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2008,(6)
语感,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李萍萍 《甘肃教育》2014,(19):48-48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第七条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上教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怎样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言"的教学,吟诵落实字词句,培养文言语感,形成立体情感体验;又要注重"文"的熏陶,提升品味、鉴赏字词句的能力,感受国学魅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语感“是小语新大纲明确提出的一个要求.那么,什么是语感?怎样从小学一入学就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呢?语感,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文字迅速、敏锐的感受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相似文献   

5.
冯国权 《现代语文》2013,(9):118-1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可见语言理解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现代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呢?即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学生读懂课文语言的能力。一、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什么?笔者认为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的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语感灵敏的学生,能够辨别词语的细微差别,能够区分词义的褒贬、轻重、雅俗,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和描绘事物。所以语感的灵敏与否,是区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语感的培养与整体阅读教学语感,亦即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无疑,语感的培养,除了体验生活以外,还要在阅读教学的体会、欣赏中培养。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叶老曾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剧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能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而每一篇作品里的字、词、句、段、篇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文章“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才能获得培养语感的最佳…  相似文献   

8.
不少的初中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缺乏灵性,阅读课文时只是对字面上的理解,没有对其内容作深层理解,这就是感悟能力差的表现。感悟能力是文章中所说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在朗读教学中培养语感,2、通过形象思维来培养语感,3、强调文道统一让学生自己体验文章的美词雅句,达到自我感受语感的目的,4、从教学艺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语感能力是经过长期的、正规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通过多听多说积累口头语言;通过多读多阅书面语言。增强语文能力,首先要大量阅读。只有通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语感.语感是阅读文字的基础,是联系读者和作者情感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正语感是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一种集中体现.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文化、美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这一表象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尤为重要。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重在阅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训练,增加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既而转化为实际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这一表象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文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尤为重要,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头表达能力中,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感强阅读理解能力就强,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强。语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循序渐渐。  相似文献   

16.
语感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所谓语感能力就是语言感受能力、语言对比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驾驭能力的总和。语感能力是在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对语意和文字用法的感知能力。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字、词、句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语感,在诵读语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品味文字,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只有掌握好语感,才能够把英语运用自如。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是非常活跃的,这个年龄段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是最好的,所以这也是掌握语感的重要时期。语感学习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阅读和写作,只要做到这两个方面,就会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类在长期的、规范的言语活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感教学是指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指的是狭义的语感教学,即阅读语感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阅读的言语材料有敏锐、准确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王尚文先生曾指出: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