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宣部等四部门最近召开“全国新闻系统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讲话中严肃指出新闻界中少数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在此之刨,中宣部等部委都曾先后两次针对新闻界存在的搞有偿新闻不正之风问题发出通知,三令五申,坚决制止。从近两年新闻界的情况看,新闻单位公开向企业索取“宣传费”,搞“有偿新闻”的现象已大为减少,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正逐步成为广大新闻L作者的一致要求和共识。然而,少数新闻单位搞“有偿新闻”的现…  相似文献   

2.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首都各界人士座谈会侧记本刊记者周文华1月31日,中国记协邀请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就“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问题召开座谈会,来自首都工厂、农村、文教、卫生、社会科学界...  相似文献   

3.
“有偿新闻”也叫“软广告”,是指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中上镜头、占版面、出声音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或编辑以物质利益的行为。《中国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严格禁止记搞“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有偿新闻?“有偿新闻实质上是一种借新闻工作之便,以职权谋私、假公济私的行为”。搞有偿新闻的虽然只是少数人,但其影响很大,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腐蚀新闻队伍,败坏党的新闻事业的声誉,损害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性质。怎样才能禁止有偿新闻呢?笔者认为,必须抓住五个环节。要抓中心环节。为什么有偿新闻禁而不止?根本原因是缺乏教育。因此,禁止有偿新闻的根本在于教育。学习教育是禁止有偿新闻的中心环节。抓住了学习教育,就是抓住了禁止有偿新闻的根本。相抿LJ你还组.改们计划田一万个日的时间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通知,禁止“有偿新闻”,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报社编委会一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十分珍惜人民日报的声誉,注意维护党报的形象,遵守职业道德,不搞“有偿新闻”之类损害报纸和本人声誉的事情。对此,大家是赞同的,许多同志身体力行,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通知精神,禁止“有偿新闻”,是当前我们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报社编委会一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十分珍惜人民日报的声誉。注意维护党报的形象,遵守职业道德,不搞“有偿新闻”之类损害报纸和本人声誉的事情。对此,大家是赞同的,许多同志身体力行,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有  相似文献   

7.
重在落实贵在持久──首都新闻界、社会各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座谈会综述本刊记者1997年1月29日,中国记协邀请部分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就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进行座谈,31日,中国记协召开由首都社会各界人十参加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本着边学边改的精神,采取台长上电视亮相,欢迎受众揭短和制定有关规定等措施,禁止“有偿新闻”。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刚一公布,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立即组织处级干部和编采播人员联系本台、本部门实际,学文件、议摆问题和表现。在提高  相似文献   

9.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本着边学边改的精神,采取台长上电视亮相,欢迎受众揭短和制定有关规定等措施,禁止“有偿新闻”。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刚一公布,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立即组织处级干部和编采播人员联系本台、本部门实际,学文件、议摆问题和表现。在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七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两个月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都分别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讨论,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制订改进和自律措施,并公之于众,欢迎社会各界监督。据反映,目前禁止搞“有偿新闻”和拿“红包”等不正之风已受到遏制,取得初步成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闻单位搞“有偿新闻”,编辑记者拿“红包”或参与拉广告提成等问题,是近几年新闻界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新闻队伍中的反映;它严重违背新闻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损害社会主义新闻事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后,新闻界禁止“有偿新闻”已初见成效。但要持久有效地杜绝“有偿新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刊发表的这组文章,透视和剖析了形形色色的“有偿新闻”,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对于我们把《通知》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3)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联合发出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树行业新风活动”的号召。这个号召,把禁止有偿新闻作为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新闻战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进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那么,怎样禁止有偿新闻呢?关键要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一是要严格自律,从思想上落实。禁止有偿新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后,新闻界禁止“有偿新闻”已初见成效。但要持久有效地杜绝“有偿新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刊发表的这组文章,透视和剖析了形形色色的“有偿新闻”,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对于我们把《通知》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禁止“有偿新闻”无疑要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建设。但是,仅靠新闻界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综合治理“有偿新闻”的大环境。具体说来,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澄清模糊认识,理直气壮地刹住歪风。在“有偿新闻”盛行的地方,大凡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日:现在搞市场经济,一切都是商品,新闻也不例外,因此向被报道者索取补偿理所当然;二曰: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等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重申并制定了10条禁止有偿新闻的规定。对此,广大读者无不欢欣鼓舞,拍手叫好!近几年来,一些新闻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于新闻职业道德而不顾,采取各种手段大搞有偿新闻,使新闻单位在群众中的信誉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有损于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少读者包括绝大部分新闻工作者看在眼里,怨在心里,渴望能早日改变有偿新闻越演越烈的状况。中宣部等单位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之后,在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  相似文献   

18.
王长安 《新闻知识》2000,(11):20-21
近年来,我们西安日报社按照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及省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领导、标本兼治,下大力提高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坚决禁止“有偿新闻”,维护党报及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促进了“两报”的健康发展。现将近几年来我们在抓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和禁止“有偿新闻”方面的做法汇报如下:一、从思想教育入手,端正办报指导思想,提高抵制有偿新闻的自觉性。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曾将我们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今天,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厅、省新闻出版局、省记协、省版协在这里联合召开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落实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动员全省新闻出版系统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禁止有偿新闻、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创文明单位,树行业新风”活动,推动新闻出版界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呈现…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不惜重金邀请新闻单位的少数记者,为个人和单位搞舆论宣传。有些记者热衷于搞这种“宣传买卖”,从中渔利。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出卖版面或播映时间,出现了广告与新闻不分的“有偿新闻”。一时间,把新闻业搞得乌烟瘴气。这种花钱“买宣传”的现象,不仅腐蚀了记者队伍,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党的舆论宣传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到了该彻底禁止的时候了。1993年8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南海召开的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发出了向“有偿新闻”开战的号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会上严肃地指出:“有偿新闻”的出现,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