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蓉 《新闻前哨》2003,(9):13-14
中国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大环境,推进了传播媒介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快速增长。反过来,传媒经济增长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传媒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传媒经济增长有哪些主要因素?传媒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6,(11):33-33
又是一年盘点时。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涌现了哪些可圈可点的创新举措?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政策有何新动向?未来几年乃至若干年,在新技术背景下中国的传媒产业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广告时间与受众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广告的经济效应,乃至传媒与经济、政治互动关系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同。而且传媒经济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经济的发展也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新亮点。但由于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和研究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电视播放广告时间过长,受众流失这一问题建立起一个重复博弈的动  相似文献   

4.
在波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报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传统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知识化、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信息化,构成了国际性的产业发展基本逻辑。传媒产业也不例外,也是以这种逻辑演进—传媒经济数字化,数字传媒经济服务化。对报业而言,服务已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邢瑞 《青年记者》2007,(3):12-13
告别了辉煌或是些许遗憾的2006,传媒人转身又奔向充满希望的2007。媒体经营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孔子告诉学生,英雄是引领潮流,明智的人是顺应潮流,鲁钝的人是对抗潮流。在“奥运经济”鼓舞下的北京各媒体2007年又会有哪些大动作和策略?根据一些公开半公开的资料,现做一些梳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倩影 《出版参考》2009,(22):19-19
在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应以怎样的姿态谋求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重构为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组织乃至个人如何在平凡琐细中获得成长?梁冬和吴伯凡在《冬吴相对论》的节目和图书中为受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五年了.我们的经济生活正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可以说,今日的经济实质上已没有纯粹的地方经济可言.各个地区之间、国内各地与国外之间,都体现出互相依存的大前提下的竞争、互利关系。这种时代特点.决定了地方经济报道面临着新的任务。例如:经济的全球化对地方经济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出现的变化给地方中、微观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国外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主要差距在哪里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菏泽日报社于1998年创办的《经济周刊》,试求以全球视角报道地方经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体会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8.
传媒的竞争,从一定角度讲是品牌的竞争。然而,业界不少同行对关于品牌的问题仍不甚了了,诸如:品牌对媒体意味着什么?广电媒体的品牌优势在哪里?国外广电集团的跨平台管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信训 《新闻记者》2004,3(1):30-32
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失衡,这是毋容置疑的结论。但是,形成东西部传媒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形成东西部经济差异的成因却未必完全相同,解决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失衡的对策,也与解决中国东西部经济不平衡的对策未必完全相同。然而,应当指出,在信息时代,由于新闻传媒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传媒专业突然变成了高校的香饽饽。设院系、开专业、招学生,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管理学、网络新闻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招生觌模不断扩大,我国传媒教育伴随传媒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急速升温、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较之国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  相似文献   

11.
北京经济适用房回购之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着良好初衷的政府回购经济适用房,在现实操作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或者,取消经济适用房,才是最好的出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压倒了端庄”,有受众如此描述时下中国一些传媒的风格。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界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现实引人深思:传媒怎样塑造自身形象?人们真情疾呼传媒“要有一点精神”。那么,何谓传媒精神?或者说,传媒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对此, 笔者认为: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政治家的人文精神共同熔铸成传媒精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顺利地加入了WTO,传媒经济活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中国的传媒从原先仅仅充当党的“喉舌”, 到后来渐渐地显露出其强大的经济功能和工业特色。国内的传媒研究者逐步掀起了有关传媒经济研究的新浪潮。一时之间,传媒经济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娱乐集团之一。根据其网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截止2005年6月30日,其总资产接近550亿美元,年总收入接近240亿美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传媒集团,新闻集团如何建构自己的业务?这些业务有哪些特点?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妇女究竟是怎样理解和接受处于支配地位的阶层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世界妇女可以为创造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作出哪些贡献?作为女性,其价值观念、洞察力和技艺能否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否利用传媒帮助妇女成为深刻变革的催生者和助产士?在为妇女创建一种共通的视界、共有的文化和共享的形象方面,传媒到底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在我们行将告别以印刷媒体为主导的传媒文化之际,传媒业能否给妇女创造机会,使她们得以参与建设一种以对人民、生存和环境的关心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球文化?作者还讨论了社会压迫妇女的荒谬──首先剥夺了妇女获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然后指责她们的无知。作者指出,妇女在传播领域争取权利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信息获知的自我意识,要使妇女真正意识到她们需要了解国家与世界的最新经济政策,需要了解这些政策对她们生活的冲击与影响。了解与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向妇女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各级党政机关报已经被推向市场,在日趋激烈的传媒和报业竞争中,党报面临着哪些压力和挑战,有什么优势和机遇,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数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17.
李斌 《声屏世界》2014,(12):15-18
<正>特色文化的创新开发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拓展生态建设空间的重要内容。传媒作为新技术、新思维、新发明的载体,能拓展特色文化的生长空间,适应更广泛层次的受众的需要,让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落到实处。利用传媒推动特色文化创新开发,能助推中国化进程。利用传媒开展特色文化创新开发的当代实践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拓展生态建设空间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4,(1):38-38
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传媒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一、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形成的前提。二、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产生的基础。传媒经济属于信息经济范畴,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体经济。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6,(12):I0001-I0001
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许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也开始筹划买房。那么,年轻人买房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传媒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主流的观点认为,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这种观点影响很大,以致有人称"影响力经济作为传媒经济的本质、作为一种共识在中国大地上普遍传播开来"。我的问题是,传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