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伟大目标,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其时代内涵.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两级分化等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建立保障社会和谐的体系和预防社会危机的系统,以及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语文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新课标改革的亮点之一,在课改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重要目标始终未能实现,本文就教学中构建语文自主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自主学习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在实施“助学贷款”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我国应进行“国家助学体系”构建的建议,并在荷兰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构建“国家助学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新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完成的两大战略任务。“三农”问题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最大的因素,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辩证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正确地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辩证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谐社会不是单一、物质的社会,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超越;和谐社会是人们努力构建的结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优化,也需要个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立交桥"构建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西高等教育“立交桥”的构建现状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立交桥”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早已是人们熟知的一项全民活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来构建和谐校园,并且把"忠孝雅诚"地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去,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和谐教育"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构建原则是:确认教育公平的独立价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法制做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高校要通过构建树状式组织体系形成教育合力.构建网格式实施体系形成全程教育,构建立体式渗透体系形成全方位教育,构建扁平化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交流,以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已成为追求的至高目标.我们更是注重高质量的阅读话题的构建,认为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阅读话题的构建和研讨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紧密相联,相互影响,相互促儋进的."中国先进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又给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先进文化"在物质形态上的反映,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内容和实践的源泉,"中国先进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为人民群众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了构建有“人文内涵”的课程与教材,利用现代化学史料作为“人文内涵”教育的切入口,并指出构建教材体系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概括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立足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背景,着眼于"和谐社会"理念,从中西方思想史的出发,对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理念进行了初步而简要的梳理和诠释,特别是结合对中国先秦原儒孔子所倡导的"和为贵"命题与<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小康"社会模式的阐发、剖析,来阐明和论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基本特点、精神实质,从而试图解答和探讨什么是"和谐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理想,以人为本的价值系统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突出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的现实需求;善待自然、社会关系的客观要求;扩大社会发展成果受益范围的必然诉求;明确和谐社会构建主体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晓莉 《考试周刊》2007,(37):145-146
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班级管理也力求和谐化。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好一个班主任,构建一个和谐班级,应做到"六心法",即信心、爱心、细心、耐心、宽容心和匠心。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构建和谐从传统的中国文化来讲,就是构建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如何发展理想社会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要求构建和谐课堂;指导学习方法;扩展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立意高远。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本文从传统哲学、人类学和生态学三个方面对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要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两型社会"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所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论述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探析了"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