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如何变革成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话题,如今中考政治增设“活动课”考查,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纳入了考试评价范围,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一石击起千波澜,“活动课”考什么?怎样考?如何评价?这诸多问题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以至家长的连锁反映和广泛关注,其中有些问题有关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已作了评述,这里不再赘言,笔者仅根据自己的教学教研实践,就“活动课”考试与评价应遵循的几个原则略作探讨,以求教…  相似文献   

2.
1 多用情感语言 ,满足儿童情感需要  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一些老师意料不到的问题 ,如 :“老师 ,感应起电器反转也能产生电火花吗 ?”“老师 ,用两个凸透镜能把蜡烛像正过来吗 ?”……对这些有独到见解的学生 ,我总是持称赞态度 :“这个问题提得好 ,有价值 !”“你很有创见 ,这很可贵” ,还让全班同学耐心听取思维不够成熟 ,语句不很流畅的学生回答问题 ,消除 :“说不对 ,同学们看不起”的顾虑。“慢慢说 ,再想想”“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真认真”“同学们讨论真热烈 ,说得真有质量”……心理学认为 :适时、恰当激励和评价语言 ,犹如一支…  相似文献   

3.
“睡美人,快起吧,都10点半了!”爸爸一边对躺在床上的妈妈喊着,一边抠妈妈的脚板心儿。“哎呀!”妈妈打了个哈欠,“11点保证起。”唉,这是她第十一次下保证了。爸爸一下子把妈妈的被子撩起来:“起不起?不起,我可要采取暴力了。”“坚决不起。”妈妈又盖上了被子,“要杀要砍随你  相似文献   

4.
常看到一些教师 ,他们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不关注学生的反应 ,不理睬学生的问题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去讲课 ,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站位”方式。也有些教师老是埋怨学生不专心、不动脑 ,几乎满堂都在训斥学生 ,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 ,这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对立的“站位”方式。  显然 ,上面两种“站位”方式都是不恰当的。何谓“站位”得当 ?应该看教师的“站位”能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这一教学规律已决定了教师在课堂的地位。但我认为 ,教师的课堂地位并不是…  相似文献   

5.
题目 在一次实验中,某学生用铝片分别跟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跟稀盐酸反应时现象非常明显,而跟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即不产生气泡),这与课本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产生氢气”不一致,什么原因?是试剂出了问题?为找出原因,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的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  相似文献   

6.
天色渐渐暗了,除了车轮与铁轨的磨擦声、车厢之间轻微的碰撞声,软卧车厢里一片宁静。小时候,家里穷,用不起电灯,用不起煤油灯,连桐油灯盏也舍不得用三根灯芯,这迫使我养成一个习惯:睡觉之前,黑灯瞎火地、默默地把白天的功课温理一遍,记诵,思索,咀嚼(像牛的“反刍”),消化。旅途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以为我睡着了,拿过一条毛毯,准备给我盖上,我赶紧翻身起来道谢,告诉他我没睡着。他问:“想什么呢?”听了我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叶先生感慨地说,逆境磨练人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要是家境好,也许还养不成这么好的习惯呢。我说,学校里的地理…  相似文献   

7.
我与先生     
这篇章有如下两个特色值得欣赏和借鉴:1,巧设伏笔。章的标题为“我与先生”,这“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先不点明,而是卖起了关子写起了“先生”的善感和令人称奇的才情,接着写“先生”纯净的人格,用“红楼一梦”暗示了“先生”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     
知道什么叫“一词多义”吗?考试结束后,左小明和丁林艳有这样一段对话,一起读一读,肯定会给你一点启示的。左小明说:“最后一题有四个小问题,我都答了。”丁林艳说:“没问题,这题你准得满分。”左小明又说“:那也说不准,问题在于我是不是答得非常准确。”这几句话里都用了“问题”一词“。问题”,让我们常常想“起需要解答的题目”。左小明第一句话中的“问题”就是这个意思;丁林艳说“的没问题”,相当于“没有疑问了”;而左小明最后那句话里的“问题”则“是关键”的意思。所以“,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意思。其中最常用的叫“本义”;…  相似文献   

