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促进"教师口语"课程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师口语"课程标准相关规定,然后分析了"教师口语"课程的特点,最后从教师之困、学生之困、课程之困、教学之困、考评之困五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口语"课程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对课程与教师关系的关注和反思,反映了研究者关于课程研究和教师研究的思考深度.受到西方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经验的启示,我国对二者关系模式的研究经历了范式转换,即从"分离"转向了"整合"范式.相应的,教师从课程的"工具"和"附庸"角色向"自觉反思"、"理解对话"、"共生"、"抵制"、"教师即课程"关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师定课程"等概念的提出丰富了课程的意涵,对教师提出了"成为课程创造者"的角色期待,为教师课程领导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在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影响力,由课程价值引导力、课程实践示范力和课程文化建设力等要素构成。为教师赋权增能、创建学校的学习共同体文化是培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师即课程"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教师不再被课程排斥在外,而是作为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并且对课程进行创造、开发、生成。本文阐述了"教师即课程"理论的概念及构成,探讨教师课程能量的蓄积,如何成为一门好的课程,并研究教师课程能量如何释放。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本文从教师课程实施的历史沿革角度考察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从"缺席"到"登场"的转变,探讨教师课程实施层次、教师课程实施行为和教师课程实施程度,分析教师课程实施研究的理论转向,反思教师课程实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贾瑜 《教学研究(河北)》2013,36(4):111-113,124
新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日益受到重视,教师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实现专业发展,关键是要从"教学工作者"走向"课程工作者"。教师加强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课程出发进行反思性教学、主动参与课程行动研究,学校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等,有助于促进教师从"教学工作者"到"课程工作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双课程整合视野下的"双师型"教师,旨在打破传统的职业课程导向的"双师型"教师之狭隘内涵,基于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视角,将"双师型"教师的主体扩展到包括学术课程教师和职业课程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并倡导二者具有整合课程的"双师型"素质,尤其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具有整合的意识和行动。这种"双师型"教师更多地需要教师主体在实践中进行自觉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针对教师缺乏课程视野和课程思维等问题,基于"自立教育"发展定位,系统构建教师发展立师课程,通过发挥共性课程的核心作用和个性课程的创新价值,完善教师发展评价激励机制,唤起了教师发展的自我觉醒与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9.
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课程领域形成了"复原"和"创生"两种不同的教师课程理解取向。复原取向的课程理解强调教师要准确领会课程设计者的原意,而课程理解的创生取向则主张教师基于自身前见对课程意义的生成。其实,客观意义上讲,教师课程理解无绝对的复原,而创生式的教师课程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受制性。因此,我们应客观、辩证地看待两种不同的教师课程理解取向,并且从促进教师自身的前见与课程文本以及学生的体验三者"视域融合"的角度,来建立教师课程理解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10.
教师能否拥有课程权力,决定着课程实践的品质。"防教师"的课程范式把课程误解为"静态文本",把教师看成课程知识的传承者,教师没有研制、建构课程的权力。这种课程远离了学生生活,限制了学生和谐成长与深度发展。教师拥有课程权是课程理论发展的必然之路,它有利于课程改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课程运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考察,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生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需加强、"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尚显薄弱、"持续改进"的教师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尚未实现等诸多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专业认证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师范生为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从而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师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校本培训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师附小以"校本课程"为研究主线,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煲汤式"教师培训.这些教师培训分为班主任培训、全员培训、新教师培训.所有的活动、培训都纳入了教师培训课程.同时,教师培训课程又分为理论课程、操作课程、健康课程、体验课程四大课程,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杭师附小这种"煲汤式"教师培训及制定的有力措施及配套管理方法,为我们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带来了一些启示及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培训课程与培训方式的革新行动"十五"期间,全区教师培训课程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作了结构性调整,突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这门实践性课程在全员培训中的地位,使教师的"听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改革中难以平衡的问题。为此,巴格莱提出了以造就"教师学者"为宗旨的"任教学科内容专业化"的主张,这成为其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核心观点。系统解读和把握巴格莱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状况,而且对于转型期我国的教师教育与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是教师培训内涵发展的重点内容。自"八五"以来,北京教育学院就一直很重视课程的研制和开发,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基于前人研究的经验和理论,北京教育学院"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组对当前的课程建设进行了理论反思: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形态理论是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的理论坐标;教师素质分类理论是教师培训课程分类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培训课程分层设计的理论依据;关于教师培训层次的认识是教师培训课程分级设计的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等五个方面描述西藏教师课程能力状况。研究认为,西藏教师的课程能力受教师自身、体制环境、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改进教师的课程能力需要从改进教师的课程意识、创设良好的体制环境以及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的依据,然后论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最后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的"宏大化""精英化"取向,使其增进教师课程能力的设想流于形式。微型课程是一种基于教师能力和学生兴趣的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着相通之处,但因其"微""小"和"扎根实践"的属性,用微型课程的视角解读校本课程,又使其具有了"灵活而有针对性""聚焦现实问题"和"小步子快跑"等特点。微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国家启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带来了三级课程管理、"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变革。自此,"课程"日渐取代"教学",成为研究者、教研员、学校和一线教师最关注的词,"大课程观"也日渐深入人心。教师课程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意识、教师课程知识……这些就是伴随着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工作流程,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对同类院校实行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