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的一天,谢安把家里的小孩集中在一起传授知识。突然下起鹅毛大雪,谢安问:"这天上下的雪花像什么?"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来形容它。"谢安的侄女谢道韫说:"不如用柳絮凭借东风飘起来更好些。"谢安听罢非常高兴,认为谢道韫说得好。两个小孩根据雪花进行联想,他们都由眼前的雪花想到了与之相似的事物:一个想起在天空中撒盐,一个想到风吹柳絮。  相似文献   

2.
李白在诗作中反复吟咏谢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谢安那种保苍生、安社稷的功业是李白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他渴望建立谢安那样的丰功伟绩;李白遇到挫折时总是用谢安来安慰自己,谢安东山再起、功成名就的际遇一直激励着他;功成身退是李白的人生理想,他仰慕谢安隐居东山,功成名就之后归隐山林是他的夙愿;李白时时处处都保持着一种自由意识、独立意识,谢安居东山时的风流放旷、为官期间的声色享乐等都是李白非常羡慕的。  相似文献   

3.
感怀     
五十年来麋鹿踪,苦为老去入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漫赴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赏析]诗中把出仕前喻为麋鹿踪,把入仕比作樊笼。"远志"是中药材名,此处也可指诗人志向,一语双关,可算是深得春秋之旨。怀着文人入世的理想,最后只能以成小草结局。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了成语“东山再起”。他说:“……东晋时有个谢安,很有名望,隐退了,住在浙江绍兴的东  相似文献   

5.
这是两则关于小草的故事—— 留学德国的一个中国学生,想晒晒被子,没找到绳子和架子,看到门前的草坪很干净,就把被子摊开在草坪上晒太阳.不久,便有两个警察找上门来,两个警察很认真地拿着皮尺量了一下被子覆盖草坪的面积,拿出计算器算了算,开出罚单,对留学生说:请接受5欧元罚款.为什么?留学生不解.警察很耐心地对他解释说:因为小草也有晒太阳的权利,而你破坏了小草正常的光合作用,请你看看住宿须知.果然,在他租的房间里找到一本住宿须知,清清楚楚说明,为了保护小草,不能在草坪上晾晒衣物.  相似文献   

6.
课余,在学生中做了个小小调查:如果把自己比作一样东西,你愿意是什么?有学生说愿意是一朵鲜花,她希望像花儿一样美丽像花儿一样生机勃勃;有学生说愿意是一棵小草,她要像小草一样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着;有学生说愿意是一只雄鹰,他要翱翔在蔚蓝宽广的天空。  相似文献   

7.
<正>孝武帝司马曜修了一座建康宫,主殿匾上要书写"太极殿"三个字,宰相谢安便把这件事交给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了。照理说,这可是一个无上光荣的政治任务,足可流芳百世。可王献之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不耐烦地一摆手,对来人说:"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门外去!"来人只好把匾原封不动地给谢安抱回来了。过了两天,王献之跟着谢安一起进宫办事,路过太极殿时,谢安忽然想起什么。  相似文献   

8.
谢道韫,是人们熟知的古代女才子。据《晋书》记载:道韫的伯父谢安有一天面对下雪天气问道:“大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在一旁接茬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对侄女的比喻大加赞赏。从此,这件事就成了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9.
略论谢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晋初创时,“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他是“民族之功臣”①。继王导之后,“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②谢安是在孝武帝时位至宰相的。他执政时发扬土族政治统治的优势,妥善处理了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东晋“君臣辑睦,内外同心”③,为东晋开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376年,前秦苻坚统一  相似文献   

10.
春天,像一个调皮的小朋友。你看,他弓着腰,蹑手蹑脚地走到熟睡的小草身边,轻轻地从背包里拿出画笔,悄悄地把小草的头发染成了嫩嫩的绿色。小草被吵醒了,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四处寻找:“谁这么淘气?”小草一摸头发,染了一手的绿。春天赶紧捂着嘴,笑着跑开了。春天没有听到,小草在他身后开心地说:“春天,谢谢你叫醒我!”  相似文献   