9.
caicai1294@sohu.com问:我的孩子快1岁半了,从1岁起他的手腕就开始起小疹子,而后蔓延到膝盖、胳膊等处,好像不太痒,挠一挠会变红。而且,他四肢皮肤的毛孔都是针头大小的白点。有人说这是"太阳疹",也有人说这是"水疹",用过绿药膏、红霉素软膏,没有什么效果。请问,这是哪种皮肤问题?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0.
1同中求异策略在研究问题时要善于从相同事物之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从不同之处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例1: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同学们用铝片分别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跟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跟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课本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  相似文献   

11.
金怡婷 《教师博览》2022,(30):74-75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出现断层、学生的“学”与数学问题之间脱钩、数学问题与学生对学科理解之间隔断。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师忽视了学情而盲目开展教学。因此,笔者尝试用多元表征这一工具来应对这些问题,并以此为支点,搭建起问题解决与学科理解之间的桥梁,实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课堂练习不“到位”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就如何落实练习“到位”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课堂练习不“到位”的原因1.认识误区.目前,多数教师都能努力做到用好和设计好课内练习,但仍有不少教师疏忽了课内练习是否“到位”的问题.2.方法失当.因教师忽略了面向全体学生,使一部分练习在少数学生中进行.对其余学生来说自然只起一  相似文献   

13.
“穿新鞋走老路”是一个比喻,形象地刻画出“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遭遇的尴尬.它引发人们思考一系列问题,包括观察这件事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这件事情的实质及其所反映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等等. “新课程理念”的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不符合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以教学为主、传承人类文明成果、教书育人、教师起主导作用等基本规律.它“大破大立”、“另起炉灶”的做法,不符合教育改革主要是改造、调整、渐进等特点.它不尊重千百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不尊重教育改革的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班上的兄弟     
广林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遇到问题总是习惯于问他。那次,我把试卷往他桌上一铺:“给我讲讲怎么做?”他竟然漠视我,仰起头喝水。我咧嘴一笑,柔柔地唤一声“哥~”。他差点把水喷出来,咳了几声,眯着眼看我,好像我是个怪物:“姐,你是我姐。你可别用这招,我受不起,要折寿的。”“那你给我讲喽。”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差生”来称呼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这顶带有贬义与岐视色彩的帽子压得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抬不起头,喘不过气,直不起腰,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且很多老师常常把成绩差的学生看成“包袱”,当作“累赘”,能推则推,能甩则甩。要么粗暴训斥、讽刺挖苦;要么不闻不问,让其自由放任。  相似文献   

16.
古时曾有一个名叫曹冲的孩子用一只船给大象称了体重。而杭州电视台有个科技栏目,叫做“不可能的任务”,每周一期。这个栏目推也了这样一个难题:谁能用最小的秤给大象秤体重?开始,没人应战,普遍认为这确实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后来,一个名叫周岷的青年教师来到电视台,声称:“我可以用弹簧秤称起大象。”果不其然,在杭州市动物园,周岷用一只小小的弹簧秤  相似文献   

17.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宁鸿彬老师极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他极善于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宁老师的“妙在这一问”的提问设计艺术,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都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这话一点不假。时间久了,难免有工作麻木和疏漏的地方,教师不仅毫无察觉,有时还自我感觉良好。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工作中我常常端起“学生”这面宝镜:请他们帮我挑出工作上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自我反省、自我改进。我深信学生都是真实的,因此,我喜欢用“挑刺”的方式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每次“挑刺”,对我都是一次挑战、一次反思、一次提高。从中,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正>“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时需要对信息的多种可能关系进行有序排列,从而找到问题的结果。“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题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这两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也学会了用列表和画图整理信息辅助分析问题的策略,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把语文学好 ,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问题 ,同时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需要。花时多、见效慢的学科 ,越来越引不起学习者的重视 ,激发不起学习者的兴趣。因此 ,让语文教学走上短程线、快车道 ,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必须花大力气去解决的重要课题。问题组合教学 ,就是我在这方面进行的初步尝试。一、操作所谓问题组合教学 ,就是每堂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问题组块 ,也就是将一篇课文内容转换为一连串问题 ,并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处理 ,教师一次性提出 ,学生一次性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