(10):44-46
气候酷派是2007年起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合作开展的大型公益项目,目前正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香港实施。气候酷派通过绿色校园行动(GYS)开展实践性的环境教育,吸引了全国922所学校近万名师生的积极参与,活动直接影响人群达50多万。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曲线统计图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人类面临的几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即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 其中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在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做过相应介绍, 但在必修一中侧重介绍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别从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两方面来介绍, 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对当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4.
小编有话:上期,我们一起打探了气候酷派杭州夏令营活动的精彩瞬间,这期,让我们继续跟随气候大使廖雪明同学一起来回顾上海世博园展示的高科技与环保精神吧。  相似文献   

5.
李玉洁 《学子》2015,(4):9-10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性的全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教育,使得他们关注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联合国及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气候变化教育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通过教育来帮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强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意识,提升青少年的气候素养。而这项工作也是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6条"教育、培训和公众意识"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全球到底变暖了没有?"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落幕而尘埃落定。人类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有种观点认为"全球变暖威胁世界"是危言耸听。"气候变化是一个被政治家操弄的科学问题,但他们坚持的只是政治原则而非科学精神。"69岁的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哈比布拉.阿卜杜萨马托夫如是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一般来说,其包括三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无疑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气候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不同气候要素对人的情绪的具有不同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影响的内在机制,一方面在于气候变化引起人的生理变化,进而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另一方面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要经过人对这种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不同气候条件下引发的不良情绪是可以进行调控和干预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近年来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和利马举行的一系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许多人的感觉是全球气候谈判怎么那么难,一直都谈不完。类似的困难仍出现在巴黎,简言之就是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原则,意思是: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在具体担负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3曰凌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一协定内容丰富,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合作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程。由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取得的成果有限,全球气候谈判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需要从新的视角思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率先从环境、伦理与人权角度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人权造成的冲击日益加剧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其不利后果。在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当今世界,基于国际人权法的性质探索国家在气候变化语境里应该承担的人权义务,从而构建起人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互动关系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议》,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这种"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在通往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过程中,相关方面的环境保护议题深受全球普通公众的关注,而这离不开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和推动。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当从法律政策、组织建设、公益诉讼、社会监督等方面完善国内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地为全球气候治理作贡献,从而提高中国在后巴黎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关注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探讨如何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等气候经济学问题,对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中国对策,积极防范气候风险,重视全球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基于1956-2010年黄山市气候数据,采用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黄山市气候舒适度;结合2007-2010年黄山市游客量数据,采用O L S方法建立气候舒适度指数与游客量指数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安徽省黄山市旅游产生影响显著。其中,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超过了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气候舒适度指数每变化1单位,入境游客量指数变化1.25%,国内游客量指数变化1.49%。研究结果可为提出安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96):167-168
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定义和判定指标,归纳总结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气候文化建立在人类与气候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中,我国多源的气候文化对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发展、政治进程、习俗文化三方面论述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文明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气候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和发展,并运用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而建立人与气候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五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的特征,认为气候的冷暖周期性变迁,对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社会历史关系,尤其对中国历史上"政治中心北上,经济中心南移"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问题是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中国是国际气候制度的重要制定者和气候治理的关键参与者。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是一个包括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综合的利益取舍过程,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时,中国应在明确自己的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对怎样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做出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中外气候变化的梳理,指出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是各时期的普遍规律。与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相比,现在还处于正常波动范围之内。从历史上看,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气候变暖的积极作用占主体。历史上的温暖期多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相联系。因此,对当今的气候变暖,我们应历史地看、辩证地看,既要引起关注,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相比其他产业而言,旅游业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国外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相关研究始于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随后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以及旅游业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交叉出现。文章从国外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旅游业适应气候变化和旅游业的碳减排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并对其国外相关研究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