11.
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他鞠躬尽瘁,效忠晋室,以一身系朝廷安危;他运筹擘画,以少胜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丰功伟绩,垂誉千古。对于谢安的研究,已有不少专著、论文问世,这里仅就谢安出仕与淝水之战的评价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一、谢安的出仕问题谢安在出仕前,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支遁往来,“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①刺史庾冰迫他出仕,谢安只赴任月余,便桂冠而去。在这之后的六七年间,有司屡次征召,均不赴,“虽弹奏相属,继以禁锢,而晏然不屑也。”②谢安为何宁愿与烟波钓徒为伍,…  相似文献   

12.
只帮两笔     
第一次用棉签画小草.总有孩子下不了手。“老师,我不会画。”天天在一边轻声地说。看到老师还没过来,他又讲了一遍。我来到了他身边:“试一试吧。”“我不会。”天天说着依然没有动手,两眼盯着老师看。“我们一起来画。”天天听了我的话拿起棉签看着我。我蹲下来,抓住他的手放在画纸上,一边和他一起画,一边说:“就这样,从下往上,一棵小草,换个地方,从下往上,两棵小草,再换个地方。”  相似文献   

13.
金陵钟山,历代住过许多名人,流传不少轶闻趣事。别的不说,单说有瓜葛的人就有两个,一个是晋代的谢安,一个是宋代的王安石。说两人有瓜葛,是因为谢安字安石,人称谢安石,一个叫谢安石,一个叫王安石,这是名字上的瓜葛。钟山又名半山,半山有一墩,是谢安石常登之处,人称“谢公墩”,闻名遐迩。王安石罢相后隐居钟山,自号半山,居近谢公墩,与谢安石故居遗址毗连,这是居住地址上的瓜葛。  相似文献   

14.
远志用笔名八两发表作品,其实是早在1997年间的事了。但那时发表的不是诗作,而是小小说、散文,且多见诸于《河池日报》副刊,只有小说《遭遇星期六》发表于1999年第7期的《广西文学》。至于用笔名八两发表诗作,应该是十年后的事了吧。可以说,远志写诗并且有成,确是他诸多同窗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在一个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讲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谢安的侄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  相似文献   

16.
李娜 《宁夏教育》2004,(11):69-6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很有名望的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小草去问他的老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种小草。那位教师不清楚,便谦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爸爸是很有学问的植物学家,回去问问他吧,我也很想知道这种小草的秘密呢!”第二天,这位学生拿着小草到学校再次对老师说:“我爸爸说他不太清楚小草的名字。他说  相似文献   

17.
一、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某日谢安问:“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二、专指谢安侄女谢道韫之事,表示有才有貌之美女。《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为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相似文献   

18.
东晋时有个叫袁宏的人,在朝中做吏部郎,官儿不大,但名声在外。传说中这个人脑筋可以急转弯儿,宰相谢安特别欣赏他这一点。袁宏出京做东阳郡太守的那天,谢安特意带了很多人给他饯行,也想趁机考一考他,算是一次特殊的"面试"吧,看他是否真像传说中那么神。两人执手相别时,谢安向左右的人要了一把扇子,送给袁宏,作为临别的  相似文献   

19.
一谢脁(公元464—499)字玄晖,又称“小谢“。其所以有“小谢”之称,有人说,因为“他和谢灵运是同族”。其实这种说法,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谢脁和谢灵运同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朓的高祖谢拔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谢安之弟,而谢灵运的祖父东晋名将谢玄乃谢安之侄。谢脁确为谢灵运的族属晚辈。但是在晋、宋、齐、梁之间,谢氏族属的诗人,并不只谢脁和谢灵运两人,而后人为什么不把他们和谢灵运并称呢?就以《诗品》中在籍的谢氏族属的诗人说罢:谢庄是谢灵运的族侄,《诗品》称之  相似文献   

20.
风筝     
小小花,小小草,小花小草放风筝。 小花放出小蜜蜂,张开翅膀飞呀飞…… 小草说:“哟,你扯的是啥线.风筝飞得这么高?”小花笑笑不说话。 小草放出小蝴蝶,张开翅膀飞呀飞·4·… 小花说:“哟,你扯的是啥线,风筝飞得这么远?”小草也笑笑不说话。 两只风筝帆呀抓…… 太阳公公者了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