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过对自己曾经亲临现场的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的具体描述,分别从两大花儿会所处的地理位置、花儿隶属类别、花儿会所演唱的内容及花儿令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的区别。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及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3.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确立知识产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运用具体的知识产权制度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且全面评析该保护模式的优缺点,以期完善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外宣途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效果至关重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要想取得成功,真正“走出去”,除了保证翻译质量外,更重要的是应该为它们构建一条国内国外相结合的立体化外宣途径。尤其是结合时代潮流、关注传媒方式变革,注重运用新媒体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  相似文献   

5.
甘肃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50项,对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分析后发现:舞蹈、鼓舞、社火是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乡土气息浓厚;甘肃的地形、地貌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等因素造就了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成分居多、多种文化并存,形成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性、多元性,且具有丰富的体育人文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世界文化历史上绵延不绝、最亮的星辰,大力弘扬、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之一。花儿艺术是基于民族的、国家的、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一,是推动民族文化繁荣、记载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和政作为花儿艺术的发源地和传承基地,担负着保护、发扬、传承的责任。对花儿艺术进和政县中小学校园活动进行多方面研究,就如何保护花儿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被称为我国西北之魂的"花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自身价值。"花儿"以其分布地域广、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价值丰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原生态、文化、宗教、会议商务等旅游价值,但在开发"花儿"时应该准确把握其形象定位、开发策略和宣传营销策略,才能做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逐步达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共识,而知识产权作为保护私权的重要制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无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日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话题,邢台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不同层次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外宣翻译现状并不理想。本文探讨与非物质文化相关的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存在极强的旅游开发价值,与繁荣的旅游市场形成价值互补。厦门非遗资源具有数量众多、形式多样、高品味的特点,存在活化利用的多种路径。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优化厦门文旅产品结构,构建创新型文旅产业格局,实现非遗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价值叠加效应,从而,推动厦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当前国家、省、市、县大力挖掘、保护与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机遇下,民间传统艺术的价值功能愈发凸显。由此以云南镇雄端公戏为例,通过对端公戏的分析介绍,揭示其深厚的民俗历史,挖掘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审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以维护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历史文化富集的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突出,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在少数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分析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以往保护的成就和不足,比照非物质文化保护理念,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湘西苗族鼓舞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探讨、分析了湘西苗族鼓舞保护和传承的价值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了一个"四驱"保障体系,促使湘西鼓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在世界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民族魅力。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调查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其中“物质”的形态。具象、直观的“物质”形态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和非物质两者之间同构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6.
贵州彝族作为西部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口头文学等。应当对其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加大抢救的力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并加强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之服务于社会,获取效益。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它是世代相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以及促进其发挥积极作用有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已出台的地方立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认知,立法中也未有相应的设计。因而,需要明晰法律保护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便今后其他省份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20.
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代代传承的特殊工艺,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不仅在当地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而且对其他区域的技术、文化和经济都曾经发挥过相当大的影响。但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民间传统工艺的原生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的民间工艺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对涪陵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角度,提出建立“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集团”、“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工艺传习所”、“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工艺品”运营机构、“中国?榨菜生态博物馆”、“中国?榨菜文化博物馆”,探讨涪陵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