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对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如何贯彻,也有精辟独到的阐述,有了新的发展。应当说小平同志那时的一些论述,已经为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教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10周年。“三个面向”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时代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是要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三个面向”的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要了解和学习世界上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未来,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需要,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储备人才。因此,按照“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1.“三个面向”要求幼儿教育必须现代化。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面向现代化是根本,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伸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三个面向”要求幼儿教育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对幼儿教育体制、幼儿教育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实现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作出努力。2.幼儿教育现代化是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挥毫书写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六个大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平同志著名的精辟论断:教育要“三个面向”。 一九九三年教师节,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李岚清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述,并把这一学习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同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三个面向”的论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未向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述,并把这一学习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同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三个  相似文献   

8.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述,并把这一学习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同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三个面向”的论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是要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从这个伟大历史任务出发,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重大意义,考虑如何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进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述,并把这一学习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同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三个面向”的论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术,并把这一学习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同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三个面向”的论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三个面向”高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进入一个新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提出来的指导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它是邓小平同志在一系列文章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也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邓小平同志在绘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教育和科技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关于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集中概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战略指导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不仅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也为加强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基础和前提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而加强科技教育无疑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没有中师教育的素质教育,小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没有中师教育的“三个面向”,就不可能有小学教育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十五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三个面向”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教...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用精辟的语言,阐明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准绳。“三个面向”和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一样,就是要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这是“三个面向”的核心。也就是说“人才的准备是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加大非试点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张脉飞1.工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它集中概括了邓小平同志一系列的教育论述;指明了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今年国庆节前夕,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发表15周年。“三个面向”的指示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中国在新的时期实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同时也为我国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道路,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人民欢庆我国第九届教师节的日子里,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十周年,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作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纲领性指示。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题词和关于教育问题一系列论述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随着时间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季慧英付国玺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三个面向”指明了教育事业的总指针,其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实际也就是要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世纪下半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