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郊县工业(其主体是乡镇工业)经过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城市工业的主要助手和配角,为上海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随着浦东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上海面向2三世纪的城市规划也有了初步的构想。中心城区将集中发展以商业、金融、服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中山环路以内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是上海市教委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服务工作机构,以构造“政府、高校、企业三区联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为目标。近几年,该中心组织全国高校参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创新展(中国高校展区),推进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和技术经纪工作、上海教育系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与管理工作以及市属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和发展等工作,为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黄金时代2008年和2009年,复旦大学服务营销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服务制胜研究中心联手,举办了两届上海服务论坛。借助论坛,他们在上海广邀我国服务业、制造业和公共服务部门的高层管理者,展开对话和互动,以寻求我国经济及企业应对危机、谋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机遇。"发展服务产业对当前的中国有什么意义?"第一届上海服务论坛召开之  相似文献   

4.
基于ASP模式的工业设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建立一个以网络ASP公共服务的模式,能聚集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企业簇群,提供设计服务、技术协同手段、设计资源租赁及交流培训服务的平台,提出网络工业设计公共服务的模式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国城市,自古以来,是封建帝王、官僚地主统治人民和寻欢作乐的地方,是为一些游手好闲的人服务的场所。所以说解放前的城市,几乎都是一些商业性的消费城市,即便是大、中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地有一些工业,也不是生产性的工业城市。以上海而言,也还是商业超过工业的发展。解放后,我们党重视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一般消费城市的面貌。在发展轻重工业的同时,发展了一些大、中生产性的工业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飞跃。但城市建设的发展,还不能停留在这一  相似文献   

6.
上海软件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分析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策略:结合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游戏产业、嵌入式软件、IC设计等;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重视发展软件服务,以及支持软件企业的融资等.  相似文献   

7.
正1工业云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将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关键和核心,其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一起正驱动互联网向传统工业制造业渗透,推动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融合发展,并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与新业务形态、新商业模式互动融合,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工业云通常指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工业云平台和基于工业云平台提供的工云服务,涉及产品研发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服务价值链的服务增值逻辑,分析企业服务增值的机理:增值动因、影响因素、增值过程,构建了服务价值链增值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服务价值链具有良好的服务增值特性。服务价值链系统可看做一个价值增加模式,此模式存在一个服务增值的关键点——内部营销。通过控制内部营可使企业内部价值、员工价值和顾客价值呈现和谐统一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上海高校在学科与人才上都具备一定优势,近年来各校的自主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绩,但还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整合上海高校的科技资源,搭建起有效的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上海高校整体与各省市(区)的科技合作,提高高校成果转化率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是一个为上海高校成果转化提供专门化服务的机构,通过几年的运作实践,机构不断打开上海高校与外省市科技服务部门以及地方企业合作的新局面,扩大了上海高校整体的影响力,并继续探索着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服务营销的服务传递运行机理,首先分析了制造企业生产环节中的服务要素,对服务业服务传递与制造业运营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二者结合的切入点,然后构建了制造业服务传递模式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服务传递与制造业的结合可以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率,提高规模经济,促进企业发展.制造业服务传递模式可以看作是强调服务要素的运营管理,此模式存在一个服务传递的关键点——内部服务,通过协调企业与内外部顾客之间的关系,可使企业内部价值、内外部顾客价值和谐统一,持续增长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1.
通过非平衡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和异方差Probit模型、泊松回归,基于上海市7 053家科技服务企业2013—2016年16 351个样本点,实证分析科技服务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异质性、开放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异质性和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之间不存在正向线性关系;企业人力资本异质性负向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负向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关系中起到了负向放大的作用,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和企业创新能力关系中起到了正向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上海市2003—2017年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与ECM误差修正模型,从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五个维度分析样本指标数据间的长短期动态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因,反之不成立,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互动影响效应;上海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长期波动影响,但二者之间的互动融合发展成效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目前存在企业集聚度较低、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未形成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科技型企业服务模式的缺失问题,本文结合科技服务平台,深入分析了平台服务应该具备的内容属性、服务模式分类以及平台的价值转换逻辑,提出一种适用面向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服务模式,形成使科技服务相关角色实现有机结合并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进而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陈青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44-148
我国汽车销售服务业已形成以4S店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在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分析汽车4S店企业的价值链资源的构成,并结合某汽车4S店企业的案例分析,针对汽车服务型企业升级发展的背景,提出汽车服务型企业升级应该以科技服务为核心,将科技服务渗透到企业经营理念升级、技术营销、管理优化、功能升级、培训创新等五个层面,对于提高汽车服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飞  陈洁  郑菁菁 《科研管理》2005,26(2):113-119,82
核心技术竞争力对于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未来成长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核心技术竞争力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形成的牵引张力和阻碍力,最后阐述了核心技术竞争力成因研究对上海和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使用DEA-Tobit模型,分析上海49家科创类上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结果发现在2012-2014年这三年中,企业整体创新发展水平有所下降,而且行业发展不平衡,其中新材料和"互联网+"类企业表现相对突出,智慧医疗和核电类企业相对较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说明对上海科创企业推进分类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影响科技效率因素的检验中,发现并非物力和财力投入越多越好,资源之间的匹配度很重要,应防止资源投入错配。  相似文献   

18.
客观了解孵化服务业的真实状况,有助于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能有效推动市场化发展。对上海的科创孵化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重点比较分析了民营孵化器与国有孵化器在基础服务、辅导服务、专业服务、融资服务等四大类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率以及在孵企业特征和企业评价。采用总体比例之差z检验的统计方法对两类孵化器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假设检验,全方位深入分析了服务模式的异同性,剖析了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对政策环境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检验结果显示,两类孵化器在基础服务、融资服务、企业特征和企业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细分项目上的差异则更大。国有孵化器强于提供优惠政策服务并引入更多风投,民营孵化器在办公环境、创业氛围、租金优惠、天使投资等方面表现更佳,而且更愿接纳早期初创企业,但是先天条件差、风险大、成本高、利润薄等问题对民营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苏州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了关于苏州高技术服务业政策环境的几点结论,并提出了优化苏州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