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谈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概念,之后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地位,以及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要求。在论述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完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从宽处理的具体规定,增设必要的非刑罚处罚方法,率先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了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处置体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矫治措施仍是将其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尚缺乏独立、协调、统一的教育矫正机制.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行刑社会化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符合对未成年犯行刑的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国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的问题上,司法机关考虑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自身特点,片面追求保护的力度,轻视刑法的惩罚教育作用,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上过多使用缓刑或单独处以罚金等刑罚,导致部分案件罪责刑不相适应,量刑畸轻,对未成年人达不到应有的威慑和惩罚作用,致使教育感化未成人的目的达不到,反而纵容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因此,我国应引入英国等国家的"社会服务令"刑罚制度,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服务令"制度,以便在惩罚和保护未成年罪犯两方面达到一个平衡,既矫正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又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并最终实现社会利益与未成年罪犯个人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的问题上,司法机关考虑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自身特点,片面追求保护的力度,轻视刑法的惩罚教育作用,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上过多使用缓刑或单独处以罚金等刑罚,导致部分案件罪责刑不相适应,量刑畸轻,对未成年人达不到应有的威慑和惩罚作用,致使教育感化未成年人的目的达不到,反而纵容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因此,我国应引入英国等国家的"社会服务令"刑罚制度,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服务令"制度,以便在惩罚和保护未成年罪犯两方面达到一个平衡,既矫正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又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并最终实现社会利益与未成年罪犯个人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渐突出,适时对未成年犯进行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开展较晚,目前正处在试点阶段,但由于受观念转换和制度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立法、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多管齐下,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最终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完善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逐年递增,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处罚也有了相对应的社区矫正制度。但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在具体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繁杂混乱的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归纳了现有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社区矫正制度是适用于青少年的一种新兴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利用社区矫正的方法来矫治和挽救青少年罪犯,既有利于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和谐社会的发展。我国于2003年从国外引进"社区矫正"制度,2011年该制度被正式写入刑法修正案(八)中。目前,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矫正制度还有待完善。一、犯罪青少年的特点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一)犯罪青少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刑罚轻刑化和人性化的趋势下,与传统刑罚相对的社区矫正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和价值理念基础,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确立说明了我国刑罚的人文化选择,经过几年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和立法上的确立,使得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社区矫正制度作为我国刑罚中的新事物,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和问题。通过明确立法,积极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度,打消顾虑,发展经济,改善社区人文环境,广泛招募社会志愿者,完善培训教育机制等建立健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9.
非监禁刑的适用已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尤其适用于少年犯罪。文章论证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适用非监禁化原则的必要性,并就该原则在实践中的制度构建提出了建议:1.立法应尽快完善未成年罪犯适用的刑种和替代监禁执行措施;2.构建独立的未成年犯缓刑制度体系;3.创建完善的社区矫正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制度是现代各国刑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也正式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矫正的含义及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社区矫正法律实践的比较分析,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严重,并成为与贩卖毒品、环境污染相并提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制度建设的落后大大制约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工作的发展。鉴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犯罪原因,为了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打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构建符合当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结合司法实践,从诉讼程序、原则和内容等方面,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少年司法规则系统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成熟的过程也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不断进步的一个标志。审视现有的少年司法规则系统,存在着效力问题等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整合少年司法系统规则,制定高阶层、高效力的少年司法规则是今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试析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减少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日益关注的焦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安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必须研究与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系统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的关系。以建立良好的家庭防犯体系,从而减少和遏制来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4.
网络儿童色情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我国在防治上还存有相当缺憾:立法不完善;打击网络儿童色情方面,有关职能部门与学校、家长彼此缺乏沟通、协作;职责交叉重叠,内耗较严重,打击不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现行的防治状况,如:依靠广大网民监督、检举网络儿童色情网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建立长效配合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大连13岁未成年人杀人案折射出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社会问题。反观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具有无法有效防控低龄未成年犯罪、“一刀切”的制度过于僵化、各方利益难以平衡且难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问题。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域外英国、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在立法层面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并在实践层面完善配套措施以保障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应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着眼于消除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条件,改进工作,创新模式,努力实现由事后消极惩罚转向事前积极防范,有效控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刑事法律界所关注.如何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订、完善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法律制度,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环节.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国际社会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立法的成熟经验,在实体上,修改或者补充刑法,建立专门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实体法律规范体系;在程序上,修改刑事诉讼法,设立适用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上,进一步强化、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及其治理的综合性立法;在司法体制上,确立少年法庭体制.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一直都是中国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由于不良资产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应当通过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来进行防范及化解。另外,在风险控制体系之外,完善的市场运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也是不良资产得到良好处置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