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伙伴合作模式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日趋成熟,加强伙伴合作模式的质量保障也成为英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新举措,具体表现为英国政府对伙伴合作模式的政策支持、大学对伙伴合作的管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及伙伴合作模式的多方评价等。这些质量保障举措有效地提高了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确保了伙伴合作模式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出台的《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标准》从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与能力、专业价值与个人义务三个维度对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在内容上,该标准具有彰显教师专业化、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全纳教育理念、注重合作精神的特征;在形式上,该标准具有用相关法律或文本铺路、动态与渐进交相辉映和汲取多方智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职前教师教育经历了由传统的以大学为基地的培养模式向伙伴合作模式的转型.伙伴合作教师教育模式建立的背景,伙伴合作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和特点、以及成效和问题是了解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徐娟 《湖南教育》2007,(3):40-41
教师伙伴学校(也称"教师专业学校"或"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教育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变革中出现,其目的是要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的一种伙伴合作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前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模式的一大创新,并被许多国家所仿效.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英国教师教育较为强调用合格教师专业标准来规范和引导教师培养、强调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大学与中小学校建立广泛的伙伴合作关系。我们应立足实际,在充分考虑现实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英国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增强基础教育竞争力,使学生学业成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其中相关的卓越教师教育政策主要有吸引优秀人士从教、建立卓越教师发展机制、提升教师领导力作用.新政策体现了重视政策发展的连续性、注重强化伙伴合作关系、强调教师职业认同与支持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一语包含着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的职能,是职前、入职与职后的综合教育概念。它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潮,体现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该书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以美国、英国、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俄罗斯、泰国等九国为对象国,以大量的翔实资料,分别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地伍,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教师的职前教育制度,教师教育的目标,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教育的管理,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动向,并将中国师范教育列为专章论述,很有参考价值。该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10 月出版。《教师教育》评…  相似文献   

8.
韩芳芳 《考试研究》2015,(3):79-83,78
21世纪以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也开始向"伙伴合作"模式转变。该国南洋理工大学下属的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简称NIE)作为本国唯一的师资培养学院,为满足新加坡政府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发表了《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报告(A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TE21),以回应21世纪对本国教师培养提出的挑战,该报告是了解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9.
英国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大学在U-S模式下开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注重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断适应合格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并制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平衡性"课程计划。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大学应与中小学校紧密合作;二是应适应中小学教师补给的实际需求;三是应体现职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四是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研究》和《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是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顶级期刊,通过对2000-2015年二者所刊载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公立师范院校和公立综合型院校分别是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都比较密切,但美国学者间的合作呈现跨校、跨学科特点,而我国以校内、同事间合作为主;中国高影响力学者分布比较集中但之间的连接性较弱,而美国分布比较分散但相互之间的连接性较强;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热主题都包括职前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但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农村教师教育、师范生是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而美国为城市教师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更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世界各先进国家无不在积极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使教师的专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能推进社会的发展。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强调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这三个阶段的连续和统一,并注重彼此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初任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过渡时期。任学印博士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教师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十分明显。近年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新进展:制定教师教育改革新政策,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阶段培养一体化。比较和分析三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三国的教育新理念和改革措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了对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基本要求,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教师教育制度作为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存在滞后和阶段性脱节的问题。在教师教育制度建设方面应改进职前教师培养方式,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充分利用在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7,(8):39-45
基于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工作日益复杂化,新西兰教育委员会发布了《职前教师教育未来发展战略选择》,提出职前教师教育未来发展五条建议,展现出职前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主体责任,重视实践与研究技能,促进职前教师培养优质化的特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可借鉴新西兰的发展战略,建立职前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师范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及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较早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国家,其教育标准局分别于1996年、2005年、2008年、2012年、2020年发布《职前教师教育督导框架和手册》,这一纲领性文件厘定了督导工作的程序、内容与方法。通过梳理历年框架的演变历程,发现历年框架改革既有各自的突破和标志性变化,也有“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以资源最优”为原则、“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等一以贯之的特征。结合历年框架演变过程、特征以及英国教师教育改革宏观趋势,认为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督导有如下发展趋势:过程管理,聚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专业导向,突出学科学段特色;放管结合,激发伙伴关系学校管理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学协会制定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评审标准、指导方针及评审程序》。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教师专业化",设计模式是"泰勒模式",突出重点是"实习"。它对我国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具有一些借鉴意义,如更新理念,注重学生需要;重视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加强合作,构建学校伙伴关系;规范的评价体系是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衔接,探索适合于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合作学习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特点,构建了适宜于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引导合作模式和自主合作模式,并说明了两种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全美教师质量委员会发布了《全美教育学院对教师的培养报告(2013)》(Teacher Prep Review,2013),该报告从生源选拔、教学知识准备、教学技能准备、教学成果等四个维度对全美各大学中教育学院的教师职前培养项目进行了现状调查。调查报告强调了人才输入环节的重要性、教学知识的融合性、教学技能的建构性、评价过程的合作性。该调查结果对我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具有如下启示:提升生源选拔标准、融合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广泛开展教育实习提升未来教师的教学技能、在教育评价学习中渗透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7月7日,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专家小组”发布题为《强势开端》的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最终报告,聚焦四个改革领域提出建议。2023年7月7日,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专家小组”(Teacher Education Expert Panel)发布题为《强势开端》(Strong Beginnings)的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最终报告,聚焦四个改革领域提出建议:提高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质量,以培养自信、高效、为课堂做好准备的毕业生;增强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绩效与拨款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改进研究生课程以吸引中途转行人士加入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确保职前教师入职之前做好课堂教学准备,近年构建了职前教师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流程及质量保障机制5个部分构成。它基于《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与《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程序》而建立,以实践为导向,追求基于证据的教学评价和多元化的评价工具质量保障。对于我国职前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改革带来4点启示:1)开发基于国家标准的表现性评价工具;2)树立注重实践的课堂教学评价观;3)全面评价职前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外显行为和观念认识;4)构建职前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评价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