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英国,行政裁判所是止息行政争议的机构。但它在产生之初也遇到了诸如体系混乱、独立性弱等问题。经过多年发展,裁判所的体系渐趋统一,独立性与专业性都得到了增强。目前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面临诸多难题,而裁判所的发展历程对完善该制度有一定启示:首先,独立与公正联系密切,复议机构的独立性需增强;其次,专业性影响着争议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复议机构的专业性亦需加强;最后,制度的完善是一个过程,需不断为之。  相似文献   

2.
吴晓静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3):11-12,44
介绍了法国行政复议制度,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不同点,据此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行政复议是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民提供法律救济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的行政复议是在1990年作为行政诉讼的配套制度建立起来的。199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进一步了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使得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权利受到全面保护和救济、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受到全面审查和监督、申请行政复议的手续更加简便,加重了被申请人不履行举证责任时所承担的不利后果,并且提高了复议机关的级别,扩大了当事人对复议机关的选择自由权。  相似文献   

4.
行政裁决制度在我国虽已建立并有较大发展,但是在裁决主体、程序、行政救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考察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行政裁决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完善相关立法,规范行政裁决授权,设立独立的行政裁决机构,完善行政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确立完全的司法变更权。  相似文献   

5.
英国行政裁判所程序区别于法院严格的裁判程序。行政裁判所的种类繁多,各裁判所受理的案件差异大,无法制定一部适用于一切行政裁判所的程序法典来对程序规则作统一规定。行政裁判所适用的程序规则不同于我国行政复议程序规则,主要有对抗主义模式、言词审理原则、不受严格证据规则约束、裁决依多数人通过和不严守先例、上诉程序多元等规则。该程序规则的可取之处对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不予受理时,如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越显重要。本文就行政复议不予受理的救济方式如何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微观来看,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行政指导的救济明确作出规定,且行政指导法律救济实践中存在行政指导行为应承担的责任不明确、对行政指导权的监督不力、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不力等问题。我国行政指导法律救济制度应从监督专员、行政苦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裁决作为救济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本身也需要救济,特别是诉讼救济的保障。我国关于行政裁决诉讼救济经历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三条不同的诉讼路径,但不同路径仍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的思路,也存在理论上和观念上的障碍。因而,从有利于行政裁决制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诉讼救济路径,即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负责行政裁决的行政官员被称为行政法官,包括行政法法官及非行政法法官。行政法官与司法法官不同,行使的是行政司法权。行政法官独立地进行行政裁决,并有相关制度保障其独立地位。研究美国行政法官制度,对健全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行政指导的实践中也会给相对人带来损害。因此,我们应当采取事前救济和事后救济等定型化、法治化的救济模式来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当相对人因行政指导行为而遭受到实际损害时,应依据违法责任、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等原则来要求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相对人重要的权利救济途径及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内部监督困境与权利救济途径不畅等适用瓶颈。为此,有必要从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突出行政复议独立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对行政复议进行路径重构。在此基础上,从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具体建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赔偿法关于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制度,对保障行政复议申请人权利有着重要价值,但对加重损害赔偿的制度设计尚存不足,如归责原则不合理、赔偿范围不明确、承载赔偿义务机关的中立性地位偏颇、受害人的听审权未获得重视,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缺失。为保障受害人在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中权益,有必要对赔偿法所设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主体、受害人听审权,及举证责任分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纠错制度。20世纪50年代,我国已有了行政复议制度,但没有专门的立法。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8年后,《行政复议法》出台,并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对行政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与制约的法律机制,这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救济制度是现代国家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行政救济不力,行政救济效率低下,造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断。有效发挥行政救济功能,能够补助当事人的利益损失,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上较为新型且较为重要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但因我国法律对此缺乏相关规定,所以,有关行政合同的基本理论则显得较为混乱。学术界对以下两点问题争议较多:一、行政合同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二、行政合同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王珅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03-107
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确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所使用公权力类型的不同可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目前我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的规定还不够完备,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出对于属于行政裁决的商标评审案件诉讼程序可以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制度的相关做法,在立法上作出一个特殊规定,规定这类行政裁决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在提起诉讼时通知商标评审委员会,而诉讼的类别仍然是行政诉讼。另外,应当赋予法院对这类案件所涉行政行为的司法变更权,以保证公权力的完整、有效,以及避免权力冲突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设计,权利救济越来越成为行政信访的功能。然而,行政信访并非是制度化的、常态化的救济制度,而是作为一种非常态的非制度和反制度存在。现如今,其发展陷入极大的困境。文章认为不能一味否定其存在与发展,而应抛开其存废之争,从客观的、实用主义的角度去探究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之不足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行政法律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 ,在实际运作中主要存在着九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如 :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行政复议机构不统一、不独立等等。笔者建议从六个方面对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加以完善 ,如 :准确定位《行政复议法》的立法宗旨 ;增强行政复议的公正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行政救济法律制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的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制约了行政合同的运用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与重构,建立适应行政合同特点的双向性救济方式,促进我国行政合同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