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是唐初政治家、史学家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奏疏。谏,臣下对尊上的规劝,使其改正错误。疏,奏疏,也叫奏章、奏议等,是封建社会臣对君陈表意见的一种文体。唐太宗跟随父亲李渊转战南北,艰苦创业,但他登基之后,却滋长了骄傲情绪,弃俭求奢,大兴土木。魏征看到“贞观之漒”太平盛世的背后,隐藏看“覆  相似文献   

2.
说“谏”     
“谏”,旧指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特别是臣民向国君提出规劝,使之改正错误或过失。古籍中屡见这类记述。我国历史上的圣君明主都十分重视“谏”的  相似文献   

3.
进谏杂谈     
进谏杂谈戴荣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臣对君规劝,使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这谓之“谏”。《淮南子·主术训》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谏鼓”是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之鼓;“谤木”是竖在交通要道口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的木牌。这说明,早在尧舜之时就...  相似文献   

4.
<正>《古文观止》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撰的文言文选本,现市面上有关的版本很多,注解也有所不同。笔者在做《古文观止》版本对校研究时,发现《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中关于“大路越席”的“越”,《驹支不屈于晋》中的“苫”,不同版本读音不同。本文基于这两个字的读音问题进行了探讨。《臧哀伯谏纳郜鼎》篇有如下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5.
革召《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于记言,多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展示历史事件,分析史事得失,品评人物高下,引出历史教训。文字质朴简练而不乏生动之处,说理有条不紊而多见睿智卓识。《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文章主要记叙召穆公规劝周厉王的言论,宣扬了“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政治主张,说明了禁绝民众言论自由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文章的主体部分写召穆公的如何讽谏。要规劝暴虐而愚昧的周厉王,特别要讲究谏说的技巧。文章分三层来记叙召公的谏言:先说明民不能“壅”而必须“宣”的道理。以“防川”…  相似文献   

6.
臣下规劝君上的谏辞是《国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代表了《国语》的语言艺术成就。严密的逻辑性是《国语》谏辞的一个重要特色。《国语》谏语的严密的逻辑性首先表现在规劝君主的臣下往往将自己对事理的剖析建立在为时人所共同确信的逻辑起点上;还表现在结构的严整性、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有机联系上。《国语》谏辞的另一个特色是高度的形象性,主要表现为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国语》的谏辞还注重谏说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尚立霞 《甘肃教育》2004,(11):23-23
战国时邹忌很会劝谏,他现身说法使齐威王懂得了纳谏的重要性,从而广开言路,兴利除弊,使齐国位列战国“七强”之首。时过境迁,到了唐朝,也有一位同邹忌一样敢谏、善谏的大臣,他就是魏征。魏征不仅披肝沥胆、直言不讳,而且很注意进谏的方法和实效,他的意见大都为唐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不少失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谏太宗十思疏》(下称《十思疏》),就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频上四疏,以陈得失”中的第二疏。此疏核心内容为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意思是要他积德行义。但文章开篇并没有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而后喻”被注解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也把此句注解为:“(人见其色,闻其声)而后喻晓其所为矣。”  相似文献   

9.
刘慎吉 《山东教育》2002,(35):28-28
人教版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对唐人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属国”注解为“附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 “征蓬”注解为“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笔者认为这两处注解欠妥。 据《史记》中《霍去病列传》记载,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率十万匈奴投降了汉朝。汉武帝把投降的人分散到了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边境上,仍各以其民俗习惯生活,为汉朝廷的属国。《汉书·百官志》记载:  相似文献   

10.
温志权 《学语文》2005,(2):45-45
某字“同”某字,某字“通”某字。是古书注解中常用的术语。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烛之武退秦师》注解里。针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句,有“共,通‘供’”之注。对该字注解用“通”的还有: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二版)。然他书该文此字注解里。又有“共,同‘供’”之注。如:《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二版);  相似文献   

11.
(5)指出汪笺、彭校中的误用通假问题,其致误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故求诸通假手段为训。尽管破假借字得其本字是训诂的重要方法,且清代古音学昌盛,奠定了识别音同或音近的通假的语音基础,但在具体使用通假手段时仍需持特别慎重的态度。现举“正谏”条:《潜叹》:“自此之后,莫敢正谏,而高遂杀二世于望夷,竟以亡。”(101页)汪笺:《说苑·正谏篇》云:“谏有五:一曰正谏。”彭校:《说文》:“证,谏也。”“正”与“证”同。《吕氏春秋·不苟篇》:“主有失败,皆交争证谏。”《外传》九作“正谏”,是“正”即“证”也。按:彭…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把《谏太宗十思疏》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注为:“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这注释不符合原意,应当修正。“怨不在大”语出《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解释说:“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虽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意思是说,凡是使臣民怨恨的事都不能做。《谏太宗十思疏》虽只引用了“怨不在大”,省去了“亦不在小”,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怨不在大”应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  相似文献   

13.
给“监考”改名的最初思考来自对“监”字意义的不满。什么是“监”?《说文解字》注解“监”为“临下也”,《古代汉语词典》注解“监”为“从上视下”。显然,“监”这个词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居高临下的意味,如“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经·大雅·皇矣》)。  相似文献   

14.
周梅花 《现代语文》2006,(11):128-128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第三册的古中有两处注解有欠妥当。 第一处是《立国论》中的“举以予人”句,注解为:都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举。全部,都。我认为这个注解是不太妥贴的。“举”在此应为“拿”意,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学而篇》第八章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无友不如己者”朱熹是这样注解的:“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了。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语》第五册《齐桓晋之事》一中有“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一句,对“秋毫”一词注解如下:鸟兽秋天生的羽毛,意思是非常纤细。稍加品味,你就会发现这个注解有失准确。  相似文献   

17.
何伟松 《现代语文》2009,(7):130-13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蒲松龄《狼》一文中,对“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句“假寐”一词的解释争议颇多,教材注解中解释为假装睡觉。配套的教参书中,在练习说明第二题第二句解释假寐这一加点词时也解释为假装睡觉。可见,编者对“假寐”一词的释义确凿无疑了,学生手头许多辅导书也对假寐作这样的解释,大家都认同“假装睡觉”这一解释。其实也很好理解,假,假装;寐,《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意为睡觉,这样假寐解释为假装睡觉也顺理成章了。但有人对此提了不同意见。《您真的理解这些词?》一文中(《半月选读》第七期郭灿金许晖)指出“假寐”解释为假装睡觉是错误的,并引用《诗经》:“假寐永叹,维忧用老。”郑玄笺:“不脱冠衣而寐日假寐。”高郭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谏太宗十思疏》的注释,笔者以为,有两处值得商榷。 第一处:“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相似文献   

19.
说“不毛”     
“不毛”或“不毛之地”这两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即使书本中,也多次出现,如笔所见苏教版八、九年级的《语》课本中,就出现了三次:但对其注解却有所出入。大都语焉不详,常常注解为“寸草不生”,笔以为。很有必要讨论一番。[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题目是后人加的.邹忌,是齐国的大夫.齐王,这里是指齐威王,据《史记·六国表》,当于公元前三七八年至公元前三五○年在位;据《竹书纪年》,当于公元前三五七年至公元前三二○年在位.讽,即讽谕,规劝,就是用暗示或者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说明道理,使别人接受.谏,下级劝上级称谏.纳谏,就是君王接受巨下的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法结构是兼语式,其中“齐王”是兼语,如果分成两句话讲的话,就是“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